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柳村

(湖南省江華縣碼市鎮大柳村)

鎖定
大柳村位於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鎮,共有9個組240户1024人,水田640畝旱土300畝林地面積2667畝。從1994年開始,村裏充分利用山上豐富的釐竹資源辦起了4家釐竹加工廠,產品打入歐美市場。全村年銷售釐竹400噸,最多時達600噸,年銷售收入100多萬元。村民從小小釐竹上獲得了較多的回報:僅砍竹子就可得到40萬元的收入,並可從釐竹廠打工做事上獲得不菲的工資收益。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釐竹產業。
中文名
大柳村
地理位置
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鎮
面    積
水田640畝旱土300畝林地面積2667畝
人口數量
1024人

目錄

大柳村簡介

九十年代初期,大柳村就開始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和林業種植結構調整,在田間,實行稻—稻—菜和稻—菜—菜多種輪作模式;在山上,村民一改單一的杉木結構,推行松藥果竹茶等多種種植模式。村民們精耕細作,做活了山地文章。2014年,全村有線電視入户率達95%,電話入户率已超過60%,家家建起了新房,有近10户在碼市鎮購地建房辦酒店賓館,村民人均純收入已超過2500元。

大柳村經濟發展

富裕起來的村民並沒有滿足於小富即安的現狀。300多外出打工人員也紛紛返回家鄉,尋思更大的創業。近兩年間,在外出打工能人的帶動下,大柳村引進技術和人才,投資100萬元辦起了5家針織廠,安排300人就業。村主任張漢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村裏2014年想要招臨時務工人員都比較困難。記者採訪中瞭解到,部分來自四川、廣西等地的民工已在這裏安營紮寨。當了20多年村支部書記的封定龍自兩年前主動退下來後,一頭扎進深山老林,承包40畝荒山進行退耕還林種植厚朴等名貴藥材,一包30年,成為全縣退耕還林示範點。張漢日等先富起來的部分羣眾,積極動員村民利用豐富的水利資源投資辦電站。2014年,投資250萬元興建的裝機450千瓦的下灣電站已全部竣工,隨着電站的相繼建成,大柳村羣眾也將有了更為穩定的經濟收入,為致富奔小康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