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寧縣

鎖定
大寧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地處臨汾市西部,距市區約120千米,介於東經110°28'01"~111°00'43",北緯36°16'24"~36°36'55"之間。大寧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4千米,總面積962.19平方千米。大寧縣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温和,四季分明。 [10]  截至2022年3月,大寧縣轄3鎮2鄉,60個行政村,駐地設在昕水鎮。 [5]  [39]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寧縣常住人口為52166人。 [4] 
大寧縣因古時屬河東道隰州大寧郡而得名。 [10]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始置大寧縣。 [10]  2000年,大寧縣由臨汾市管轄。 [6]  大寧縣交通以公路為主,境內國道有209線,省道有臨大公路和大永沿黃公路。 [48]  大寧縣先後榮膺“中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全國健康促進示範縣”“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驗區”“全國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全省食品安全示範縣”等榮譽稱號。 [39]  大寧縣境內有二郎山、黃河仙子祠等景點。 [28] 
2020年2月27日,經山西省政府研究同意,大寧縣退出貧困縣。 [1-2]  2021年,大寧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4.66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全市第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508元,同比增長5.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553元,同比增長23.8%,增速全市第一。 [39] 
中文名
大寧縣
行政區劃代碼
141030 [5]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西省臨汾市 [5] 
地理位置
臨汾市西部 [10] 
面    積
967 km² [39] 
下轄地區
3個鎮、2個鄉,6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昕水鎮 [5] 
電話區號
0357 [5] 
郵政編碼
042300 [5]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2166 人 [4] 
著名景點
黃河仙子祠等
車牌代碼
晉L
地區生產總值
14.66 億元(2021年)

大寧縣歷史沿革

今大寧縣境域,古屬堯地。
春秋,大寧境域屬之屈邑。戰國,大寧屬之北屈。
秦、漢至東晉十六國,大寧境域皆為北屈縣地。
北魏後,大寧境域歷屬禽昌、京軍、五城等縣地。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始置大寧縣。
唐初,為大寧縣,屬河東道隰州大寧郡。唐武德二年(619年),置中州,析大寧置大義、白龍2縣。唐貞觀元年(627年),州廢,復置大寧縣,並省大義、白龍。
金太宗天會五年(1127年),大寧縣入於金,屬河東南路。金興定五年(1221年),大寧縣改屬蒲州(今蒲縣)。同年,廢蒲州,大寧縣復屬隰州。
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隰、吉2州同入於元,大寧縣屬平陽路隰州。元太宗三年(1231年),大寧縣省入隰川縣。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復置大寧縣,屬晉寧路隰州。
,大寧縣屬平陽府隰州。
清,大寧縣初屬平陽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大寧縣改隸隰州。
民國元年(1912年),撤州,直屬河東道,沿用清制。
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道,大寧縣直接歸省管轄。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大寧縣屬山西省第六專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大寧解放,大寧縣屬晉綏邊區呂梁分區第九專區。
1949年10月,屬臨汾專區。
1954年4月9日,屬晉南專區。
1958年6月7日,與隰縣合併為隰寧縣,原縣轄地除劃出太德鄉18個自然村歸午城鎮外,其餘鄉鎮改劃為1鎮3鄉,分別為大寧鎮、曲峨鄉、三多鄉、太古鄉,轄270自然村。同年9月5日,隰寧縣與蒲縣、永和、石樓合併為呂梁縣。
1961年7月24日,撤銷呂梁縣,設立大寧縣,屬晉南專區。轄城關、曲峨、割麥、當支、東南堡、榆村、徐家垛、太德、太古、三多10公社,下設89生產大隊337生產隊474自然村。
1967年,屬晉南地區。
1970年3月21日,屬臨汾地區。 [10] 
2000年11月,因撤銷山西省臨汾地區和縣級臨汾市,設立地級臨汾市,原臨汾地區的大寧縣由臨汾市管轄。 [6] 

大寧縣行政區劃

清朝實行裏甲制,清光緒三年(1877年)前,大寧縣編户共10裏,即永樂、義亭、割麥、道教、甘棠、麥留、東堤、永安、廉村、大吳。光緒三年後縮編為3裏,即永樂、義亭、割麥,下轄9甲。
宣統三年(1911年),廢保甲行鄉制,大寧縣劃為9鄉。
民國六年(1917年),鄉改編村,大寧縣共設9編村。
民國八年(1919年),編村改行區村,大寧縣劃為3區25編村291村,區公所分別設在城關、三多、曲峨。
民國十七年(1928年),編村改村民委員會,大寧縣設26主村208附村。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行政村改鄉,鄉轄村,村轄閭,閭轄鄰。大寧縣設3區26鄉211閭591鄰。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鄉改村民委員會,大寧縣設3區26村民委員會。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6村民委員會縮編為9編村。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編村改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8月,縣以下設區、村民委員會、自然村。大寧縣共設3區9村民委員會227自然村。
1949年10月,大寧縣設3區9村227自然村。一區治小馮,轄城關、茹古、當支3村;二區治三多,轄三多、連村、榆村3村;三區治曲峨,轄道教、李家垛、割麥3村。
1950年1月,仍設3區,一區治改駐城關,其餘未變,設23村229自然村。一區轄堡村、葛口、麥留、城關、小馮、東房、羅曲7村,62自然村;二區轄上吉亭、東南堡、連村、黑家山、峪裏、三多、赤奴、大賀家山、馬家窯9村,95自然村;三區轄道教、上白、曲峨、索堤、割麥、李家垛、北桑峨7村,72自然村。
1951年,馬家窯村併入大賀家山村。
1953年,大寧縣22行政村重新劃為1鎮18鄉227自然村。一區轄城關鎮和羅曲、堡村、東房、杜村4鄉;二區轄三多、連村、東南堡、賀家山、東莊坪、花間、赤奴7鄉;三區轄道教、李家垛、支角、東木、康裏、割麥、內史7鄉。
1956年,吉縣坦噠、太古、米家莊3鄉的59自然村和蒲縣田家莊、寧家莊2自然村劃歸大寧,鄉鎮由1鎮18鄉調整為1鎮10鄉,即城關鎮,當支、太德、三多、東南堡、榆村、曲峨、北桑峨、割麥、康裏、太古10鄉,自然村由227個增加到239個。
1958年9月,大寧鎮、三多鄉合併為共產主義公社,曲峨鄉、太古鄉合併為衞星公社。
1959年,原縣轄地共產主義公社和衞星公社改劃為大寧、三多、曲峨3公社,下設58管理區,轄316自然村。
1963年,當支公社更名安古公社,榆村公社金圪塔大隊分為瓦關嶺和金圪塔兩個大隊,南堡公社馮家山大隊分為馬間和馮家山兩個大隊,大寧縣設10公社,轄91生產大隊337生產隊474自然村。
1971年,徐家垛公社模範社的南桑峨生產大隊分為模範科和南桑峨2生產大隊,城關公社坡角生產大隊分為韓家和坡角2生產大隊。大寧縣設10公社,轄93生產大隊337生產隊474自然村。
1980年,城關公社小馮生產大隊的大馮生產隊和羅麴生產大隊的牧嶺生產隊合編為大馮生產大隊。大寧縣設10公社,轄94生產大隊337生產隊474自然村。
1984年,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隊分別改鄉(鎮)、村民委員會和村民小組。同時將原城關生產大隊分為第一、第二、第三3村民委員會。
1985年,大寧縣轄城關、曲峨2鎮,割麥、安古、東南堡、榆村、徐家垛、太德、太古、三多8鄉,共96村民委員會343村民小組474自然村。
 大寧縣地圖 大寧縣地圖
2001年10月,10鄉鎮撤併為城關鎮、曲峨鎮、太德鄉、三多鄉、徐家垛鄉、太古鄉2鎮、4鄉。同年,城關鎮更名昕水鎮,轄84行政村3自然村。
2011年末,大寧縣轄昕水、曲峨2個鎮,三多、太德、徐家垛、太古4個鄉,共6個鄉級政區;設有5個居民委員會、84個村民委員會。 [10] 
2017年,大寧縣轄2鎮、4鄉、84個行政村。 [49] 
2018年,大寧縣轄2鎮、4鄉、84個行政村、309個自然村。 [30] 
2021年,大寧縣撤銷太古鄉、徐家垛鄉,合併設立太古鎮,以原太古鄉、徐家垛鄉的行政區域為太古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徐家垛村。 [8] 
截至2022年3月17日,大寧縣轄3個鎮、2個鄉,60個行政村。 [39] 
大寧縣行政區劃簡表
區劃代碼
141030100000
141030101000
141030102000
141030200000
141030201000
鄉/鎮 [7] 

大寧縣自然地理

大寧縣位置境域

大寧縣地緣圖 大寧縣地緣圖
大寧縣位於東經110°28'01"~111°00'43",北緯36°16'24"~36°36'55",地處臨汾市西部、呂梁山南端,東與隰縣、蒲縣為鄰,南同吉縣毗連,西與陝西省延長縣隔黃河相望,北與永和縣接壤,距市區約120千米。大寧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4千米,總面積962.19平方千米。 [10] 

大寧縣地形地貌

大寧縣地處臨汾市西北部,黃河北幹流東側,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質形態。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東部高、西部低,呈馬蹄形向西敞開。東為呂梁山脈西麓的土石山區,南、北為黃土丘陵溝壑區。中部昕水河谷地橫貫東西,有“三川十塬溝四千,周圍大山包一圈”之説。 [10]  [34] 
大寧縣內主要山峯有二郎山、盤龍山,雙鎖山、高山等,境內最高峯為大寧縣、蒲縣和吉縣交界處石頭山,海拔1715.5米;其次是南部二郎山主峯樺木山,海拔1626米;北部的石坪山海拔也在1500米以上。最低點為太古鄉儀裏村黃河處岸灘,海拔485.9米。 [10] 

大寧縣氣候

大寧縣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陰雨連綿,冬季寒冷乾燥。多年平均氣温11.0℃,1月平均氣温-5.2℃以下;7月平均氣温24.9℃。最低月均氣温-15.9℃(2011年1月2日),最高月均氣温34.3℃(1991年7月20日)。平均氣温年較差31.8℃,最大日較差23.5℃(1998年9月20日)。生長期年平均210天,無霜期年平均211天,最長達239天,最短為17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70.6小時,年總輻射130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210天(一般為3月25日至10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474.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98天,最多達132天(1988年),最少為83天(2008年)。極端年最大雨量568.6毫米(199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305.0毫米(198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9月,7月最多。 [10] 
2020年,大寧縣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43天,優良天數比例持續改善。 [47] 

大寧縣水文

大寧縣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流域面積小於10000平方千米大於1000平方千米的昕水河1條,長66千米;流域面積小於1000平方千米大於100平方千米的義亭河1條,長20千米。河流總長度86千米,河網密度2.96千米/平方千米,徑流總量0.49億立方米。大寧縣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昕水河,從東至西流經昕水鎮、曲峨鎮、徐家垛鄉,長66千米,流域面積48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1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義亭河、茹古溝、刁家峪河、義亭河、河底溝等。 [10] 

大寧縣土壤

大寧縣土壤資源共分為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褐土、碳酸鹽褐土性土、碳酸鹽褐土、草甸褐土。土壤表層質地特性以壤質土、粘質土為主,砂質土面積最小。本縣土壤養分是有機質含量較低。 [48] 

大寧縣自然災害

大寧縣自然災害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洪澇等。其中旱災為本縣最主要的災害,有“十年九旱”之説。1960年特大旱災,從1959年10月到1960年7月初,有200多天未落飽雨;冰雹災害年均發生2~3次,主要發生在4月初到8月底,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0年8月16日15時,南堡公社阿龍等9個大隊遭冰雹襲擊。25分鐘內,積雹厚達12釐米,大者似核桃,小者如杏核,受災面積4000餘畝;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5~9月,1964年7月12日暴雨,3小時降水84.5毫米,有8個公社38個大隊57個生產隊共3131畝棉秋作物遭受損失。 [10] 

大寧縣自然資源

大寧縣礦石資源

大寧縣境內已探明 [39]  有砂岩、煤炭、煤層氣、石材。其中煤為2號、9號煤,儲量達26億噸,地質儲量20億噸,位於河東煤田南部,礦區面積169平方千米。 [10]  [39]  石材儲量30億立方米,煤層氣儲量900億立方米。 [46]  被譽為“有千種用途粘土”的膨潤土分佈在大寧縣內。 [9] 

大寧縣水資源

大寧縣多年平均水資源量3262萬立方米,人均佔有量530立方米,地表水1737.4萬立方米,地下水1524.6萬立方米。可利用量1737.4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10.4萬立方米,地下水247萬立方米。 [45-46] 
昕水河黑城村國考斷面水質穩定在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昕水河出境水質達地表水IV類。 [47] 
昕水河水力藴藏量為1.3萬千瓦,義亭河為640千瓦,總計藴藏量將近1.4萬千瓦,可以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為4215千瓦,僅開發利用920千瓦,佔可開發量的21%。大寧縣有小泉198處,大多數為富含鍶重硫酸鎂礦泉水。 [48] 

大寧縣土地資源

按2020年林地變更調查最新數據,大寧縣土地總面積96261公頃,林業用地總面積78193公頃,其中:有林地35287公頃,疏林地1333公頃,灌木林地4720公頃,未成林造林地23593公頃,無立木林地1560公頃,宜林地11700公頃,森林覆蓋率36.66%。 [47] 

大寧縣生物資源

大寧縣境內林木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25%,植物資源有遼東櫟、油松、側柏等82科630餘種,草本2000多種,鳥類130餘種,獸類23種,爬行動物10餘種。 [48] 

大寧縣人口數量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00年,大寧縣總人口56037人。其中,男性人口28814人,女性人口27223人。户籍人口64724人,少數民族人口比重為0.01%,非農業户口人口比重20.79%。總人口中,城鎮人口13693人,鄉村人口為42344人。
2013年,大寧縣總人口6.8萬,農業人口5.2萬。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寧縣常住人口為52166人,佔臨汾市常住人口的1.31%。 [4]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64501人相比,十年間減少了12335人,減少19.12%,年平均減少率2.10%。 [17] 

大寧縣經濟

大寧縣綜述

2020年,大寧縣生產總值109624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0299萬元,增長6.7%,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8.5%;第二產業增加值32024萬元,增長25.9%,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2%,其中,工業增加值21456萬元,增長101.0%,建築業增加值10568萬元,下降6.0%;第三產業增加值57301萬元,增長1.9%,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3%。 [47] 
2021年,大寧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4.66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全市第二;大寧縣一般公共預大寧縣入完成6855萬元,同比增長10.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16億元,同比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46億元,同比增長1.4%,降幅低於全市平均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508元,同比增長5.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553元,同比增長23.8%。 [39] 

大寧縣第一產業

2009年,大寧縣新增經濟林4.05萬畝,種草2.5萬畝,新增羊存欄2.2萬隻,新建無公害蔬菜大棚300餘座,糧食總產量達到3646.8萬斤。新建淤地壩24座,平整土地830畝,新增耕地390畝。完成人工造林6.2萬畝、封山育林1.4萬畝。
2010年,大寧縣建成以蘋果、核桃為主的經濟林10萬畝,建設蔬菜大棚500個,種植多年生飼草8萬畝,建設健康養殖小區12個,圈養羊出欄量達到20餘萬隻。建設“三位一體”沼氣池1415個。新建淤地壩186座,平整土地1860畝,新增耕地1023畝,改造中低產田1萬餘畝,水土流失控制面積達到427平方千米。完成人工造林2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8.8%。
2020年,大寧縣農作物種植面積10874.65公頃,比上年減少85.4公頃,下降0.78%。其中,糧食種植面積9925.35公頃,全年糧食產量24570.29噸,同比增長11.57%,主要糧食產物有玉米、穀子、高粱等;油料種植面積308.7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6.3公頃;主要水果產物有蘋果、桃、梨。 [47] 
2020年末,大寧縣共有農機服務組織7個,農機專業合作社3個,農機户2317户。鄉村農機從業人員2210人,其中持有拖拉機駕駛證人員134人。擁有農業中、小型拖拉機2241台。穀物聯合收割機15台。農業機械總動力41872千瓦。機械耕地面積5100公頃,機械播種面積5286公頃,機械收穫面積500公頃。 [47] 
2020年,大寧縣實施呂梁山生態脆弱區荒山造林、退耕還林等造林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積5467公頃,較去年下降10.9%。全年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4‰以內,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3‰。 [47] 
2020年,大寧縣牛存欄1222頭,豬存欄2159只,羊存欄7794只。大寧縣豬牛羊肉總產量1035.425噸,年末生豬存欄21057頭,生豬出欄10044頭。牛奶產量20.514噸。年末家禽存欄78495只,禽蛋產量687.956噸。 [47] 

大寧縣第二產業

2012年,大寧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8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總收入196億元,增長4%。社會原煤產量497.76萬噸,增長2.89%,發電量14.63億千瓦時,下降4.7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焦炭產量187.01萬噸,下降2.45%,鋼材產量115.67萬噸,增長25.43%。建築業實現增加值7.5億元,比2011年增長3.2%。
2020年末,大寧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141.0%,增速全市排名第1。2020年大寧縣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22136萬元,同比增長217.3%;實現營業收入120449萬元,同比增長223%;實現利税總額47344萬元。 [47] 
2020年末,7家資質建築企業共完成總產值29586萬元,同比下降16.1%;建築業營業收入完成30964萬元,同比下降4.4%;實現利潤總額330萬元,同比下降23.0%。 [47] 

大寧縣第三產業

2020年,大寧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571.4萬元,同比下降1.4%。按經營地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7673.5萬元,同比下降4.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897.9萬元,同比增長26.0%。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44508.2萬元,同比下降4.7%;餐飲收入額10063.2萬元,同比增長16.7%。 [47] 
2020年末,大寧縣銀行各項存款餘額263910萬元,比年初增長14.2%。各項貸款餘額105638萬元,比年初增長41.3%。 [47] 

大寧縣交通運輸

大寧縣交通
大寧縣交通(5張)
大寧縣交通以公路為主,有臨汾至大寧、大寧至臨猗、大寧至隰縣、大寧至永和四條主幹線。此外有一些縣級公路與鄉鎮級公路。
大寧縣處於山西省西出陝西通道口,位於臨汾西山中心,境內國道有209線,省道有臨大公路和大永沿黃公路,另有大寧馬頭關公路連接馬頭關黃河大橋與陝西省相連,規劃興建的洪大高速、隰吉高速、沿黃旅遊扶貧公路穿越縣境。 [39]  [48] 

大寧縣政治

縣委書記:王曉斌 [41] 
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志華 [42]  [50] 
副縣長:馮華平、王寧、李棟、張鵬華、許華偉 [42]  、蘇爭鳴 [51] 

大寧縣社會事業

大寧縣教育事業

2009年,大寧縣建設標準教室48個,容納2200多名學生就讀。新建東關小學教學大樓,新建一中學生宿舍大樓,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可滿足400多名學生食宿。新建一所標準化公立幼兒園,集幼兒學習、活動、休息、教師辦公於一體,可容納500名幼兒。2010年大寧縣投資302萬元,對31所學校和教學點進行了改造。新招聘教師27名,為貧困生免費提供價值43.8萬元的教科書,補助寄宿生生活費16.18萬元。
2020年末,大寧縣有普通中學1所,普通中學教職工156人,農村義務教育專任教師95人(農村義務教育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83.7%),普通中學在校生學生1556人;小學12所,小學在校生2653人;幼兒園(班)22個,在園幼兒1343名。 [47] 

大寧縣科學技術

2020年,大寧縣擁有氣象系統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單位1個,鄉鎮氣象觀測站14個。 [47] 

大寧縣文化事業

2020年,大寧縣共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體育館1個,電影院2個,文化活動廣場84個。全年開展羣眾文化活動1400餘場。 [47] 

大寧縣醫療衞生

2020年,大寧縣共有醫療機構94家,標準化村級衞生室84個。大寧縣衞生機構共有牀位345張,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48人,衞生技術人員279人。 [47] 

大寧縣社會保障

2010年,大寧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28元,比2006年增長56.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68元,比2006年增長18.5%。新建廉租房60套3000平方米,完成殘疾人危房改造160户。兑現糧食綜合直補、退耕還林、農機具及家電下鄉補貼資金7538萬元。城鄉低保對象和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實現了應保盡保。啓動了失業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險工作,新增城鎮就業2300人,培訓農村勞動力1.3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000人。
2020年末,大寧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0211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32061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722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52405人,參加失業保險3651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37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882人。全年大寧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52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522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55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2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 [47] 

大寧縣歷史文化

大寧縣地名由來

因古時屬河東道隰州大寧郡而得名。 [10] 

大寧縣文物古蹟

  • 綜述
大寧縣境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0處。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個。 [10]  [21] 
  •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芝麻灘遺址 芝麻灘遺址
大寧縣境內有芝麻灘舊石器遺址、翠微山新石器遺址兩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 
芝麻灘遺址,位於大寧縣徐家垛鄉李家垛村季大坡村西南1公里。文化層面積約1500平方米,距地表深度0.3~10米,位於昕水河二級階地的底部,地層剖面自上而下為:(1)三疊系砂岩基座,(2)礫石層,(3)砂層夾小礫石。該遺址暴露的主要遺物,以粗壯石器和細小石器為代表,前者採自礫石層,後者採自階地頂面。共採集標本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斫器等47件。根據採集標本,可確定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 [20] 
翠微山遺址 翠微山遺址
翠微山遺址,位於大寧縣城關鎮翠微山(俗稱南山)山顛。遺址範圍1平方公里,文化層距地表約4米,厚度2米,暴露遺蹟主要是灰坑,黃土斷層。暴露主要遺物有繩紋灰陶,泥質紅陶、夾砂陶片。採集標本有彩陶缽、尖底瓶口、底、陶環、泥質繩紋灰陶、泥質紅陶、磨光黑陶片。時代應為仰韶文化晚期與龍山文化初期。 [21]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黃河仙子祠位於徐家垛鄉馬頭關半山的黃砂石崖上,東臨羣山,西毗黃河和黃河大橋。 [10]  [24] 
祠內有黃河仙子及其侄女的塑像,並有元碑一通。該碑文顯示,曹仙媪祠始建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高唐使者郝季隆撰寫碑文立於祠內。另一碑顯示,清咸豐四年(1854年)重修。 [32]  [40]  解放後被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8月27日開始修復黃河仙子祠,同年11月18日主體竣工。 [10] 
祠外有清時建造的插廊,周側為懸崖峭壁。上方山頂有一巨石,人稱之為飛來石或望鄉石。 [32]   
黃河仙子祠
  •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寧縣境內有9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西村遺址、下樂棠遺址、索提遺址等30處古遺址,李家垛水晶宮、花崖村老爺廟、北桑峨白龍寺等26處古建築,古鎮村重修后土聖母碑記、龍窩摩崖題刻、柏坡底村摩崖石刻等8處石窟寺及石刻,北桑峨供銷社、上村關帝廟、支家塬碉堡等18處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小賀家山墓葬、三多墓葬、柏坡底墓地等8處古墓葬。 [18] 
  • 國家級文物
元白釉水波紋斂口小圓足瓷碗為國家一級文物 [19] 

大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 綜述
大寧縣有黃河仙子的傳説、吉亭雲車、李自成的故事、大寧黃煎、油糕、撓閣舞、二鬼摔跤、土炮炮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29]  [44] 
  • 黃河仙子傳説
《黃河仙子傳説》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黃河仙子的傳説起源較早,主要流傳於陝西省的延長縣、宜川縣,山西省的大寧縣、永和縣等地。 [35] 
相傳,黃河仙子(當地人尊稱曹娘娘)是玉皇大帝的女兒,曾兩次下凡拯救人間苦難。第一次下凡,她幫助遠古人類解除大自然的種種困擾和侵害,促進人類的繁衍和發展。二次下凡,她投生在陝西省延長縣曹家莊一個貧苦的鐵匠家庭,取名還香。為追求真摯的愛情,她抵抗封建婚姻禮數,出家東逃,藉助法力渡過黃河,在馬頭關的峭壁石龕中坐化。黃河兩岸民眾用膠泥裹了她的真身,併為其修廟,尊為黃河仙子。 [35] 
黃河仙子的故事相關有傳説造人的芝麻灘,和坐落在馬頭關黃河岸邊的石崖上的娘娘祠,也就是黃河仙子祠。 [25]  [33] 
  • 吉亭雲車
吉亭雲車
吉亭雲車(2張)
大寧縣昕水鎮吉亭村的《吉亭雲車》列入臨汾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吉亭雲車在清末民國初期就已十分盛行。表演時間為每年正月初五至十五,人物扮相共三種:媒婆、姑娘和推小車的小丑(亦稱淘氣),表演時姑娘坐在雲車裏,媒婆在前面拉車,小丑在後面推車;從人物表演的性格來看分為:媒婆的“刁”、小丑的“淘”和姑娘的“穩”;小丑表演風趣逗人,步法多變,有“十字步”圓場步”前後搖步”左右擺步”等。表演的伴奏音樂是打擊樂,樂曲分“起點”行路點”和“落點”三部分。 [27] 
  • 李自成的故事
大寧縣道教村的《李自成的故事》列入臨汾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李自成少年在大寧逃難,道教村房啓星見他年幼可憐,便留他住下,為有一口飯吃,李自成給村裏一家財主砍柴、放羊,挨打受氣,遭遇欺凌。後來,財主將他打發到西南堡村的山裏給寨主放牛。有一年冬天,大雪封山,他連續3天斷頓,飢不可耐,迫不得已將牛羣中一頭小病牛殺死燒吃,保住性命。寨主得知後,將他捆綁吊在該村一棵槐樹上拷打,被房啓星連夜搭救後,將其收養,並教他寫字讀書。後來李自成告別房啓星,離開道教村,回到米脂縣。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從西安發兵,一路向北京進發,在大寧縣馬鬥關東渡黃河,第二次途經道教村,同當時已為生員的房啓星相逢,李自成留贈房啓星五格鍋一口,象牙梳子一把。 [31] 
  • 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是曲峨鎮道教村先民創制的民間文藝節目,可以單人表演也可以多單元表演,每個單元的一人,給人以假象為二鬼摔跤,曾經多次失傳,建國後,經過幾代人的挖掘、整理,重新活躍在大寧羣眾文化舞台。 [44] 

大寧縣風俗民情

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二,在黃河岸畔大寧縣馬頭關舉行“黃河仙子”廟會。在馬頭關廟會現場,來自山西、陝西兩省的羣眾在仙子祠前燒香、祈福,逛集市、品美食、聽大戲。 [33] 
“黃河仙子”廟會

大寧縣紅色歷史

20世紀初期,中國工農紅軍東征回師陝北,在太德鄉堡村崾村昕水鎮下合格村、中垛村曲峨鎮西南堡村、張家垣村打響三次戰役。 [19]  八路軍115師曾在大寧與日寇血戰。 [43] 

大寧縣風景名勝

大寧縣綜述

大寧縣有二郎山、馬頭關黃河仙子祠、笊籬寨、太古村、樓底村等黃河文旅資源。 [28] 

大寧縣二郎山

二郎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 [28]  位於縣城南30千米處,屬曲峨鎮,山脈橫跨曲峨鎮、三多鄉、太古鄉三個鄉鎮。屬呂梁山南麓,餘脈直抵黃河岸邊。山坡上的層層梯田線條流暢,羣山與吉縣人祖山呼應。山間怪石嶙峋,有原始森林,有恐龍蛋化石,有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原麝、黑鸛等30種珍稀動物。 [22-23]  到了秋季,滿山的紅葉綿延百里。 [34] 
聳立在二郎山之巔的“捎石”極具特色,從一面看似驅除鬼邪的鐘馗,從另一面看又像少女。 [22-23] 
二郎山裏有周朝的古廟遺址、明朝的羅漢洞、二郎廟等人文景觀。 [40] 
為融入康養文化,確定了二郎山康養旅遊項目,編制了二郎山康養旅遊項目規劃,總投資約1.8億元。 [28] 
二郎山

大寧縣笊籬寨

笊籬寨位於縣城西30千米處的李家垛、姚家灘和大坡三村之間,因形狀酷似笊籬,故名“笊籬寨”。 [36] 
笊籬寨始建於明末,矗立於三面環水,一面靠山的一條石樑上,東西長349米,東端寬僅10米,西端寬300米,海拔約1000米,地勢險峻,南北、西三面懸崖峭壁,東面高出寨。寨中連建5院,共有石窯61孔,房3間,有石磨和水井各一。 [10] 
為融合堡寨文化,笊籬寨進行保護性開發,提取懸崖孤寨的完整生活小城元素,打造一處度假體驗小島。 [28] 
笊籬寨

大寧縣馬頭關

黃河大橋 黃河大橋
馬頭關,又名馬鬥關,得名與春秋時大寧曾為屈產之地,盛產良馬有關。 [40]  明洪武初設為官渡。舊有巡司。 [25]  2007年,馬頭關上修起了一座橫跨東西、長801米的黃河大橋,連通晉陝兩地。 [40] 
馬頭關位於大寧縣城西30公里處,東臨羣山,西毗黃河,是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要衝。關上有古建築多處,其中以曹仙媪祠和花娘娘廟、北廟最為有名。花娘娘廟和北廟體現了黃河岸邊山區築廟的風格,以石窯和無樑殿為主,山門、戲台、正殿、配殿一應俱全。馬頭關還有仙來石、望鄉亭,朝天洞、懸膽、清心泉等景點。 [25] 

大寧縣太古村

太古村擁有全之剛宅院、王氏古宅、賈盛時宅院等建築資源,保存完整,佈局考究,有上百年曆史。通過融合村落文化,打造古村落旅遊景區,同時也是村落文化、古建築、民俗學的研學基地。 [28] 
太古村
此外,大寧縣境內還有劉家莊村、道教村、樓底村省級3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等鄉村旅遊景區。 [28]  其中,劉家莊村有1500多年的連理古楸樹; [28]  道教村設有“道教村革命傳統教育展覽室”; [19]  樓底村鄉設有土動物樂園。 [37] 

大寧縣地方特產

大寧縣綜述

大寧縣境內地方特產有大寧西瓜、大寧紅皮小米、逍世炮炮等。 [10]  [38]  其中,大寧西瓜和大寧紅皮小米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38] 

大寧縣大寧西瓜

大寧西瓜
大寧西瓜(3張)
大寧縣土壤肥沃,日照數平均為2466.7小時,晝夜温差大,適合西瓜種植。而昕水河又為西瓜種植提供了充足的山泉水。 [34]  大寧縣獨特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形成了大寧西瓜個大、皮薄、瓤沙、味甜、籽少、瓜瓤鬆脆適口、汁多色鮮、含纖維少、含糖度高的獨特品質。 [10] 
2010年,大寧西瓜獲“2010年山西特色農產品北京展銷周”暢銷產品獎。 [34] 
2011年,大寧縣提出了“西瓜創品牌”的特色產業發展戰略。新綠洲農產品合作社申請國家工商總局批准農產品註冊商標—“小金殿”品牌,開啓了大寧西瓜的品牌經營。 [34] 

大寧縣大寧紅皮小米

大寧紅皮小米 大寧紅皮小米
大寧縣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得此區域所產穀子,具有生產週期長,利於幹物質積累的特點,形成了紅皮小米色澤嫩黃、漿大醇香、入口柔潤的獨特品質。 [38] 

大寧縣黃煎油糕

黃煎油糕
黃煎油糕(3張)
大寧黃煎、油糕2012年被列為市級非遺保護項目,黃煎、油糕是大寧縣沿黃河一帶盛行的民間傳統美食,大寧縣徐家垛鄉嶺上村(轄南山、圪垛村、下彎、馬頭關、後坡五個自然村)是黃煎、油糕的發祥地。 [44] 

大寧縣著名人物

大寧縣轄區內的著名人物有賀志華範銘許科堂、郭維民、白波等。 [10]  此外,還有革命先烈高文玉、房鳳山,“最美醫生”賀星龍 [19] 
“最美醫生”賀星龍
2000年春天,賀星龍回到樂堂村,在家裏的窯洞裏開了間小診所。他以摩托車為交通工具,服務28個自然村的4600多名鄉親。 [19] 
2020年,由國務院扶貧辦、農業農村工作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同推出的扶貧題材重點電視劇《脱貧先鋒》之《摩托村醫》在大寧縣開機拍攝,該劇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出品。《脱貧先鋒》之《摩托村醫》的原型人物是全國最美醫生、黨的十九大代表、大寧縣徐家垛鄉樂堂村鄉村醫生賀星龍。該劇講述了80後鄉村醫生賀星龍20年如一日,紮根貧困山村,一個藥箱、一輛摩托車,24小時隨叫隨到,守護着鄉親們健康的故事。 [30] 

大寧縣榮譽稱號

2015年10月,大寧縣被國家質檢總局正式確定為國家級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範區。 [26] 
2018年,大寧縣開展“中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試點工作。 [11] 
2018年,大寧縣順利通過全國健康促進示範縣驗收。 [12] 
2018年,大寧縣獲批國家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 [13] 
2018年,大寧縣被列入第三批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項目。 [14] 
2018年,大寧縣入選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15] 
2020年1月9日,大寧縣被命名授牌“第二批山西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 [16] 
2020年6月30日,大寧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