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學問

(明代王守仁以問答形式闡釋《大學》思想的著作)

鎖定
明代王守仁以問答形式闡釋《大學》思想的著作。此書在王氏著作中佔有重要地位,是“王門教典”。王守仁對於初進門的學生就用這篇文字加以啓發,讓他們能夠藉助經典開悟王學的初級道理。守仁非常謹慎,雖然思想早已成熟,但是一直不肯輕易成文發表,直到嘉靖六年(1527)他起徵思田的前夕,才正式口授,由弟子錢德洪記錄成文。後來鄒守益編輯《大學古本》,將《大學問》附在其後。嘉靖四十五年,錢德洪又把它編在《陽明文錄續編》之首,正式刊行。隆慶二年(1568),謝廷傑編《王文成公全書》,將該文收在第二十六卷。 [1] 
書    名
大學問
作    者
王守仁
創作年代
明代
主要內容
《大學問》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解釋《大學》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他認為人人都具有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仁心,這便是人的明德,人心本體。人之明德往往被私慾所蔽而變為闇昧不明,人要想成為“大人”,就要明其明德。親民是明德的實際表現,是用來明明德的,要親民即要把一體之仁心與父子君臣人民萬物結合在一起,對這些對象施仁。至善是明明德和親民的最高原則,它也就是人心中的明德或良知,明明德和親民都要止至善,即恰好做到至善。明明德不知止至善,騖其私心於過高,便走向虛罔空寂,這是佛老的偏頗;明明德不知止至善,溺其私心於卑瑣,便走向功利之途,這是五霸的偏頗。
第二部分解釋定、靜、安、慮、得等幾個概念,主要闡述至善在吾心而不在外物,求之吾心就足夠,求之外物就是支離決裂等觀點。
第三部分解釋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等功夫的次第關係,闡述這樣幾個觀點:①性無不善,心之本體本無不正,意念發動之後才有不正;②致知不是擴充知識,而是致吾心中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③物即是事,意所在事就是物,格即是正,正其不正以歸於正,因此格物不是即物而窮理,而是為善去惡。該文反覆強調,功夫條理似乎有先後次序,但是實際上沒有先後可分。
守仁在《大學問》中概述了自己的重要理論,如一體之仁、致良知、格物等,有助於把握他理論的全貌。文章寫得平易切實,為學者指示了下學之功,而上達之機則留給人們去自悟。記錄者錢德洪認為《大學問》正是醫治狂禪傾向的良藥。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7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