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地老虎

鎖定
大地老虎又稱“切根蟲、截蟲”,是鱗翅目夜峨科的昆蟲。 [3]  成蟲體長20-22毫米,翅展45-48毫米,頭部、胸部褐色。腹部、前翅灰褐色,外橫線以內前緣區、中室暗褐色,內橫線波浪形,雙線黑色,環紋具黑邊圓形褐色,腎紋大具黑邊,褐色,外側具1黑斑近達外橫線,中橫線褐色,外橫線鋸齒狀雙線褐色,亞緣線鋸齒形淺褐色,緣線呈一列黑色點,後翅淺黃褐色。 [4] 
大地老虎分佈在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和中國全國各地。 [5]  其為害楊、柳、茶、女貞、香石竹、月季、菊花、鳳仙花等植物。一年發生1代,以低齡幼蟲在表土層或草叢根莖部越冬。翌年3月開始活動。5月至6月鑽入土層深處築土室越夏,8月化蛹,9月成蟲羽化後產卵於表土層,10月中旬幼蟲入土越冬。幼蟲咬斷苗根、莖,齧食幼苗嫩莖或苗木生長點,常造成缺苗斷壟,影響生產。 [6]  每雌蟲產卵量648-1486粒,卵散產於土表或生長幼嫩的雜草莖葉上。 [3] 
大地老虎主要為害移植栽還苗期煙草。貴州各植煙區均有發生,多與小地老虎等混發,煙田早期受害多為大地老虎。 [7]  現有的防治方法有:經營措施:春天清除周圍雜草,漚糞處理;是防治地老虎成蟲產卵的關鍵一環,若已產卵,並發現1-2齡幼蟲,則應先噴藥後除草,以免幼蟲入土隱蔽。燈光誘殺:成蟲期夜間用黑光燈誘殺成蟲。物理防治:配製糖醋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敵百蟲1份)調勻,分置放苗地誘殺成蟲。 [3] 
別    名
土蠶
中文學名
大地老虎
拉丁學名
Agrotis tokionis Butler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鱗翅目
夜蛾科
寄    主
蔬菜、玉米

大地老虎別名

大地老虎
大地老虎(4張)
地蠶、土蠶、切根蟲、截蟲

大地老虎寄主

煙草、棉花、果樹幼苗。

大地老虎特徵描述

成蟲:體長20~22mm,翅展52~62mm,喈褐色。前翅褐色,前緣自基部至2/3處黑褐色;腎狀紋、環狀紋、
楔狀紋明顯,周緣均圍以黑褐色邊,腎紋外方有黑色條斑;後翅淡褐色,外緣具很寬的黑褐色邊。
卵:半球形,長1.8mm,高1.5mm,初淡黃色,後漸變黃褐色,孵化前灰褐色。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41~61mm,黃褐色,體表皺紋多。各腹節體背前後2個毛片,大小相似。臀板除末端2根剛毛附近為黃褐色外,幾乎全為深褐色,且全佈滿龜裂狀皺紋
蛹:體長23~29mm,黃褐色。腹部第4~7節前緣有圓形刻點,背面中央的刻點較大,腹端具臀棘1對 [1] 
大地老虎 大地老虎

大地老虎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1代,以低齡幼蟲在表土層或草叢根莖部越冬。翌年3月開始活動。幼蟲咬斷苗根、莖,齧食幼苗嫩莖或苗木生長點,常造成缺苗斷壟,影響生產。5月至6月鑽入土層深處築土室越夏,8月化蛹,9月成蟲羽化後產卵於表土層,10月中旬幼蟲入土越冬 [2] 
大地老虎 大地老虎
越冬幼蟲在4月份開始活動危害,6月中下旬老熟幼蟲在土壤3~5cm深處築土室越夏,越夏幼蟲對高温有較高的抵抗力,但由於土壤濕度過幹或過濕,或土壤結構受耕作等生產活動田間操作所破壞,越夏幼蟲死亡率很高;每雌產卵量648~1486粒,卵散產於土表或生長幼嫩的雜草莖葉上,孵化後,常在草叢間取食葉片,如氣温上升到6℃以上時,越冬幼蟲仍活動取食,抗低温能力較強,在-14℃情況下越冬幼蟲很少死亡。

大地老虎防治方法

大地老虎預測預報

對成蟲的測報可採用黑光燈或蜜糖液誘蛾器,在華北地區春季自4月15日至5月20日設置,如平均每天每台誘蛾5~10頭以上,表示進入發蛾盛期,蛾量最多的一天即為高峯期,過後20~25天即為2~3齡幼蟲盛期,為防治適期;誘蛾器如連續兩天在30頭以上,預兆將有大發生的可能。對幼蟲的測報採用田間調查的方法,如定苗前每㎡有幼蟲0.5~1頭,或定苗後每㎡有幼蟲0.1~0.3頭(或百株蔬菜幼苗上有蟲1~2頭),即應防治。

大地老虎農業防治

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圍雜草,防止地老虎成蟲產卵是關鍵一環;如已被產卵,並發現1~2齡幼蟲,則應先噴藥後除草,以免個別幼蟲入土隱蔽。清除的雜草,要遠離菜田,漚糞處理。

大地老虎誘殺防治

一是黑光燈誘殺成蟲。二是糖醋液誘殺成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敵百蟲1份調勻,或用孢菜水加適量農藥,在成蟲發生期設置,均有誘殺效果。某些發酵變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蘿蔔、爛水果等加入適量藥劑,也可誘殺成蟲。三是毒餌誘殺幼蟲。四是堆草誘殺幼蟲:在菜苗定植前,地老虎僅以田中雜草為食,因此可選擇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兒菜、苦賣菜、小旋花、苜蓿、艾篙、青篙、白茅、鵝兒草等雜草堆放誘集地老虎幼蟲,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藥劑毒殺。

大地老虎化學防治

大地老虎 大地老虎
地老虎1~3齡幼蟲期抗藥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藥劑防治的適期。噴灑40.7%毒死螞乳油每667㎡90~120g對水50~60kg或2.5%溴氰菊酪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20%菊·馬乳油3000倍液、10%溴·馬乳油2000倍液、90%敵百蟲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此外也可選用3%米樂爾顆粒劑,每667㎡ 2~5kg處理土壤。
參考資料
  • 1.    蔣金煒,喬紅波,安世恆編著,農田常見昆蟲圖鑑,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9,第4頁
  • 2.    王恩主編,杭州園林植物病蟲害圖鑑,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4,第290頁
  • 3.    韓國生,劉仁軍,馬喜英主編,楊樹病蟲害識別與防治生態原色圖鑑,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4,第123/124頁
  • 4.    尤萬學,寧夏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監測手冊 昆蟲圖冊,南開大學出版社,2016.05,第114頁
  • 5.    韓輝林,姚小華主編,江西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習見夜蛾科圖鑑,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0,第119頁
  • 6.    王恩主編,杭州園林植物病蟲害圖鑑,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4,第290頁
  • 7.    商勝華,貴州煙草昆蟲圖鑑,貴州科技出版社,2016.11,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