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山鋪恐龍墓

鎖定
1977年,在自貢市郊的大山鋪發現了一個化石點,面積約17000平方米,現發掘了不到1/6的面積,出土了大量的侏羅紀中期的恐龍類及其它共生的脊椎動物化石,因而大山鋪就有了“恐龍墓”之稱。
中文名
大山鋪恐龍墓
名詞類型
化石點
所存生物時期
侏羅紀中期
面    積
約 17000 m²
大山鋪恐龍墓不是隻有一種恐龍,而是有多種恐龍,還有其它動物。恐龍中以蜥腳類為主,也有鳥腳類,肉食龍和劍龍。其它動物有魚類,龜鱉類,蛇頸龍,翼龍及鱷類等。這些動物的化石骨胳有完整的,有零散的,它們重疊堆積,交錯橫陳在一起。這個"墓"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經歷了較長的時間。動物的屍體多數是從別的地方被水"搬"到埋藏之地的,但搬動的距離不是很遠,否則就不會有較完好的化石骨架了。
關於這個恐龍墓的形成原因,學者們認為可能是這樣的:1。6億年前,大山鋪一帶生活着大量的恐龍及共生的動物。當時出現了乾燥炎熱的天氣,生活環境變得非常惡劣,缺水少食,致使恐龍大量死亡。久旱之後往往是洪災,洪水一來,恐龍的屍體就被衝到一個相對低窪的地方沉積下來,這個地方就是大山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