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學生心理修養

鎖定
《大學生心理修養》是2009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雪蓮
書    名
大學生心理修養
作    者
趙雪蓮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6月1日
定    價
34 元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308068376

大學生心理修養內容簡介

大學生心理素質修養是國內很多高校的一門必修課程。面對日趨複雜的社會環境和國際形勢,大學生心理問日益受到重視,大學生心理素質修養正是為此而開設,以提高我國大學生的心裏素質修養。 [1]  自1987年2月浙江大學首先開設了大學生心理衞生課以來,國內很多高校也先後開設了大學生心理衞生課,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浙江大學曾對四個教學班累計691人的教學干預效果進行無記名調查,結果顯示96%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對自己“幫助很大”、“有幫助”,心理健康平均水平由干預前的“一般”提高到“良好”。
近年來,隨着國家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高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比例越來越大,但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列入必修課的不多,多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尤其是高職院校。由於社會對心理健康的偏見和學生對心理健康的不瞭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對選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較大壓力。2008年9月,在我們對浙江省高校開展的一次調查中顯示,關於課程名稱,教師中選“心理修養”的佔44.44%、選“心理健康”的佔33.33%、選“心理保健”和“無所謂”的分別佔11.11%;而學生中希望用“心理修養”的佔54.78%、用“心理健康”的佔11.30%、用“心理保健”的佔7.83%,其餘的選“其他”或“無所謂”。他們認為“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課程名稱給人的感覺是“自己心理有病才會選這門課,心裏總是怪怪的”,“心理修養”這一名稱則“體現心理素養或素質,起碼沒有把我們當病人,容易接受”,“心理素質是綜合素質的一部分,提高心理修養,即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等。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塑造良好的健康個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和諧,再進而構建和諧社會。浙江大學馬建青教授曾在20世紀80年代末指出心理衞生有三級功能:初級功能——防治心理疾病;二級功能——實現心理調節:三級功能——促進心理發展。“心理修養”真正體現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發展的理念,真正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和着眼點,也能讓學生放下心理包袱,從容學習。

大學生心理修養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適應與發展
第一節 適應與發展
第二節 大學生適應和發展的任務和要求
第三節 大學生適應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第三章 生涯規劃
第一節 生涯規劃的意義
第二節 生涯規劃的幾種主要理論
第三節 大學生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大學生生涯規劃的基本內容
第四章 認識自己
第一節 自我意識
第二節 人格概述
第三節 大學生的人格
第五章 做學習的主人
第一節 學習心理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學習心理
第六章 情緒管理
第一節 情緒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的情緒
第三節 大學生的情緒管理
第七章 大學生人際交往
第一節 人際交往概述
第二節 人際交往的相關理論
第三節 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和技巧
第八章 戀愛與性心理
第一節 認識愛情
第二節 大學生的愛情
第三節 大學生性心理修養
第九章 挫折、壓力與危機
第一節 認識挫折與壓力
第二節 挫折應對
第三節 心理危機干預
第十章 敬畏生命積極發展
第一節 尊重生命
第二節 積極心理培養
主要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