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村黑木耳

鎖定
大村黑木耳,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000年以來,大村鎮開始從北方引進黑木耳袋料栽培技術。新鄉村在該村組織5個農户以合作社參股方式投資黑木耳規模化生產。大村黑木耳耳型規整,葉片肥厚、黑褐色、油亮,膠質豐富,富有彈性,口感香脆 [1] 
2011年12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大村黑木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大村黑木耳
產地名稱
山東省青島市
品質特點
耳型規整,葉片肥厚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第1690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1年12月15日

大村黑木耳產品特點

大村黑木耳品質特性

大村黑木耳耳型規整,葉片肥厚、黑褐色、油亮,膠質豐富,富有彈性,口感香脆 [1] 

大村黑木耳營養價值

大村黑木耳平均微量元素含量為:含鈣≥1.12%、鐵≥316毫克/千克、蛋白質≥10.7%、鋅≥15.3毫克/千克、粗纖維≥4.5克/千克脂肪≤0.9% [1] 
大村黑木耳 大村黑木耳

大村黑木耳產地環境

大村黑木耳土壤地貌

大村黑木耳 大村黑木耳
大村鎮行政區劃面積151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57.6%。大村鎮屬低山丘陵區,境內山丘連綿起伏,有藏馬山、老桃山、重羅山、天台山、石樓山和龍古山等山系,其中以藏馬山最負盛名;發源於諸城市魯山東麓的白馬河,自北向南流經全境,形成兩岸河谷平原。大村鎮耕地土壤主要是砂壤土。此區域土壤未受污染,各種微量元素含量豐富。大村黑木耳種植範圍環境質量符合國家《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NY/T391-2000) [2] 

大村黑木耳水文情況

大村鎮區域內水庫、塘壩密佈,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個,水系發達,水資源極其豐富。大村黑木耳種植範圍灌溉用水符合國家《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92) [2] 

大村黑木耳氣候情況

膠南市瀕臨黃海,屬典型暖温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具有較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徵,四季分明,氣候適宜,年平均氣温12.2℃,年有效積温3986—4400℃,夏季8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温為25.3℃;冬季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温為-2.2℃,可以説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區域內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837小時,無霜期202天,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為800.1毫米,降水多集中於7—9月份,適宜菌類作物生長 [2] 

大村黑木耳歷史淵源

2000年以來,大村鎮開始從北方引進黑木耳袋料栽培技術。新鄉村在該村組織5個農户以合作社參股方式投資黑木耳規模化生產 [1] 
大村黑木耳 大村黑木耳

大村黑木耳生產情況

2011年,大村黑木耳種植面積4000畝,年產量500噸(幹品) [2] 
大村黑木耳 大村黑木耳

大村黑木耳產品榮譽

2011年12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大村黑木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大村黑木耳 大村黑木耳

大村黑木耳地理標誌

大村黑木耳地域保護範圍

大村黑木耳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青島市紅草嶺村、河北村、小莊等82個行政村。地理座標為東經119°30′00″—120°11′00″,北緯35°35′00″—36°08′00″ [2] 

大村黑木耳質量技術要求

  • 生產技術要求
大村黑木耳,實行袋料栽培,於每年的8月生產二級菌種,11月—翌年1月底生產栽培種,12月—翌年3月發菌,3月底下地出耳,5月下旬採收,採收後直接曬乾。
(1)原料準備、菌袋製作:
原料的選擇:木屑選用柞、椴、榆等硬雜木木屑為主;麥麩、米糠、玉米粉等作為栽培黑木耳的主要補充營養;添加的鈣離子可用石膏或碳酸鈣。
培養基配方:木屑78%,稻糠(含米粒)12%,麥麩4%,玉米粉3%,大豆粉2%,石膏1%,含水量65%;木屑79%,麥麩15%,玉米粉3%,大豆粉2%,石膏1%,含水量65%。
培養基配製:將乾料按比例混勻後,用水調至含水量達65%。
裝袋、滅菌、冷卻:菌袋規格選用170毫米×330毫米折角標準聚丙烯菌袋或聚乙烯菌袋,人工裝料要邊裝料邊用手稍壓實,也可以使用裝袋機裝料。要求上緊下松,中間打孔不變形,料高為袋長的4/5,料濕重1.1千克±0.05千克。可套環蓋蓋也可插菌棍。滅菌方式採用常壓滅菌,温度達100℃時,保持8小時以上。滅菌後的菌袋搬入冷卻室冷卻,或在已消毒過的培養室冷卻,袋温降至30℃下方可接種。
(2)接種方法:
接種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並且實行無菌操作。
接種室的處理:接種操作前,首先要對接種室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
接種:按常規無菌操作方法進行接種,接種操作完畢後,要及時清理枱面,並排除接種時酒精燃燒放出的有味氣體,並隨手進行地面清潔。有紫外燈的再進行一次消毒處理,以利於以後的使用。
培養:培養室使用前要消毒,菌袋立式擺放層架上,培養温度控制在22℃—25℃,相對濕度控制在60%—65%之間,通風良好,遮光培養。3天—7天開始檢查發菌情況和菌袋是否有雜菌感染,發現污染袋及時處理。50天左右菌袋培養達到生理成熟。
(3)黑木耳田間管理:菌絲長滿菌袋後,再繼續培養10天—15天,使菌絲充分吃料,積聚營養後,即可選擇場地,進行出耳管理。
出耳場地要求周圍環境清潔,光線適宜,通風良好,地勢平坦保温保濕性能好。
當菌袋剛長滿或離袋底1—2釐米,將菌袋運到栽培地。春季出耳,當白天氣温平均達10℃以上,即可劃口催耳。劃口用消毒的刀片在菌袋錶面劃“V”字口,邊長1.5釐米—2釐米,角度45°,深0.5釐米,每袋割口9處—12處,品字形,均勻分佈。
擺放:將菌袋按間距5釐米擺放地上,每㎡可放45袋—50袋,當原基封口要分化時,稀擺,間距10釐米,每㎡擺150袋,每畝可擺1萬袋。
出耳管理:出耳期間應以增濕保濕為主,協調温、氣、濕諸因素。當耳片展開後,空氣相對濕度要求提高到90%—95%,耳片在1釐米大小即可直接噴水,但要勤噴,輕噴,細噴,以保持耳片濕潤不卷為宜,後期要增加水量,要乾濕交替,成熟前應減少噴水量,空氣濕度可降到85%—90%。
(4)病蟲防治方法: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病害主要有木黴、麪包黴等,蟲害主要有菇蚊、菇蠅等。對病蟲害的防治,着重採用生物和物理的防治方法,改善栽培條件,滿足香菇生長髮育各個環節對外部環境條件的要求,使菌袋每個階段都處於旺盛生長態勢,讓病害無法侵染。使用化學藥物防治病蟲害要符合國家《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393-2000) [1]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大村黑木耳嚴格按照《綠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標準執行 [1] 

大村黑木耳專用標誌使用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大村鎮農業服務中心)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法人治理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議,在協議中載明使用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大村黑木耳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結合標註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①自覺接受登記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②保證農產品地理標誌的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