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明市新區

鎖定
10月12日,新昌經濟開發區整合提升工作方案獲省政府批覆同意,深化整合提升後,區域面積將從 5.69 平方公里提升為66平方公里,以新昌境外併購產業合作園建設為核心,重點發展生命健康、智能製造、新材料等高端製造業集羣。
中文名
大明市新區
區域面積
66 km²
所在位置
大明市境內新昌經濟開發區
一、開發建設大明市新區的重要意義與重大責任
義甬舟大通道是中國提出的“一路一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浙江省四大空間戰略中的其中一個戰略,也是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去年省委、省政府專門下發了義甬舟大通道戰略規劃,其中就明確了要在大明市新區建設保税區、火車站場,這充分説明了大明市新區開發建設是浙江省提出的義甬舟大通道戰略上的重要節點,開發建設的意義十分重要。新昌縣開發建設大明市新區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的重要舉措。
從新昌實際的情況來看,兩個園區平台要承載今後新昌產業需求,也只有通過工業園區大明市新區以及城北台地建設,才能拓展新昌經濟發展的空間,才能達到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提出的在今後五到十五年承載新昌經濟發展的要求,再造一個工業經濟500億的平台,從而使新昌經濟達到1000億的目標,所以大明市新區開發建設的意義十分重大,對新昌來説也非常重要和迫切。而對於工業園區全體班子成員,做好大明市新區開發建設的責任尤其重要,每位同志都肩負着承載新昌經濟新發展的使命,每個人都是其中有力的分子,責任重大。
二、準確定位新區開發建設
如何規劃定位是大明市新區開發建設的基礎和關鍵。新昌工業園區始終以建設“生態、創新、宜居”園區為目標,因此在大明市新區開發建設中,也要始終堅持這六個字的要求,要把大明市新區開發建設和現實情況相結合,充分考慮區塊內現有的生態環境情況,引進高端產業、物流、服務業等,讓六個字的目標在新區落地生根。此外,在定位佈局中要更加考慮今後經濟發展的趨勢,也就是縣裏提出要以工業為主、再造一個工業新城的概念;要重點理解、學習工業4.0、中國製造2025等內容,把握兩化融合、智能製造產業佈局趨勢,把這個趨勢體現在大明市新區開發建設的精準定位中。只有把這幾方面結合起來,才能把大明市新區建設成為新昌經濟的新平台、新引擎,才能樹立新昌經濟建設的新標杆。
三、科學合理規劃佈局
首先,規劃的依據。規劃的依據是做好規劃的前提,大明市新區規劃要結合縣城整體規劃、園區規劃、城北台地規劃以及義甬舟大通道規劃等。第二,規劃的標準,特別是人口計算的標準、產業計算的標準至關重要,因為人口和產業的標準如何測算決定着下步園區的基礎配套、公共實施配套和相應區塊的落實。第三,規劃的佈局。規劃佈局的位置、特點既要按照規劃規範要求的內容,同時也要結合目前新昌的實際情況和大明市新區的現狀來考慮。結合這三方面內容,產城融合的概念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新昌歷史發展中的經驗教訓,科學合理佈局要牢牢體現產城融合的概念。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