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披針薹草(原變種)

鎖定
大披針薹草(原變種)是薹草屬植物。
植物界
薹草屬
中文學名
大披針薹草(原變種)
10-35釐米

大披針薹草(原變種)形態特徵

大披針薹草(原變種)根狀莖粗壯,斜生。稈密叢生,高10-35釐米,纖細,粗約1.5毫米,扁三稜形,上部稍粗糙。
葉初時短於稈,後漸延伸,與稈近等長或超出,平張,寬1-2.5毫米,質軟,邊緣稍粗糙,基部具紫褐色分裂呈纖維狀的宿存葉鞘。苞片佛焰苞狀,苞鞘背部淡褐色,其餘綠色具淡褐色線紋,腹面及鞘口邊緣白色膜質,下部的在頂端具剛毛狀的短苞葉,上部的呈突尖狀。
小穗3一石個,彼此疏遠;頂生的1個雄性,線狀圓柱形,長5-15毫米,粗1.5-2毫米,低於其下的雌小穗或與之等高;側生的2-5個小穗雌性,長圓形或長圓狀圓柱形,長1-1.7釐米,粗2.5-3毫米,有5-10餘朵疏生或稍密生的花;小穗柄通常不伸出苞鞘外,僅下部的1個稍外露;小穗軸微呈之字形曲折。
雄花鱗片長圓狀披針形,長8-8.5毫米,頂端急尖,膜質,褐色或褐棕色,具寬的白色膜質邊緣,有1條中脈;雌花鱗片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5-6毫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具短尖,紙質,兩側紫褐色,有寬的白色膜質邊緣,中間淡綠色,有3條脈。
大披針薹草(原變種)線稿圖 大披針薹草(原變種)線稿圖
果囊明顯短於鱗片,倒卵狀長圓形,鈍三稜形,長約3毫米,紙質,淡綠色,密被短柔毛,具2側脈及若干隆起的細脈,基部驟縮成長柄,頂端圓,具短喙,喙口截形。小堅果倒卵狀橢圓形,三稜形,長2.5-2.8毫米,基部具短柄,頂端具外彎的短喙;花柱基部稍增粗,柱頭有3個。 [1-2] 

大披針薹草(原變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10-2 300米的林下、林緣草地、陽坡乾燥草地。

大披針薹草(原變種)分佈範圍

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四川、貴州、雲南;蒙古、朝鮮、日本、俄羅斯(東西伯利亞、遠東地區)也有分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