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妃

鎖定
清朝關外稱帝時,君主之正室稱大妃。從努爾哈赤開始,正室福晉稱呼為大妃。但是這種制度延續的時間並不是很長。皇太極登基後,稱帝,仿照明朝後宮制度,建立了一套後宮制度。規定正室大福晉或是大妃為皇后,居清寧宮。
中文名
大妃
意    思
君主之正室
居    住
清寧宮
出現時間
清朝

大妃來源

大妃 大妃
清太祖努爾哈赤(1559.2.21-1626.9.30),清太祖,清朝的奠基者,喜讀《三國演義》,並將其列入軍隊必讀書。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在東北亞地區確立地位。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對明屢戰屢勝,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並遷都瀋陽。1626年對明兵敗寧遠城之役;同年四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徵蒙古喀爾喀;七月中旬,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不久去世,葬於瀋陽福陵

大妃大妃列表

大妃清太祖元妃

佟佳·哈哈納扎青(?-?),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一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極稱帝后為抬高生母地位,並未追尊嫡母皇后封號,史稱清太祖元妃

大妃清太祖繼妃

富察·袞代(?~1620年),女真族,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二任大妃,後世稱太祖繼妃。富察·袞代於1585年嫁與清太祖努爾哈赤為繼福晉,後生下兩子一女。

大妃孝慈高皇后

葉赫那拉·孟古哲哲(1575年—1603年10月31日),女真葉赫部首領楊吉砮之女。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三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極生母,清代第一位皇后(追尊),第一位葉赫那拉氏出身的皇后。

大妃孝烈武皇后

烏拉那拉·阿巴亥(1590年—1626年)烏拉部貝勒滿泰的女兒,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極繼母。1601年,嫁給努爾哈赤,為側福晉孝慈高皇后去世後被立為大福晉,獨佔眾福晉之首,時年14歲,她為努爾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第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第十五子豫親王多鐸。天命五年,被庶妃德因澤揭發其與大貝勒代善有染而遭到努爾哈赤休棄,一年後又被重新立為大福晉,後金天命十一年不知何故被逼殉葬,享年37歲,與清太祖合葬於福陵,後被追諡為孝烈武皇后,全諡為:“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聖武皇后”,但後被順治帝罷諡,出廟。

大妃國外

大妃在朝鮮也有出現。大妃在朝鮮的稱呼制度是和中國有一定的區別的。
朝鮮王朝在獨立之前,朝鮮王室典章把君主的法定母親(正室嫡母,不一定是自己的親生母親)稱為王大妃,君主的法定祖母(正室祖母)稱為大王大妃,若是宮中有三代以上前任王妃共存時,在公開場合;
  • ▪前任國王王妃稱大妃(대비)
  • ▪前前任國王王妃稱王大妃(왕대비)
  • ▪前前前任國王王妃稱大王大妃(대왕대비)
現任國王的正室被稱為王妃前任國王的正室被稱為王大妃前前任國王的正室被稱為大王大妃但這種三代以上的前任王妃同存的情況極少,只在朝鮮成宗、朝鮮哲宗和朝鮮高宗時出現過,而在非公開場合,為了將數代王妃進行區分,而稱呼「某大妃」(某為該前代王妃的孃家姓氏)。
朝鮮的王室在尊封王大妃大王大妃時,並非和中國一般,以皇帝和她們之間的血緣及輩分關係進行尊封。而若是庶出的王子繼承王位時,其生母的位階並無變化,而不是像中國一樣尊其為聖母皇太后。
在兄弟之間平輩之間繼承王位,繼任國王之嫂嫂也會被尊為王大妃(在中國只能由繼任皇帝上徽號給嫂嫂,稱某某皇后,如明朝天啓皇帝駕崩後,其遺孀皇后張嫣,就被繼任的崇禎皇帝尊懿安皇后。清朝同治帝駕崩後,其遺孀皇后阿魯特氏,就被繼任的光緒帝尊為嘉順皇后),若是叔伯侄間繼承王位,則叔伯母也能被尊為王大妃,甚至是由王世孫而非王世子繼位時,前任國王之王妃,也就是繼位之王世孫的祖母,也是被尊為王大妃而不是大王大妃。換言之是以國王的任數為基準,只要新任國王一繼位,前任國王的王妃,不論是否為繼任國王的生母或嫡母,都一定會被尊為王大妃。《明熹宗實錄》卷三十三:“登州巡撫袁可立上言:‘李琿襲爵外藩已十五年,於茲矣倧即系親派,則該國之臣也。君臣既有定分,冠履豈容倒置。即琿果不道,亦宜聽大妃具奏,待中國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