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埔新市鎮

鎖定
大埔新市鎮是中國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位於新界大埔。二次大戰以後,大埔的人口不斷增加,1971年大埔的人口已增至六萬七千多人。1979年1月,港府宣佈將大埔發展為新市鎮。大埔新市鎮由原來的大埔舊墟和太和市,以及主要由填海而成的新區(今日汀角路以南及以東的一大遍土地,包括大元邨、大埔中心、大埔廣場、廣福邨、富善邨、大埔工業園)組成。林村河由西向東穿過新市鎮的地理中心。興建在林村河上的主要橋樑有寶鄉橋,廣福橋,太和橋,錦和橋與錦石橋。
中文名
大埔新市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香港
人口數量
1971年六萬七千多人

大埔新市鎮歷史沿革

有史記載,1672年建立大埔舊墟,1892年增闢新墟太和市,以至1970年代發展為大埔新市鎮。
大埔一地,原屬瀕海的荒僻地帶,最初見於史書記載,是在西元918年時,由南漢政府置為“媚川都”,撥劃軍籍三千人隸屬此都,督令他們入海採珠作為國家財富。據説當時的大埔海(即今日的吐露港),水深土沃,盛產蚌珠,被稱為“媚珠池”。
九廣鐵路於1906年動工興建,於1910年完成,設立大埔墟火車站使大埔墟成為新界主要的貿易中心。運頭角里現存的建築物於1907年興建,是當時管理整個新界的理民府的辦事處。
大埔到六十年代才展開大型的擴展活動,按前工務局轄下的城市設計處擬備的圖則,在大埔墟與前理民府之間闢拓土地,這個新發展區稱為大埔中心區。
1972年10月當時的總督會同行政局通過了一項大型房屋計劃,以期在1980年代中期可為180萬人提供足夠居所。在這項房屋計劃下,超過一半的房屋會在沙田、荃灣和屯門新市鎮興建,而計劃於大埔興建的公共房屋,預計只會容納約33,000人。
1974年當局決定在大埔興建全港第一個工業邨。大埔工業邨的填海工程於1976年展開,同時展開大埔第一個公共屋邨,即汀角路旁的大元邨的填海工程。1977年在魚角興建一個大型臨時房屋區,以收容受發展大埔區的清拆行動影響而須遷置的居民。鄰近元洲仔的元洲仔寮屋區居民是首批入住這個臨時房屋區的居民。
由於公共房屋政策作出重大修訂,大埔發展區的目標人口總數為22萬。1979年1月大埔的地位獲提升為新市鎮。1980年12月12日大埔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LTP/47於憲報公佈。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三百多公頃的土地已經由填海闢拓而成。這些土地會用作發展一個基本上自給自足的社區,具備完善的工商業和社區設施,為約30萬人服務。

大埔新市鎮規劃概念

當局在發展佔地共2,480公頃的大埔新市鎮時,主要目標是在提供社區服務、康樂設施和教育設施方面,達到均衡發展。至於餘下的鄉郊地區,主要目標是保持自然及鄉村環境的寧靜氣氛,並保育重要的自然風景區。

大埔新市鎮人口房屋

新市鎮在全面發展後,新市鎮的私人永久性房屋、公營租住房屋、資助出售房屋與其他房屋(包括私人臨時房屋及非住宅用房屋)的整體房屋組合比率,將為 35:28:35:2。除卻鄉郊地區人口約48,500人,大埔區在全面發展後,人口將約為305,900人。

大埔新市鎮社區設施

社區設施是根據《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的規定進行規劃,以便為新市鎮的居民提供服務。羅列於下:
那打素醫院和大埔醫院共有病牀1,662張。除了兩間現有的診療所外,當局已於大埔第6區預留土地,興建第三間診療所。
第33區佔地約16公頃的大埔海濱公園。
第32區的香港教育學院校園及其為位於第39區的體育中心。
蝴蝶谷主要配水庫及大埔至蝴蝶谷輸水導管的建築工程。
第1區的大埔綜合大樓。

大埔新市鎮交通運輸

大埔新市鎮主幹道

吐露港公路是新界主幹道的一部分。

大埔新市鎮公共交通

·巴士
九巴:64K、70、71A、71B、71K、72、72A、72X、73、73A、73X、74A、74X、75K、75X、271、272K、275、N271
九廣東鐵接駁巴士: K12、K14、K17、K18
龍運巴士:E41
·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
20A、20B、20C、20K、20S、21A、21K、23K、25A、25B、25K、26、27、28K
深水埗-上水、上水-佐敦道、大埔-上水、大埔-元朗、大埔-荃灣﹑觀塘-落馬洲、旺角-大埔(凌晨後旺角-上水)
以上只列出全日行走的巴士及小巴路線

大埔新市鎮九廣鐵路

1983年九廣鐵路鋪設雙軌,並推行電氣化服務,大大改善了大埔與市區主要地區的交通。大埔現時設有兩個火車站,即大埔墟站和太和站。 舊大埔火車站現已成為鐵路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