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

(200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是200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友福。
中文名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
作    者
杜友福
出版時間
2006年8月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ISBN
7030178548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操作系統基礎、辦公自動化基礎、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基礎、軟件開發與信息處理技術及信息系統安全與職業道德等。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圖書目錄

第一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的發展與分類
1.1.1 計算機的發展簡史
1.1.2 計算機的發展趨勢與未來
1.1.3 計算機的分類
1.2 計算機的特點與應用
1.2.1 計算機的特點
1.2.2 計算機的應用
1.3 計算機中信息的表示方法
1.3.1 常用的數制及相互轉換
1.3.2 計算機中數的表示方法
1.3.3 常用的信息編碼
習題一
第二章 計算機系統基本知識
2.1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2.1.1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2.1.2 硬件系統的基本組成
2.1.3 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2.1.4 計算機軟件系統
2.2 微型計算機系統
2.2.1 微型計算機的主要硬件資源
2.2.2 微機常用的輸入輸出設備
2.2.3 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習題二
第三章 操作系統基礎
3.1 操作系統概述
3.1.1 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與分類
3.1.2 MS-DOS操作系統簡介
3.1.3 Windows操作系統簡介
3.1.4 Unix操作系統簡介
3.1.5 Linux操作系統簡介
3.2 Windows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
3.2.1 Windows 2000的啓動和退出
3.2.2 文件、文件名與文件類型
3.2.3 文件夾(目錄)、路徑和文件的樹型存儲結構
3.3 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
3.3.1 Windows 2000的操作方式
3.3.2 Windows 2000的桌面及基本組成元素
3.3.3 Windows 2000中文版的窗口和對話框
3.3.4 應用程序的啓動和退出
3.4 Windows 2000資源管理器
3.4.1 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操作
3.4.2 剪貼操作
3.4.3 刪除與“回收站”
3.4.4 文件與文件夾的屬性操作
3.4.5 磁盤操作
3.5 Windows 2000控制面板
3.5.1 顯示器
3.5.2 日期/時間
3.5.3 鍵盤和鼠標
3.5.4 打印機
3.5.5 安裝與刪除硬件
3.5.6 安裝和刪除應用程序
3.6 Windows 2000的中文輸入
3.6.1 Windows 2000中文輸入法的安裝、刪除和選用
3.6.2 微軟拼音輸入法簡介
3.6.3 智能ABC輸入法簡介
3.6.4 五筆字型輸入法簡介
3.7 Windows 2000常用附件程序的使用
3.7.1 記事本
3.7.2 畫圖
3.7.3 計算器
3.7.4 Windows 2000中的多媒體工具
3.7.5 磁盤清理
3.8 Windows 2000與MS-DOS
3.8.1 執行MS-DOS應用程序
3.8.2 常用MS-DOS命令介紹
3.9 Windows XP新功能簡介
習題三
第四章 辦公自動化基礎
4.1 辦公自動化概述
4.1.1 辦公自動化的主要內容
4.1.2 辦公自動化軟件Office
4.2 文字處理基礎
4.2.1 文字處理概述
4.2.2 文檔管理
4.2.3 文檔編輯
4.2.4 文檔排版
4.2.5 表格製作
4.2.6 圖文混排
4.2.7 文檔輸出與郵件合併
4.3 電子表格處理基礎
4.3.1 電子表格概述
4.3.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4.3.3 數據的管理和分析
4.3.4 圖表製作
4.4 演示文稿製作基礎
4.4.1 建立和編輯演示文稿
4.4.2 美化演示文稿
4.4.3 放映和打印演示文稿
習題四
第五章 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基礎
5.1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5.1.1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和發展
5.1.2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和分類
5.1.3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和拓撲結構
5.1.4 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與網絡協議
5.1.5 網絡的傳輸介質
5.1.6 網絡互連設備
5.1.7 廣域網的連接技術
5.2 國際互聯網Internet
5.2.1 Internet的起源與現狀
5.2.2 Internet的工作原理
5.2.3 Internet提供的服務
5.2.4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5.2.5 WWW瀏覽器
5.2.6 防火牆與代理服務器技術
5.2.7 Internet的未來展望
習題五
第六章 軟件開發與信息處理技術
6.1 數據庫設計基礎
6.1.1 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概念
6.1.2 數據模型
6.1.3 E-R方法
6.1.4 關係運算
6.1.5 數據庫設計與管理
6.2 數據結構與算法
6.2.1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6.2.2 算法
6.2.3 線性表
6.2.4 棧
6.2.5 隊列
6.2.6 樹與二叉樹
6.2.7 查找技術
6.2.8 排序技術
6.3 程序設計基礎
6.3.1 程序和程序設計的概念
6.3.2 程序設計語言和語言處理程序
6.3.3 程序設計方法和風格
6.3.4 結構化程序設計
6.3.5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6.4 多媒體技術基礎
6.4.1 多媒體概述
6.4.2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6.4.3 多媒體計算機的技術要求
6.4.4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及應用領域
6.4.5 Windows 2000中的多媒體工具及多媒體屬性設置
習題六
第七章 信息系統安全與職業道德
7.1 信息安全概述
7.1.1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7.1.2 信息安全面臨的威脅
7.1.3 信息系統的安全對策
7.2 惡意代碼與計算機病毒及防治
7.2.1 惡意代碼
7.2.2 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7.2.3 計算機病毒的結構與分類
7.2.4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7.3 網絡黑客及防範
7.3.1 網絡黑客
7.3.2 網絡黑客的攻擊方式
7.3.3 防治黑客攻擊的策略
7.4 數據加密與數字簽名
7.4.1 數據加密技術
7.4.2 數字簽名
7.4.3 數字證書
7.5 防火牆技術
7.5.1 防火牆概述
7.5.2 防火牆的功能
7.5.3 防火牆的主要類型
7.5.4 防火牆的侷限性
7.5.5 防火牆的發展趨勢
7.6 職業道德及相關法規
7.6.1 網絡道德建設
7.6.2 網絡用户行為規範
7.6.3 軟件工程師道德規範
7.6.4 相關法律法規和軟件知識產權
習題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