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明王朝驚變錄

鎖定
《大明王朝驚變錄》是由黃克敏趙鋭勇執導,王慶祥嚴屹寬高虎歸亞蕾申軍誼胡可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該劇於2004年2月24日在杭州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 [4] 
該劇以1449年“土木堡之變”為線索,講述了明朝中期官宦腐敗、社稷危急、民生潦倒之時,民族英雄于謙力挽狂瀾卻最終落為權力鬥爭犧牲品的故事 [5-6] 
中文名
大明王朝驚變錄
外文名
The Ming Dynasty drama
別    名
大明王朝1449
要留清白在人間
作品類型
劇情、愛情、歷史、古裝
語    言
普通話
主    演
王慶祥
嚴屹寬
高虎
歸亞蕾
申軍誼 展開
主演
王慶祥
嚴屹寬
高虎
歸亞蕾
申軍誼
胡可 收起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黃克敏
編    劇
趙鋭勇
王彪
出品公司
杭州電視台、浙江長城影視公司
拍攝地點
寧夏銀川鎮北堡影視基地、內蒙古大漠戈壁、橫店影視城
首播時間
2003年2月24日
網絡播放平台
樂視視頻
嗶哩嗶哩
播出狀態
已完結
集    數
40 集
每集時長
45 分鐘

大明王朝驚變錄劇情簡介

公元1368年,朱元璋統一中國。歷經數代長達八十餘年的勵精圖治,天下太平,邊疆一統,至明英宗皇帝嚴屹寬飾)登基期間大明王朝進入鼎盛時期。
英宗正統年間,太監王振魏宗萬飾)把持朝政,誅滅異己,逼迫“垂簾聽政”的孫太后歸亞蕾飾)還政於英宗,並陷害忠良,使奸計將兵部侍郎于謙王慶祥飾)打入死牢,直至朝綱不振,社會腐敗之風日盛。
蒙古瓦剌軍伺機大舉入侵,邊關軍情危急,英宗在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困於“土木堡”,五十萬大軍土崩瓦解,滿朝文武百官死於戰場,英宗被瓦剌軍生擒。
危難中,孫太后下旨免去于謙死罪,回朝主持危局。于謙力挽狂瀾,為對付瓦剌挾天子攻城掠地的毒計,不顧後患,立英宗同父異母的弟弟郕王朱祁鈺高虎飾)為帝,並親自上前線指揮作戰,以智謀大敗瓦剌軍,迎回英宗,然而,一場明爭暗鬥的皇位之爭又在景帝與英宗之間展開。
一心想重振大明的于謙,鐵心整肅朝綱,力推新政,追查私錢,剷除腐敗,結果遭到權貴們的極力反對,一挫再挫。
及至景泰七年,石亨申軍誼飾)等奸黨密謀迎復太上皇,一出“奪門之變”上演,英宗復位,景帝被害至死,于謙也被貫以“莫須有”的罪名再次下獄 [1] 

大明王朝驚變錄分集劇情

    第1集

    明英宗皇帝幼年登基,朝政漸為宦官王振把持。為慶賀英宗登基十週年和新宮落成,王振挾百官進京朝賀,十分奢靡。而江南卻奏報有亂民聚眾造反,朝廷命于謙率兵進剿。


    第2集

    于謙提出要解決流民問題,必須嚴查非法圈地之風,得到英宗和太后的支持。身為欽差大臣的于謙則將最大的圈地者王振之弟王山緝拿歸案。


    第3集

    王振連夜求見英宗,用私情打動英宗,再讓十多位負荊請罪的心腹跪在英宗面前,請求發落。英宗被矇蔽了。


    第4集

    登基十年的英宗早想親自主政,以擺脱太后的干預,王振投其所好,挾百官逼迫太后還政於英宗,太后被迫退位。太后被逼宮後,當着眾大臣之面,歷數皇上親信宦官,英宗一怒之下,將於謙打入死牢。


    第5集

    于謙下獄以後,王振更加肆無忌憚,他誘哄英宗砸了“內官不準干預朝政”的御碑,在瓦剌犯邊時又慫恿英宗御駕親征。英宗倉促湊集五十萬大軍,隨帶文武百官及三宮六院護駕同行。吏部尚書王直對英宗御駕親征深感不安,去獄中探望于謙,于謙斷定英宗此番出師必然凶多吉少。


    第6集

    于謙向太后闡述了對當前戰局的精闢見解,太后讓于謙給英宗寫一份認錯書以便獲得皇上的寬恕,于謙寫下了著名的《石灰吟》。明軍此行連遭伏擊,王振懼怕,動員英宗班師回朝。回撤途中,王振臨時又改道而行,貽誤了軍機,大軍宿營駐紮在無險可依、無水可飲的土木堡,終至釀下大禍。


    第7集

    明軍被瓦剌軍團團包圍。五十萬大軍頃刻間土崩瓦解,滿朝文武百官死於戰場,英宗被瓦剌軍生擒。石亨從戰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回朝報告全軍覆沒的消息。孫太后下旨將於謙免去死罪,回朝主持危局。于謙立英宗之子為皇太子。孫太后封于謙為兵部尚書,主持軍機大事。


    第8集

    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一路攻城掠地,明軍守關將士見皇上駕到,不得不打開城門接駕,瓦剌大軍直往京城殺來。郕王表示要以身赴難代兄受囚,使于謙等人深為感動。孫太后對郕王不信任,欲再度垂簾聽政,孫太后提出將女貞賜給於謙為妾,于謙決然不從。


    第9集

    于謙動員京城百姓準備守衞京城。也先率大軍挾英宗攻到土城,將英宗推至城前,欲故伎重施,但守城將士告知:我朝已有新皇,拒絕英宗入城。也先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讓明軍派于謙前來和談。


    第10集

    也先見於謙未能如期前來談判,決意殺死英宗,就在屠刀快要落下時,于謙和女扮男裝的女貞已到營前。也先擺下一席鴻門宴,要拿于謙開刀。席間,英宗故意裝作酒醉,吐了于謙一身,英宗將於謙引入茅房,讓于謙爬到自己身上跳窗逃生。


    第11集

    于謙將英宗的血詔遞給景帝和孫太后,血詔上寫着:擊敗瓦剌,勿以朕為念。瓦剌調集兵馬攻打北京城,埋伏於民舍裏的明軍從敵軍背後殺出,石亨乘機轉身掩殺回來,兩面夾擊,瓦剌大將孛羅被石彪所殺。


    第12集

    前線大捷,景帝喜不自禁。于謙等大臣提議要設法迎回英宗,景帝無奈只得答應。也先迫於明軍在戰場上大獲全勝提出議和,他們準備放回英宗。


    第13集

    英宗返回京城,只見景帝率領百官,早已恭候在南宮門前。景帝謙恭地表示,太上皇回來後,自己願意與皇兄共掌朝政,引得眾臣深為感動。女貞趕來告知蘭心病危,于謙悄悄退出南宮趕回家中,蘭心死在於謙的懷裏。


    第14集

    宮中,景帝説起對有功之人封賞一事,于謙大怒,當眾指出大戰過後,國庫空虛,英宗卻提出,如無銀兩可賞,可給有功之人賞賜田地,眾大臣欣喜地紛紛附和,景帝只得同意按太上皇説的去辦。


    第15集

    於夫人新喪,于謙棒打送禮人。悄然而至的景帝,目睹此情此景深為感動。景帝與于謙在靈堂推心置腹談論如何重振大明,于謙將一系列擬推行的新法交予景帝。


    第16集

    于謙為重振大明,鐵心整肅朝綱,剷除腐敗,同時又推出《均税法》等一系列措施,並將非法圈地的首犯打入死牢。孫太后壽辰,兩帝相伴,石亨獻壽禮。石亨對英宗深懷感激之情,英宗將隨身佩帶的七星寶刀贈予石亨。


    第17集

    七星寶刀被小偷偷去,不料,景帝親自將寶刀送還英宗,一出敲山震虎之計嚇得英宗失魂落魄。景帝當堂宣佈有人夜入南宮偷竊七星寶刀,致使英宗受驚,石亨嚇得膽戰心驚。


    第18集

    于謙全力推行新政,觸動了皇親國戚、權貴豪強的利益,朝野上下一時對於謙推行的新法充滿非議。此時,全國各地暴發罕見的旱災和瘟疫,饑民遍野。


    第19集

    景帝在朝上再次宣佈繼續推行新法,對妄加非議和阻撓者,一律嚴懲不貸。徐珵無言以對。景帝夜刻“於忠烈”銀印一枚,賜給於謙。于謙為推新法積勞成疾,景帝深為不安,親自在萬壽山上砍竹燒烤竹瀝,送給於謙治病,于謙感動之至。


    第20集

    于謙遭遇行刺,景帝命吏部尚書王直追查兇手。王直正待深究時,卻遭到同僚的舉報,説他家造豪宅時違反大明律法,雕龍描鳳有僭越謀逆之嫌。皇上派于謙追究,于謙執法不阿,不得不對自己最知心的政治同盟痛下殺戒。于謙為得到王直諒解,先到王直家登門求見。


    第21集

    老臣王直遭彈劾,使得於謙、太后、景帝都感到為難。于謙在朝上據實彈劾王直。文武百官為之求情。景帝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于謙痛陳法紀朝綱之重要。景帝最後痛下決心,免去王直死罪,令其告老還鄉。


    第22集

    王直罷官回鄉,于謙趕來送別,請求王直抽他三鞭以謝負情負義之罪。王直對於謙抽罷三鞭倒拜于謙,謝其為他一家避去了滅門之災。王直與于謙哭別,驅馬絕塵而去,于謙長跪不起。


    第23集

    女貞見於謙不近人情,頗感失望,向太后提出回桃源縣,景帝封她為欽差大臣去桃源縣輔佐于冕。朝中發現私鑄銅錢一案且遲遲不能告破,于謙心中着急,他根據王直臨別時留下的查案線索,開始追查銅錢源頭。


    第24集

    于冕和女貞私開銅礦,按律當斬,于冕和女貞被囚獄中,景帝想以赦免於冕和女貞之罪來換取于謙對他廢立太子的支持,于謙斷然拒絕,景帝惱怒之下,判于冕和女貞斬立決。行刑時,景帝又及時趕到,赦免了于冕和女貞。


    第25集

    于謙深究私鑄銅錢大案,追查到是石彪所為,派範廣到軍營拘捕石彪,人贓俱獲。石亨從於謙處強行要回石彪,表示要軍法處置。然後又密見石彪,告訴他到時定會放他一條生路。


    第26集

    石彪行刑時,決定殺人滅口的石亨並未救他。于謙對石彪被殺前那一聲“萬”字反覆揣摩、追查,終於發現這“萬”字就是石彪的相好萬春紅。在萬春紅處查到了石彪留下的私鑄銅錢系石亨所主使的罪證。


    第27集

    石亨罪證確鑿,卻不肯認罪。于謙憤而與之割袍斷義,並向景帝提出彈劾石亨。景帝卻有自己天大的心事,他夜召石亨。次日早朝,于謙正欲當堂彈劾石亨,石亨卻搶先向景帝提出廢立太子的主張,此計果然正合景帝心意,免去了石亨死罪。


    第28集

    為使廢立太子之事能順利進行,景帝向眾臣賄賂黃金白銀。石亨、徐有貞借上門送禮之機脅迫各大臣在勸進表上簽名畫押以表忠心。太后勸景帝放棄廢立太子,景帝卻避而不見。太后改向于謙求助,于謙明確表態反對廢立太子。次日早朝,于謙不顧身家性命,堅決不肯在勸進表上簽名。景帝惱怒,派御林軍圍住奉天殿,限定三炷香內定乾坤。于謙為保大明江山社稷安定,最終只得痛苦地在勸進表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太后甚為失望和不解。


    第29集

    遭受重大打擊的于謙病了,他向女貞坦言,一個國家的興衰,單靠幾個清官反腐倡廉、懲肅朝綱是無濟於事的。于謙大醉一場後,決計棄官告老還鄉。廢立太子事件,使太后和太上皇受打擊,從此對於謙有了怨恨。


    第30集

    于謙辭官還鄉,景帝感念于謙的忠心和才華,連夜月下追于謙,想勸于謙留下來,于謙堅持要走,並臨別贈言,引起景帝重視,籌劃如何除去這一心腹大患。于謙告老還鄉回到杭州,謁拜岳廟,留下八個大字:風孰與高,血不曾冷。


    第31集

    石亨暗中組織石家軍,日夜操練,以圖不軌。太子朱見濟喜愛閲讀圖畫本《山海經》,曹吉祥將砒霜浸在《山海經》書頁裏,朱見濟每次讀書,喜用手指蘸着口水翻讀書頁,結果每天都在中着少量劇毒,日久終於被毒死。


    第32集

    景帝費盡心機立起來的親生太子莫名其妙死去,痛不欲生,絕望之餘,後悔當初不聽於謙之言,下旨請于謙返回京城,幫他收拾殘局。于謙料知此番回京,必凶多吉少,但想到江山社稷、百姓蒼生的安危,毅然重出江湖,結束了短暫的賦閒生活。


    第33集

    景帝因痛失太子而一病不起,于謙回京,查出太子是被毒身亡,景帝聞知口吐鮮血,發誓一定要查出兇手。于謙為避即將發生的大亂,又向景帝提出,當前只有馬上覆立沂王為太子,才有可能避免廢立太子引發的驚天之災。景帝不容於謙分説便斷然否定。


    第34集

    景帝不肯復立沂王為太子,于謙欲請太后出面干預,太后雖然也認為立沂王為太子是個能力挽狂瀾的好主意,但景帝認為自己還年輕,完全可以再生一個太子出來,為防沂王復立,他故意將沂王逐出宮去,貶往沂州。


    第35集

    眼看石亨奸黨活動猖獗,于謙決心聯合孫太后,一舉剷除石亨、徐有貞等禍國殃民的奸黨,孫太后為穩固大明江山,與于謙密議,以孫太后之名當夜召見石亨、徐有貞,一進中華門,即行拘捕。為防意外,于謙還派袁彬當夜親守南宮。此計被石亨等獲悉,泄漏給太上皇。


    第36集

    于謙正要對石亨奸黨痛下殺手時,卻傳來河南瘟疫大流行的急報,于謙決定親赴河南救災,臨行前,太后向他保證,一定按計行事,對石亨、徐有貞動手。太后被石亨説動,不但沒有按計拘捕石亨、徐有貞,反而藉機支走看守南宮的範廣將軍,使石亨、徐有貞、曹吉祥成功地迎回了太上皇。


    第37集

    就在於謙在河南與災民一起同心協力抗擊瘟疫的時候,石亨等奸黨用一頂小轎將太上皇抬出南宮,連夜進了奉天殿。在重登皇位之前,飽受廢黜之苦的太上皇比景帝做得更絕,派曹吉祥把病中的景帝活活掐死,這才撞響奉天殿的大鐘,宣佈舉行登基大典。


    第38集

    英宗宣佈復位,復立朱見深為皇太子,封賞石亨、徐有貞等奪門功臣。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彈冠相慶,剛從抗災前線回來的于謙被捕下獄,嚴刑逼供,卻找不到任何罪狀,只得以“意欲”謀反之名判處死刑。孫太后對英宗逮捕于謙甚為不滿,決心全力援救于謙。胡濙、陳循等一班老臣聯名上疏,求皇上赦免於謙,不想此舉卻激怒了英宗,遂逼迫胡濙等一批為于謙鳴冤叫屈的老臣辭官還鄉。


    第39集

    京城百姓天天到宮門前為于謙請願,河南、山西等地的百姓也聞訊前往。英宗最怕有人乘機造反,徐有貞對英宗説:不殺于謙,奪門之變即為無名。英宗下旨由眾臣寫匿名紙團填寫殺與不殺于謙,豈料竟然多數大臣填寫的是“殺”。英宗終於下決心殺于謙。


    第40集

    太后眼見救不了于謙,傷心之極,乃在宮中吃素唸佛,發誓永不見英宗。女貞在獄中與于謙生死訣別,她用匕首割去一綹青絲,發誓用一生來守護這份刻骨銘心的愛情。于謙被押往刑場,百姓沿路痛哭相送。英宗在最後時刻來到法場,對於謙説:我殺你是成全了你,你將從此流芳百世,而我則會被後人留下濫殺忠良的惡名。行刑時,大雨傾盆,天地為之變色。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來源 [19-58] 

大明王朝驚變錄演職員表

大明王朝驚變錄演員表

大明王朝驚變錄職員表

出品人 趙鋭勇祝政易為平、傅立耕
製作人 孫希謙、潘高鋒
監製 楊志毅
原著 王彪趙鋭勇
導演 黃克敏趙鋭勇
副導演(助理) 薛連琪、耿耿、王賢華
編劇 王彪趙鋭勇
攝影 塗曉丹、高興
配樂 吳少雄
剪輯 周振英
道具 趙子鍵
美術設計 焦振起
動作指導 徐傑
造型設計 楊茂蓉
服裝設計 劉彥
視覺特效 袁鳴、趙毅
錄音 蘇東昇
劇務 張百瑞、程菊琴、郭康躍
場記 駱王琴、王真真
佈景師 曹榮山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9-10] 

大明王朝驚變錄角色介紹

  • 于謙
    演員 王慶祥

    鐵骨錚錚、一身正氣的救時宰相,官至兵部尚書。目睹國力衰減的于謙多次向英宗直言明諫,卻被貶入獄。“土木堡之變”英宗被瓦刺軍生擒,危難中於謙力挽狂瀾,為對付瓦剌挾天子攻城掠地的毒計,不顧後患,立郕王朱祁鈺為帝,並親自上前線指揮作戰,智敗瓦剌軍,迎回英宗。一心想重振大明的于謙最後卻被英宗以謀逆罪殺害。

  • 英宗
    演員 嚴屹寬

    朱祁鎮。英宗幼年登基,朝政漸為太監王振把持。登基十年的英宗早想親自主政,以擺脱孫太后的干預,並一怒之下將直言明諫的于謙打入死牢。英宗在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困於“土木堡”被瓦剌軍生擒。英宗被迎回後被尊為太上皇,並與弟弟景帝展開了一場明爭暗鬥的皇位之爭。石亨等奸黨密謀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位。

  • 景帝
    演員 高虎

    朱祁鈺,朱祁鎮同父異母的弟弟,原封號郕王。英宗被瓦剌軍生擒,郕王表示要以身赴難代兄受囚,使于謙等人深為感動。為對付瓦剌挾天子攻城掠地的毒計,朱祁鈺被于謙擁立為帝。然而迎回英宗後,一場明爭暗鬥的皇位之爭又在景帝與英宗之間展開。景帝廢太子改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徹底激怒英宗。英宗復位後,景帝被害至死。

  • 孫太后
    演員 歸亞蕾

    英宗朱祁鎮的母親,縱橫捭闔,舉足輕重。英宗皇帝幼年登基,孫太后垂簾聽政,十年後被太監王振挾百官逼迫還政於英宗,孫太后被迫退位。“土木堡之變”英宗被瓦刺軍生擒,危難中孫太后下旨免去于謙死罪,回朝主持危局,同意立郕王朱祁鈺為帝。孫太后被石亨説動,幫助英宗復位,但對英宗逮捕于謙甚為不滿,決心全力援救于謙。

  • 石亨
    演員 申軍誼

    明朝將領,封號武清侯,于謙的結拜兄弟。石亨隨英宗出征蒙古瓦剌軍,被困於土木堡。石亨從戰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回朝報告全軍覆沒的消息。他與于謙一同守衞北京城,大敗瓦剌軍。石亨私鑄銅錢被查獲後將侄子石彪殺人滅口,查明真相的于謙與其割袍斷義。懷恨在心的石亨等奸黨密謀迎復太上皇,發動“奪門之變”,幫助英宗復位。

  • 女貞
    演員 胡可

    桃源王之女,于謙的紅顏知己。父親桃源王死後,女貞被太后收為義女。女貞不僅崇拜于謙,而且暗戀于謙,認為于謙才是天底下真正的偉丈夫。但于謙在喪妻後發誓不再娶妻,令女貞傷心不已,但她仍心甘情願一生追隨保護照顧于謙。于謙被害後,女貞用其一生守護這份愛情,並終其一生為于謙守墓。

  • 徐有貞
    演員 白永成

    原名徐珵,明朝大臣。徐珵精通星象,素來追求功名,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軍生擒後,他提議南遷而被逐出內閣,長久不得升遷並對於謙深懷怨恨,之後改名為徐有貞。徐有貞與石亨勾結,借上門送禮之機脅迫各大臣在勸進表上簽名畫押以表忠心支持景帝廢立太子,並密謀發動“奪門之變”幫助英宗復位,提議英宗以謀逆罪殺了于謙。

  • 王振
    演員 魏宗萬

    司禮監掌印太監。英宗正統年間,王振把持朝政,誅滅異己,逼迫“垂簾聽政”的孫太后還政於英宗,並陷害忠良,使奸計將兵部侍郎于謙打入死牢,直至朝綱不振,社會腐敗之風日盛。王振慫恿英宗御駕親征蒙古瓦剌軍,卻被困於“土木堡”,五十萬大軍土崩瓦解,滿朝文武百官死於戰場,王振被樊忠一錘擊殺,而英宗也被瓦剌軍生擒。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1]  [5]  [7]  [17] 

大明王朝驚變錄幕後花絮

  • 王慶祥表示自己在拍攝該劇時非常投入,有一次差點與在劇中扮演石亨的申軍誼對打起來 [12] 
  • 該劇在籌拍過程中曾將劇名定為《要留清白在人間》,但是編劇趙鋭勇、王彪在八易其稿後,投資方出於市場運作的考慮而最終將劇名改為《大明王朝1449》 [13-14] 
  • 劇中胡可飾演的女貞並非虛構,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17] 

大明王朝驚變錄獲獎記錄

時間
屆次
獎項
類型
獲獎對象
獲獎結果
2004年
第14屆
牡丹獎
長篇電視劇
《大明王朝驚變錄》
一等獎 [18] 
最佳編劇
獲獎 [18] 
傑出演員獎
獲獎 [18] 

大明王朝驚變錄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在杭州,于謙是和岳飛一樣家喻户曉的民族英雄,他們遭遇相似:都被奸臣所害,都葬於杭州西子湖畔,也都以一首不朽詩篇流芳百世——岳飛有《滿江紅》,于謙有《石灰吟》。在2000年,作家趙鋭勇和王彪本來是籌劃着要把岳飛的故事搬上熒屏的,不料在查閲史料時,被張蒼水的“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給打動——一個鐵骨錚錚、清正廉明的英雄于謙躍然而出,《大明王朝1449》便這樣出爐 [14] 
明朝“土木堡之變”和于謙於危難之中力挽狂瀾卻最終落為權力鬥爭犧牲品的這段歷史,給了作家及電視劇出品人趙鋭勇強烈震撼和創作衝動,他決心拍攝一部鐵骨錚錚的正氣片。為了創作這部作品,趙鋭勇和作家王彪一起查閲了上千萬字的相關史料,遍尋英烈足跡,八易其稿,創作出70多萬字的文學劇本。中央電視台影視部高度關注此劇,希望能拍成一部充滿史詩風格、主題深刻、故事情節動人的優秀歷史劇,作為中央台2004年的鴻篇力作 [2]  [7] 
拍攝過程
于謙的扮演者是“百花獎”獲得者王慶祥。與《生死抉擇》、《天下糧倉》一樣,王慶祥繼續走一身正氣的戲路 [14]  。由於之前在《天下糧倉》中飾演的劉統勳,此次王慶祥表示重複同樣戲路並不輕鬆,反而坦言心頭的壓力不小。這兩位都是剛直不阿的錚錚鐵漢,但《天下糧倉》對劉統勳這個人物表演的空間只侷限在鐵面無私秉公辦案,而該劇中的于謙糾葛在很多現實與情感的矛盾裏,更加人性化,他的身世沉浮,幾起幾落,為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與生死摯交割袍斷義,與親子愛妻生離死別,他有剛強的一面,有脆弱的一面,還有兒女情長的一面,且於謙自幼生長於江南的書香門第,他內心的情感有着江南才子獨特的豐富細膩,王慶祥表示自己不但得注意台詞方面,更需要在肢體語言、情緒變換等細微的地方下足功夫 [15] 

大明王朝驚變錄劇集評價

該劇將於謙一生“剛正清廉”和“再造大明”的兩大人生目標及大明王朝由於腐敗奢靡而逐漸由盛到衰的歷史深刻地展示出來。王慶祥繼續走一身正氣的戲路,將於謙演繹得悲壯動人 [3] (《廣州日報》評)
王慶祥在電視劇《大明王朝驚變錄》中飾演忠君愛國的明朝大臣于謙,其形象更是給觀眾以正氣慨然的感覺 [11] (新浪娛樂評)
該劇再現了民族英雄于謙的錚錚鐵骨,其站在歷史的高度審視明朝中期,展示了兵部尚書于謙“剛正清廉”、“再造大明”的兩大人生境界,描繪了大明王朝因腐敗奢靡而由盛及衰的歷史,為“後世鑑” [16] (《浙江日報》評)

大明王朝驚變錄劇集爭議

該劇在成都電視台15頻道播出前的宣傳片花中,劇名上的一個“錯別字”讓該劇還沒有播出就遭到觀眾的投訴。宣傳片花中《大明王朝驚變錄》劇名中的‘明’字被錯寫成了“目月”。成都電視台15頻道總編室工作人員解釋,這其實是一場誤會。該劇製作方解釋,《大明王朝驚變錄》的劇名是一位書法家書寫的,用的是明字的古體寫法,是舊體字而不是錯別字。但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有關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根據國家規範漢字的有關規定,社會用字禁止使用已經淘汰的異體字和舊體字,所以這種寫法違反了規定,對此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有權責令整改,並可以對違規者進行警告處分或者處以50至2000元的罰款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