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束鎮

鎖定
大束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地處鄒城市區東郊,東依田黃鎮、張莊鎮,南連嶧山鎮、香城鎮,西接千泉街道、鋼山街道、中心店鎮,北鄰曲阜市尼山鎮,鎮人民政府距鄒城市區11.2千米 [1]  ,總面積146.34平方千米 [2] 
明天順年間,大束鎮境域屬第五鄉大束社;2000年12月,撤匡莊鄉併入大束鎮 [1]  ;截至2018年末,大束鎮有户籍人口80919人 [2]  ;截至2020年6月,大束鎮下轄77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大束後村 [1] 
2011年末,大束鎮財政總收入8149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0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998元。 [4]  ;2018年,大束鎮有工業企業34個,規模以上企業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1個 [2] 
中文名
大(dai)束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
地理位置
鄒城市區東郊
面    積
146.34 km²
下轄地區
7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大束後村
電話區號
0537
郵政編碼
273511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魯H
人    口
80919人(2018年户籍人口)

大束鎮建置沿革

明天順年間,大束鎮境域屬第五鄉大束社。
嘉靖年間,屬第5鄉土旺社。
清康熙年間,屬羅頭社
民國元年(1912年)後,全縣劃為8區,屬葛婁區。
民國十九年(1930年),劃為第二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劃為第三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劃為第十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第八區。
1950年11月,屬第八區。
1956年3月,八、九(黃疃區)2區合併為大束區。
1956年10月,撤區並鄉,將轄區範圍內14小鄉合併為大束、土旺、匡莊、程蘭、老營、朱山6大鄉。
1958年9月,成立大束公社。
1962年6月,調整體制,將南部的匡莊、灰埠、東葦、二溝4管區劃出組建匡莊公社。
1983年7月,撤大束、匡莊公社,組建大束、匡莊區。
1987年1月,撤大束區建大束鎮,撤匡莊區建匡莊鄉。
2000年12月,撤匡莊鄉併入大束鎮 [1] 

大束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大束鎮下轄77個行政村、11個社區:大束前村、大束中村、大束後村、南莊村、東北莊村、劉麻疃村、袁麻疃村、吳麻疃村、黃疃村、崗上村、東山頭村、西山頭村、官廳村、雲山營村、凰翥村、西朱村、東曹村、駁家廟村、東卧牛村、孔傅村、孟傅村、王傅村、來傅村、劉傅村、北劉莊村、山西頭村、白塔寺村、龍山前村、季莊村、羊山村、土旺村、洪門村、武莊村、三合村、大洪溝村、小洪溝村、黃窪村、北石莊村、趙家莊村、南桑莊村、東寨村、山沃村、崮尚村、西寨村、白泉寺村、東朱莊村、西梨杭村、孔家莊村、中山村、匡莊村、南葛村、中葛村、北葛村、東孟莊村、梭莊村、傅家堂村、黃家廟村、杜東村、張東村、趙東村、安平莊村、侯家窪村、董家嶺村、傅山村、二道河村、張家屋村、二溝村、孔陳莊村、老虎港村、潘家莊村、時棗行村、丁溝村、灰埠村、釣魚台村、葛爐山村、水河村、灰城子村、大束社區、黃疃凰翥社區、傅莊社區、土旺社區、崮寨社區、匡莊社區、傅堂社區、安平社區、二溝社區、水河社區 [1] 
截至2020年6月,大束鎮下轄77個行政村:大束前村、大束中村、大束後村、南莊村、東北莊村、劉麻疃村、袁麻疃村、吳麻疃村、黃疃村、崗上村、東山頭村、西山頭村、官廳村、雲山營村、凰翥村、西朱村、東曹村、駁家廟村、東卧牛村、孔傅莊村、孟傅莊村、王傅莊村、來傅莊村、劉傅莊村、北劉莊村、山西頭村、白塔寺村、龍山前村、季家莊村、羊山村、土旺村、洪門村、武家莊村、三合村、大洪溝村、小洪溝村、黃窪村、北石莊村、趙家莊村、南桑莊村、東寨村、山沃村、崮尚村、西寨村、白泉寺村、東朱莊村、西梨杭村、孔家莊村、中山村、匡莊村、南葛村、中葛村、北葛村、東孟莊村、梭莊村、傅家堂村、黃家廟村、杜東村、張東村、趙東村、安平村、侯家窪村、董家嶺村、傅山村、二道河村、張家屋村、二溝村、孔陳莊村、老虎港村、潘家莊村、時棗行村、丁溝村、灰埠村、釣魚台村、葛爐山村、水河村、灰城子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大束後村 [1] 

大束鎮地理環境

大束鎮位置境域

大束鎮地處鄒城市區東郊,東依田黃鎮、張莊鎮,南連嶧山鎮、香城鎮,西接千泉街道、鋼山街道、中心店鎮,北鄰曲阜市尼山鎮,鎮人民政府距鄒城市區11.2千米 [1]  ,總面積146.34平方千米 [2] 

大束鎮地形地貌

大束鎮東南北三面環山,中部是平原,地勢東高西低,有四基山、九龍山、昌平山、葛爐山、鴻山等大小山頭38座(其中25座是青石山),境內最高峯為鴻山主峯,海拔430米;最低點位於雲山營村北,海拔75.9米 [1] 

大束鎮氣候

大束鎮屬暖温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4.1℃,無霜期年平均20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31.3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752.9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263.8毫米(196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431毫米(1982年) [1] 

大束鎮水文

大束鎮境內有東蓼河、西蓼河、土旺河、匡莊南沙河等大小河流近20條,均為季節性河流 [1] 

大束鎮自然災害

大束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蟲災等 [4] 

大束鎮自然資源

大束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花崗石、河砂等 [4] 

大束鎮土地資源

大束鎮有耕地面積8.8萬畝,經濟林面積6000畝,用材林面積1.3萬畝 [4] 

大束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束鎮轄區總人口7.6萬人,城鎮化率6%。總人口中,男性39920人,佔52.1%;女性36795人,佔47.9%;18歲以下12186人,佔15%;18—35歲20911人,佔27%;35—60歲人28638人,佔37%;60歲以上14980人,佔2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回族49人、壯族2人,人口出生率13.0‰,人口死亡率9.5‰,人口自然增長率3.5‰ [1] 
截至2018年末,大束鎮有户籍人口80919人 [2] 

大束鎮經濟

大束鎮綜述

2011年末,大束鎮財政總收入8149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0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998元。 [4] 
2018年,大束鎮有工業企業34個,規模以上企業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1個 [2] 

大束鎮農業

2011年末,大束鎮以種植、林業、畜牧、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有蔬菜、花生、棉花等,生產糧食6.7萬噸,優質瓜菜種植面積1.6萬畝,現有大型畜禽養殖基地1個,大型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7個,畜禽存欄量達46萬頭(只),農業增加值16525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4% [4] 

大束鎮工業

2011年末,大束鎮工業初步形成以機電、建工、物流、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民營企業13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個,工業總產值達7.6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3% [4] 

大束鎮商貿

2011年末,大束鎮有工商業户1252户,從業人員6000餘人,招商引資到位資金7512萬元,外資到位90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近50萬美元,貿易額達13.2億元 [4] 

大束鎮金融

2011年末,大束鎮有1處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各類存款餘額4.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01億元 [4] 

大束鎮社會事業

大束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束鎮有中學2所、小學14所、幼兒園14所,在校生6400餘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8%,教育經費達29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1% [4] 

大束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大束鎮有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個,村級文化大院30餘個;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場次320場,觀眾3萬人次 [4] 

大束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大束鎮有醫療衞生機構1個,病牀220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7萬人次,住院手術2232台次,出院病人2.7萬人次 [4] 

大束鎮社會保障

2011年,大束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4户,人數74人,支出26.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466户,人數2600人,支出305.3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31人,支出81.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人,支出12.42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068人次,支出18.4萬元;大病救助44人次,共支出16.3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30人次,支出7.9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98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600畝,直接經濟損失260萬元,救災支出14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8人,撫卹事業費支出82.6萬元,社會福利單位1個,牀位260張,集中供養五保老人231名,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6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6.7萬元,使265人(次)困難羣眾受益農村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2586人,城鎮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4人,參保率87% [4] 

大束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束鎮郵政網點2個,投遞點158個,鄉村通郵率達到100%;全年投遞函件70.8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92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9萬件,徵訂報紙21.9萬份,期刊8.1萬冊,業務收入200.6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79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8萬門,固定電話用户1.5萬户,比上年提高6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5.6萬户,比上年增加230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71.7%,比上年提高5.8%;光纜線路總長達360千米,主幹電纜達1000對,互聯網端口總數1.6萬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0.8萬個,寬帶接入用户4600户,比上年增加580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680萬元 [4] 
  • 水利
2011年末,大束鎮有水庫18座、塘壩80餘座,總蓄水量達1100萬立方米,機井300眼、乾渠40千米,有效灌溉面積5.6萬畝 [4] 
給排水
2011年末,大束鎮有鎮區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5千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8.6%;排水管道21.0千米 [4] 
  • 供電
2011年末,大束鎮有鎮區35千伏變電站2座,主變壓器261台,總容量4.1萬千伏安,高壓輸電線路6條,總長度90.5千米,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3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6%,供電可靠率99.8% [4] 

大束鎮交通

2011年末,大束鎮境內有京台高速公路1條,鄒城出入口設在境內;京滬高速鐵路從境內西側縱穿南北;342省道從境內南部東西穿過,境內公路總長度達56千米 [4] 

大束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大束鎮,因從葛爐山發源的兩條小河分別從大束村前和村後流過,至村西匯合,猶如玉帶把村束裹,故名大束 [4] 

大束鎮風景名勝

大束鎮孟子林

孟子林位於鄒城市東北12.5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又稱“亞聖林”,是埋葬孟子及其後裔的墓地,因居於孟母林之東,又名“東孟林”,佔地面積50萬平方米,是國內現存的家族墓地之一,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孔子45代孫孔道輔守兗州,於四基山之陽訪得孟子墳墓,在墓傍興修了孟子廟,自此,孟子始有祠廟祭祀。宋元豐七年(1084年),朝廷賜庫錢30萬,增修墓廟,購置祭田,廣植柏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山東提刑霍天祥在孟子墓前立碑,題“先師鄒國公墓”。後經明、清兩代不斷擴建增修,達到現在規模 [5] 
孟林前有一條神道,長約3華里,道旁高大古樹形成綠色長廊,中段有一條小溪,溪上修有一座拱形單孔石橋,俗稱“御橋”,橋旁左側堅有石碑一幢,上書“亞聖林”三字,過橋而上,沿長約500米的石砌甬道直達享殿大門。現孟林內存有歷代碑刻10餘幢,多數保存在孟子墓前、享殿內和享殿院裏,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所立《新建孟子廟記》碑,為北宋儒學泰山學派的著名學者孫復撰書,距今已有960多年的歷史,是現存的研究“三孟”最早、最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5] 
享殿之後是孟子墓,墓前有一巨碑,上書“亞聖孟子墓”,碑文為楷書,遒麗温雅,肅穆端莊,系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孟子70代孫孟廣均所立,孟子陵墓西北約300米處,有古冢三座,稱為“三家冢”,據《三遷志》記載:“即孟孫、季孫、叔孫三家冢”,在孟子墓東南約400米處,有姓氏不明的古崖墓兩座,孟子墓西南,地面遺存漢代菱形花紋磚和陶片甚多 [5] 

大束鎮葛爐山摩崖石刻

葛山摩崖石刻 葛爐山摩崖石刻在鄒城東北20公里葛山西麓一花崗岩石坪上,刻面東西縱20.6米,南北橫8.4米,共173平方米,經文內容為《維摩詰所説經》,嶧山石刻位於鄒城東南10公里處嶧山上,現存300餘處,其中,摩崖石刻有兩處,分別位於五華峯和妖精洞。五華峯刻經位於“光風霽月”石上,向陽面刻《文殊般若經》,刻面縱2.13米,橫3.65米,豎刻經文十一行,每行十字,首行刻“文殊般若”四字,現存79字,妖精洞石刻位於山陽“妖精洞”西側烏龍石上,刻面豎高約4米,寬約2.65米,面積約為10.6平方米,有經文7行,行14字,字徑約20至30釐米。
葛爐山、嶧山摩崖石刻屬於北周時期,雖歷經1400多年的風雨剝蝕,至今字跡仍很清晰,摩崖石刻以天地為背景,借山巒為材料,展現於大自然的空間,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但見一塊塊靜靜佇立的巨大圓石上,分別刻着佛經中的精言要義,像是一部神秘的、散落於山野的石頭佛經,鐫刻的經文以它特有的氣勢,書法藝術風格,富有變化,以變隸為主,篆、楷、行各種書體兼而有之,摩崖石刻融自然景觀、宗教文化、書法藝術為一體,人們置身於山林峭壁間觀賞摩崖刻經,既可以領略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又可以瞭解宗教文化的智慧所在,還可以沉醉於書法藝術的境界之中,令人感受到無窮的藝術魅力 [5] 

大束鎮昌平山

又名九巖山,九焰山,因山頂平而廣闊,古人取吉祥之意,故名昌平山,又名平山,據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鄒縣續志》載:“平山即昌平山”,《辭海》解釋為“平昌鄉古地名”,因巖呈棕赤色或黃色,似火焰,故又名九焰山,昌平山上的名勝古蹟較多,著名於鄉里的有七泉,分佈在寺院和山坳裏,泉水清澈見底,終年長流,是附近村民的優質水源,南山腰有觀音堂、華佗廟、靈官廟、山神廟等寺廟。其中靈官廟、山神廟毀於“文革”,現存規模較大者首推玉皇廟 [5] 
玉皇廟建在昌平山南麓,寺廟內外柏檜蓊鬱參天,每月初一、十五,山中香煙繚繞,整座廟座北朝南,三房一院一門,中軸式對稱結構,廟門呈長方形,高2.2米,寬1.5米,迎着廟門的是一座略寬於廟門的迎牆,右邊側卧一株千年紫丁香,左邊圍牆纏繞着藤本植物。走過迎牆是一鼎高1.3米的石制香爐,兩側是道士起居房屋,“濟寧道士半昌平”,可見濟寧地區來昌平山修道的道士之多,每年正月初九為玉皇廟會。趕會者大都以燒香拜佛、爬山遊玩為主,會場的攤位多為説書、唱戲、雜技、占卜相面等,玉皇廟會是典型的山會。
昌平山的頂峯有唐代末年薛剛佔山為王的演武場和大旗遺址。昌平山山勢險峻,山頂平而廣闊,易守不易攻,演武場可以容納千人,山東南側懸崖絕壁處有薛剛的洞府,洞壁刻有“三清、三境、三包、天尊四帝神位”等大字,右側摩崖上有“三母二十四仙洞”七個大字,周圍松柏掩映,是絕佳的藏身之處,山腰還有一條1972年挖掘的人工隧道,可從山沃村沿洞通達尼山 [5] 

大束鎮雲山漢墓

是西漢魯王陵墓,1977年被定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2006年6月15日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雲山漢墓位於山腰,座北向南,東西並列,依山鑿洞,3墓形制基本相同,墓道均已暴露,東邊一座墓道,南北長27米,東西寬4.8米,壁高2.5米,墓道壁亦留有清晰的鑿痕。雲山漢墓開鑿手法與曲阜市九龍山、亭山漢代官墓相似,形制也基本相同,據《漢書景十三王傳》和九龍山漢代官墓羣發掘資料考證,雲山漢墓是西漢魯王的陵墓,該墓羣1977年被公佈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5] 

大束鎮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全國愛衞會決定命名大束鎮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6] 
2021年10月,入選“山東省旅遊民宿集聚區創建單位”。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