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塘河

(海南島南渡江支流)

鎖定
大塘河,海南島獨流入瓊州海峽河流南渡江的支流。
中文名
大塘河
別    名
海南島南渡江支流

大塘河幹流概況

大塘河干流概況 大塘河干流概況
大塘河,上游臨高縣境內,稱東江河,又名好林河、美山河,系南渡江支流大塘河上游河段,全長40公里,流域面積494.2平方公里,河道坡降為0.00183。上游有波浪河,另一條支流叫泡溪,分別發源於澄邁縣的望牛崗和臨高與澄邁交界的龍門村附近。流經本縣的和舍、東江、龍波地區,然後進入澄邁縣境內,在大塘市附近注入南渡江。它是沿第三沉積軟的岩層發育而成的後成河。本河在更新世時向北流入馬嫋灣,後因多文嶺火山爆發隆起成山,才改道南流入南渡江。 [2] 
大塘河 系南渡江支流。發源於儋州市和澄邁縣交界的大王嶺,流經臨高縣,從官田流入澄邁縣,到金江鎮大塘村匯入南渡江。集雨面積601平方公里,河流長56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0183米,縣內流程長14.2公里,流域集雨面積278平方公里。 [1] 

大塘河水文特徵

大塘河流域,地處低緯度,在北迴歸線以南。陽光充足,季風明顯,温度高且多雨,但雨量分配不均。熱帶季風區中,為多雨地區之一。1912—1960年間,年平均降雨量為1738.5毫米。最多年降雨量為2159毫米,出現於1960年。最少年降雨量為855.2毫米,出現於1959年。1962—1985年,年平均降雨量為1417.8毫米。年最大降雨量為2274.2毫米,出現在1967年;年最小降雨量為996.3毫米,出現在1977年。
各月降雨量分配不均勻,有明顯的乾濕季節。11月至翌年4月,降雨量少,佔年總降雨量的13%。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份,佔年總降雨量的85%;特別是7月至9月,各月降雨都超過200毫米以上。1967年9月,降雨量為724.1毫米。 [2] 

大塘河主要支流

上游有波浪河,另一條支流叫泡溪,分別發源於澄邁縣的望牛崗和臨高與澄邁交界的龍門村附近。在東河鄉合入大塘河上游好林河。 [2] 
下嶺河 系大塘河支流。發源於中興鎮福來西北側,流經敦風、福安、大雲、下嶺等地匯入大塘河,流域面積43平方公里,流程長17公里。河牀平均比降0.00182米。 [1] 

大塘河治理開發

民國時期,南渡江沿岸的村民在江的兩岸和二級支流大塘河畔,架設溪車50餘座,用腳踩引水灌田。 [4] 
1954年冬,在好林溪建一座東江水壩。1954年冬,縣委發動3000餘名民工,投資17.38萬元,在多文區東江鄉好林溪上游,建成海南區第一座水壩——東江水壩。完成土方4.5萬立方米,石方0.37萬立方米,砭方30立方米,引水流量0.3立方米/秒,灌溉面積3000畝。 [3] 
1954年,在多文區東江鄉興建了1宗中型引水工程,渠道長12.94公里,引水流量0.5立方米/秒,灌溉面積0.5萬畝。 [3] 
大塘河引水工程 位於山口鄉美肥村,興建於1958年,當年完工,引水流量為1立方米/秒,最高水位40米,壩長91米,底寬9米,高3.9米,主渠長18公里。國家投資47.71萬元,完成土方14萬方,石方0.76萬方,設計灌溉面積1萬畝,有效灌溉面積9870畝。 [4] 
東江水庫,位於臨高縣東江鄉,興建於1955.1—1955年底,集雨面積12.86 平方公里,最大庫容169.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07.0萬立方米,壩高8.40米,為小型水庫。 [3] 
促進水庫 , 位於山口鄉福安村南,集雨面積19.11平方公里。興建於1970年1月,完工於1973年。總庫容1380萬立方米,正常庫容855萬立方米,壩長453米,寬4米,高24.5米,主渠長10.6公里。國家投資51.57萬元,完成土石方22.56萬方。由於大壩土質疏鬆,滲漏嚴重,1985年庫容水被漏涸,1993年國家投資90多萬元,對大壩進行防滲配套,恢復灌溉,受益面積1.65萬畝。 [4] 

大塘河河湖長

2023年公佈的省級河湖長為:肖鶯子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