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屏山

(江西萍鄉大屏山)

鎖定
大屏山,又名太平山,位於醴陵王坊鄉與江西萍鄉交界處,山上有吳楚古剎、古賽遺蹟和將軍石等勝蹟。大屏山上的吳楚古剎建於公元639年,是萍鄉佛教四大名寺之一。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曾落難於此,其母就葬于山上。五峯山的福壽庵裏,黃庭堅等文人墨客“南海紫竹林,五峯方竹山”的詩對猶存。大屏山位於江西省萍鄉市與湖南醴陵交界處,山上風光秀麗,怪石嶙峋,溪流潺潺,溶洞遍佈,有名勝古蹟40餘處。2000年6月,正式成立大屏山旅遊開發區。
中文名
大屏山
外文名
dapingshan
別    名
太平山脈
地    點
江西萍鄉
景    點
古賽遺蹟和將軍石

大屏山地理環境

大屏山地處羅宵山脈中段。東起佛教南宗教地楊岐山,西至醴陵 ,跨萍鄉、醴陵。瀏陽三市,海拔700米,該山山體宏大,羣峯競秀,青山疊翠,土地肥沃,森林茂盛,怪石聳立,並有明代的“朱元璋母親墓”,“皇覺寺”,“百佛寺”,清代的“肖家古寨”和“金魚石古塔”等人文景觀,四周人口稠密、經濟繁榮,三二0國道、萍水河、浙贛鐵路均繞山而過,有鄉村公路直達山頂,水陸交通十分方便,供電已直達山頂。
大屏山位於江西省萍鄉市與湖南醴陵交界處,主峯高615.7米,像一架巨大的屏風矗立在萍醴邊界。山上風光秀麗,怪石嶙峋,溪流潺潺,溶洞遍佈,有名勝古蹟40餘處。2000年6月,正式成立大屏山旅遊開發區。

大屏山歷史淵源

始建於唐代的“吳楚古剎”,位於大屏山半山腰,相傳當時名將尉遲敬德率領兵馬,途經此地,見山川秀美,便倡導建之,後又有宰相 房玄齡為此題碑文於廟內。又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母子曾逃難於此,廟前有朱元璋母親之墓碑,故又稱“皇覺寺”。還有山北面的“香山古寺”、山東面的“石佛寺”、泉陂“彭公景秀”仙祠、清代古寨等多處古蹟。

大屏山主要景點

天寶樓主峯下有一怪石羣,上是青蛙風動石,中是貓子石,左是神仙擺酒青果石,右是豬頭馱印石,西是松鼠登仙石,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還有羅漢石、龍頭石、架鼓石、將軍石以及千丈崖、雞冠崖等。
山上還保存了唐代以來的古松柏和明代的羅漢松等多株古樹,還有幾十種野果,上百種野花和多種中藥材。置身山中,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樂而忘返。
大屏山位於萍醴交界處,主峯高615.7米,像一架巨大的屏風矗立在萍醴邊界。山上風光秀麗,怪石嶙峋,溪流潺潺,溶洞遍佈,有名勝古蹟40餘處。2000年6月,正式成立大屏山旅遊開發區。
始建於唐代的“吳楚古剎”,位於大屏山半山腰,相傳當時名將尉遲敬德率領兵馬,途經此地,見山川秀美,便倡導建之,後又有宰相房玄齡為此題碑文於廟內。又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母子曾逃難於此,廟前有朱元璋母親之墓碑,故又稱“皇覺寺”。還有山北面的“香山古寺”、山東面的“石佛寺”、泉陂“彭公景秀”仙祠、清代古寨等多處古蹟。
天寶樓主峯下有一怪石羣,上是青蛙風動石,中是貓子石,左是神仙擺酒青果石,右是豬頭馱印石,西是松鼠登仙石,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還有羅漢石、龍頭石、架鼓石、將軍石以及千丈崖、雞冠崖等。
山上還保存了唐代以來的古松柏和明代的羅漢松等多株古樹,還有幾十種野果,上百種野花和多種中藥材。置身山中,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樂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