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學生藝術中心

鎖定
大學生藝術中心位於綠島中軸線北端,南臨音樂學院教學樓、美術學院教學樓,與綠島南端在建圖書館遙相呼應。主要功能為學生服務與辦公及為學生提供公共集會表演、學術報告。本建築為多層綜合樓建築,總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藝術中心建築面積為16000平方米,局部四層,內設演出大廳。舞台800平方米,觀眾席兩層,共有1000平方米,可供約1600名觀眾同時觀賞節目。
中文名
大學生
外文名
universitystudent
藝術中心
獨具匠心的設計
奶油色為主的色調使得藝術中心之略顯深沉,深藍色的玻璃使之增添了一番大學時代應有的活力。還有從外面表現出的羅馬鬥獸場層層遞進的階梯形狀,獨具匠心的設計,似乎讓同學們可以在上面登高望遠;高低不等的它和在一層突出的側間……複雜的結構讓人從外面看它幾乎無法把握全貌。
整個建築形象如同一件張開的小衣裳,“軀幹”和“兩隻胳膊”——“軀幹”是演出廳和看台,“兩隻胳膊”為辦公區部分,區域內也部分是對陳分佈。
該工程由濟南同園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山東天齊置業集團施工。張科長還詳細介紹了有關藝術中心的詳細數據,內部設備先進,並且藝術中心正門還和大學生藝術廣場相對,學術性的的報告會再也不用擠在只有幾百個座位的三號報告廳了。同學們觀賞節目也因此多了一道精品風景線,屆時可讓同學們欣賞到現代科技和藝術的魅力。
學生工作處、校團委、大學生事務中心中的勤工助學中心、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校學生會、社團聯合會和“青春在線”網站等部門入住這個“新家”。四個樓層分佈有序:一層除了演出舞台和觀眾席外,還有舞廳、茶室、自行車庫等;二層有團委辦公室、網站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勤工助學中心等;三層分佈着校學生會、社團聯合會、心理健康中心等部;四層主要是一些為保證工作正常運作的監控設備等。
遠處看我們的藝術中心,還像是一雙張開手的雙臂,等待着被同學們擁抱的模樣,與新開放不久的逸夫圖書館遙相呼應,形成一個漂亮的橢圓。在建築圖紙上,記者還發現幾塊藍色水池狀的小板塊,原來是規劃建設的水池。據張科長解釋,記者瞭解到從藝術中心大門處將會有兩條環形的水流流出,流至圖書館前的水池,正好將藝術中心和圖書館間的橢圓勾勒的更加清晰,一改平時我們常見的校園死水,而形成流動的活水系統。活水環繞其中,校園的角落也會充滿了異樣的活力。張科長還補充道,室內室外環境要同時進行,共同建設,共同發展。
【注】校園綠島區內的:①景觀大道②景觀大道南端湖面③景觀大道南端拱橋④環綠島小溪,也都是同學們所喜歡駐足欣賞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