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小和卓

鎖定
和卓是波斯語的譯音,本是穆斯林對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 [1]  後裔和伊斯蘭教學者的尊稱。新疆伊斯蘭教封建上層人物也自稱“和卓”。
中文名
大小和卓
大和卓
波羅尼都
小和卓
霍集佔
和    卓
新疆伊斯蘭教封建上層人物

目錄

大小和卓簡介

大小和卓叛亂中的大小和卓是指天山南路維吾爾族封建主瑪罕木特的兩個兒子波羅尼都霍集佔
大小和卓家族世系 大小和卓家族世系

大小和卓人物生平

大、小和卓是中國西北地區歷史上兩位著名的伊斯蘭教領袖。大和卓是指波羅尼都(?一1759年),新疆喀什噶爾人,伊斯蘭教白山派和卓瑪罕木特的長子。小和卓指霍集佔(?一1759年),伊斯蘭教白山派和卓瑪罕木特的幼子。和卓是波斯語的漢語音譯,意思是“聖裔”,就是專指伊斯蘭教創始者穆罕默德的子孫,後用來稱呼伊斯蘭教學者和大阿訇。 康熙十九年(1680),衞拉特蒙古準噶爾部統治回部後,對其首領實行人質制。
1755年,清朝政府出兵平定了新疆準噶爾分裂勢力。乾隆二十年五月,清軍攻克伊犁,釋放作為人質禁錮於伊犁的大和卓(名波羅尼都)、小和卓(名霍集佔)。波羅尼都率領他的弟弟霍集佔等30多人投奔清朝軍隊。伊犁平定後,清朝命令他返回南疆,招撫舊部,統領維吾爾民眾。大和卓返葉爾羌(今莎車)統領回部,小和卓留伊犁掌管伊斯蘭教務。
1756年,小和卓霍集佔從伊犁逃回,參與衞拉特蒙古輝特部首領阿睦爾撒納發動的叛亂,兵敗逃葉爾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殺害清廷所遣前往招撫的副都統阿敏道,自立為巴圖爾汗,波羅尼都受到鼓動。他們號召各城起兵反清,一起集眾數十萬叛亂,舉兵反對清朝政府,叛軍控制了天山南麓的大部分地方。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月,清廷命雅爾哈善為靖逆將軍,率滿、漢兵萬餘自吐魯番進發,進入南疆(天山南路)平叛。
1759年夏天,大小和卓帶着妻孥舊僕三四百人逃奔巴達赫尚(今阿富汗東部)。清軍派人與巴達赫尚當地部族交涉。八月,大、小和卓被巴達赫尚部首領素勒坦沙執殺,把屍首送交清朝。(《聖武記·乾隆勘定回疆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