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國有學

鎖定
《大國有學》(全名《大國有學-全媒體時代國學的三個維度》)是2015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節目中心。 [1-2] 
中文名
大國有學
別    名
大國有學-全媒體時代國學的三個維度
作    者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節目中心
出版時間
2015年10月
出版社
中國文史出版社
ISBN
978-7-5034-6803-2
類    別
文化
主    編
錢琳琳
副主編
柳欣
執行主編
李曉東
編    輯
付純、馬千、傅波爾、賈男、江凱
衍生品
《藏也藏不住》別冊

大國有學主要內容

《大國有學》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節目中心編著、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出版。該書通過國學的三個維度,即:文藝國學、嚴肅國學和娛樂國學,將中國傳統文化用廣播人的方式在全媒體環境下講述與呈現,將電波中的聲音‘凝固’成紙張上的文字。其中,“文藝國學”的代表是2015年8月開播的廣播音畫《詩遇見歌》,節目在經典的文學名篇與聽眾熟悉的音樂之間構建一種美學聯繫,使得古詩詞不再晦澀難懂,讓詩與歌有一種相遇的可能,節目第一季已完結,第二季將於2016年春節後開播;“嚴肅國學”的代表是《國學諸“子”談》,該章匯聚了三年來《大國有學》欄目邀請的一批活躍在當今中國學術界、文化界、藝術界的藝術家、理論家,他們以自身的文化藝術實踐為出發點,詮釋當代國學的歷史本體、發現古老國學的當代價值;而第三個維度“娛樂國學”是2015年末《大國有學》即將推出的全新節目《藏也藏不住》的預告,《藏也藏不住》是一檔小型對談脱口秀,主持人李曉東和劉滴川以收藏為切入點,講歷史故事、聊傳統文化、談時代話題,在飛速變化的媒體環境中,嘗試“經典文化與流行思想”的對談,氣質分裂而精神統一,將看似“遙遠而高深”的經典國學,輕鬆詼諧地呈現。節目將於2015年12月開播。
在這樣一本書中,“詩行”與“歌聲”相遇,“國學”與“諸子”相遇,“收藏”與“脱口秀”相遇,字裏行間,國學與你相遇。 [1] 

大國有學分章簡介

最具文藝範兒的《詩遇見歌》
詩遇見歌logo 詩遇見歌logo
2015年8月15日,廣播音畫節目《詩遇見歌》正式播出。作為向經典廣播節目《閲讀與欣賞》的致敬之作,《詩遇見歌》在保留名人、名作、名播音員這“三名”的基礎上,加入了“三新”的概念,即:新作品、新人物、新形式,有聽眾耳熟能詳的新時代音樂作品、當代詩歌,有更貼近當代人生活的新故事,以及適應於全媒體傳播的新節目形式。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方明姚科蘇揚田龍章瑩瑩、楊波、鍾誠、齊鶯、月媚、林溪、楊婧、董樂、小妍、張禕等著名主播匯聚於此,在節目中朗誦名篇、講述音樂與詩詞的故事,以不同的聲音質感演繹着詩與歌的相遇。節目特邀青年詩人、藝評人劉滴川擔綱撰稿人;中國民樂數字頻道製作人李曉東擔任節目製作人並客串主持;後期部分,由包括楊琛、王敏在內的中央台資深音樂編輯、國際獎錄音師擔綱製作,全力打造一檔形式新穎、“賞心悦耳”的文藝精品;節目特邀中國之聲新媒體編輯夏文擔綱新媒體制作,通過微信等平台發佈節目視頻及衍生內容,有效提升節目在全媒體環境中的傳播力。節目將帶聽眾從現實生活中走進重温經典的舊夢裏,一首熟悉的古詩,一支悠揚的老歌,飛越青春的千山萬水找回大洋彼岸的一份真愛,推開塵封的歷史之門品味江天一色的攬月懷人。品讀歌聲裏的詩行、吟唱詩句中的樂章,以詩與歌的名義重温經典。,目前節目第一季已完結,第二季將於2016年春節後開播 [3] 
嚴肅而不古板的《國學諸“子”談》
世紀之交以來,伴隨着經濟中國的崛起和文化中國的自覺,傳統的中國學觀念已無法滿足炙手可熱的國學熱的社會需求了,重新開始思考着世界也重新開始思考着自己的中國人不再樂於接受中國學這種西學東漸式的學術概念。於是,在傳統文化和精英文化觀念的影響下,一個被賦予了“傳統”和“精英”界限的新概念,即“國學”應運而生。
2013年、2014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節目中心文藝部邀請了一批活躍在當今中國學術界、文化界、藝術界的藝術家、理論家以自身的文化藝術實踐為出發點,詮釋當代國學的歷史本體、發現古老國學的當代價值。
《國學諸“子”談》節目當中,史航李祥霆張子盛田伯平丁嘉耕、劉國松、趙世民、林芳朱、馬千劉春愛等名家用親切平和的口吻,將他們的所思所感向聽眾娓娓道來。書中儘可能保持節目中口語化的表述而僅作少量改動,以免以瑕掩瑜,從而更好地將名家們的精彩觀點傳遞給廣大讀者。 [4] 
娛樂範兒十足的《藏也藏不住》
全書中“娛樂國學”這一維度的代表是2015年末《大國有學》即將推出的全新節目《藏也藏不住》。這是一檔以聲音為載體的小型對談脱口秀。節目以收藏為切入點,講歷史故事、聊傳統文化、談時代話題……在飛速變化的媒體環境中,這是“經典文化與流行思想”的一次對談,也是“傳統文藝內核通俗化闡釋”的一種嘗試。製作人李曉東與撰稿人劉滴川“氣質分裂但精神統一”的對談,將看似“遙遠而高深”的傳統文化,在輕鬆的交流中淺顯易懂地表述出來。
藏也藏不住 藏也藏不住
“藏也”,暗喻這是一檔以收藏為切入點的節目,一檔植根於中華文化寶藏中的節目,一檔藏匿於浮華背後卻存有別樣神秘和精彩的節目。“藏不住”的,是收藏者的心情——打眼的傷悲、撿漏兒的竊喜,也是節目的一個風格——真誠、真實、毫無保留、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更是歷史對世人的態度——萬事萬物,沒有什麼可以隱藏,沒有什麼可以逃避。“藏也藏不住”,體現了節目的娛樂性和批判性,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莫想存僥倖,藏也藏不住。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