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喙蘭屬

鎖定
大喙蘭屬(學名:Sarcoglyphis Garay)蘭科,附生草本。莖短,具多數葉。葉稍肉質,二列互生;花小、開展、萼片和花瓣近相似;粘盤小,近圓形,約與粘盤柄等寬。約10種。分佈於東南亞、緬甸、泰國、老撾、越南至中國。
中文名
大喙蘭屬
拉丁學名
Sarcoglyphis Garay
植物界
亞    界
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
輪藻總門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亞    綱
百合亞綱
超    目
天門冬超目
微子目
蘭科
大喙蘭屬
拼    音
dà huì lán shǔ

大喙蘭屬形態特徵

附生草本。莖短,具多數葉。葉稍肉質,二列互生,扁平,狹長圓形,先端鈍並且不等側2裂,基部具關節,在關節之下擴大為鞘。花序從莖下部葉腋中長出,下垂,分枝或不分枝;花序軸纖細,疏生多數花;花小、開展、萼片和花瓣近相似;唇瓣3裂,貼生於蕊柱基部,側裂片近直立,中裂片稍肉質,與距交成直角;距近圓錐形,內面具隔膜並且在背壁上方具1個胼胝體;蕊柱粗短,無蕊柱足;柱頭近圓形;蕊喙大,高高聳立在淺狹的藥牀之前上方,先端細尖而淺2裂;藥帽半球形,前端喙狀;花粉團蠟質,扁球形,4個,分離,每個具1條彈絲狀的短柄,附着於粘盤柄上;粘盤柄長而纖細,沿蕊喙前端邊緣彎曲;粘盤小,近圓形,約與粘盤柄等寬。 [1] 

大喙蘭屬產地分佈

約10種。分佈於東南亞、緬甸、泰國、老撾、越南至中國。中國有2種。其中大喙蘭產於雲南南部(勐臘、景洪)。 [1] 

大喙蘭屬生長習性

大喙蘭生於海拔540-65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樹幹上。

大喙蘭屬下級分類

短帽大喙蘭 Sarcoglyphis magnirostris Z. H. Tsi
大喙蘭 Sarcoglyphis smithianus (Kerr) Seidenf.
均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2] 

大喙蘭屬短帽大喙蘭

Sarcoglyphis magnirostris Z. H. Tsi
莖直立或斜立,長1-4釐米,連同葉鞘粗約1釐米,通常具3-5枚葉。葉長圓形,通常長14-16釐米,寬1.8-2釐米,先端不等側2圓裂,基部具彼此套迭的鞘;花序下垂,比葉短,不分枝,花序軸紫黑色,總狀花序疏生多數花;花苞片很小,卵狀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淡紫色,長約1釐米;萼片和花瓣淺白色帶淡紫紅色;中萼片卵狀橢圓形,長4-5毫米,寬3-3.5毫米,先端圓形;側萼片斜卵形,比中萼片稍大,先端鈍;花瓣長圓形,長4毫米,寬2毫米,先端鈍;唇瓣稍肉質,3裂;側裂片直立,近半圓形,前半部紫丁香色,向內彎,後半部白色;中裂片紫丁香色,寬舌形,向前伸,長約3毫米,基部寬3.2毫米,先端近截形,上面中央稍凹陷;距白色、近圓錐形,長約3毫米,末端圓形,內面具不發達的隔膜而背壁上方的胼胝體近方形,中央具凹槽;蕊柱白色帶淡紫,粗短;蕊喙淡黃白色,近圓形,遠高出藥牀之上,先端具短尖,下垂;藥帽長1.5毫米,前端稍收窄呈三角形,頂端黃褐色帶2條紫色條紋。花期5月。
產雲南南部(勐臘)。生於海拔約800米的溝谷林中樹幹上。 [3] 

大喙蘭屬大喙蘭

Sarcoglyphis smithianus (Kerr) Seidenf.
莖直立,長2-5釐米,被宿存的葉鞘所包。葉狹長圓形或稍鐮刀狀長圓形,長11-19釐米,寬15-20毫米,先端鈍並且不等側2裂。花序下垂,比葉長,不分枝或具少數短分枝;花序柄疏生3-4枚苞片狀鞘,花序軸纖細,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具多數花;花苞片小,卵形,長約1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長5-8毫米;花小,白色帶紫;中萼片長圓形,舟狀,長4.5毫米,寬3毫米,先端鈍,具5條脈;側萼片斜卵形,與中萼片等大,先端鈍,具4條脈;花瓣長圓形,長4毫米,寬1.2毫米,先端鈍,具3條脈;唇瓣紫色,3裂;側裂片直立,近三角形,先端圓形;中裂片稍肉質,幾乎與距交成直角而伸展,在中部擴展為橫長圓形,先端喙狀;距近圓錐形,長約3毫米,末端鈍,向前下彎,具不發達的隔膜,內面背壁上方的胼胝體兩側壓扁成荷包狀,其中央具縱向深溝,上端兩側各具1枚很短小的角狀物,基部密被細乳突,攤平後呈菱形;蕊柱長約1.5毫米;蕊喙近長圓形,高聳在藥牀上前方,長1.5毫米,寬1毫米。花期4月。
產雲南南部(勐臘、景洪)。生於海拔540-65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樹幹上。分佈於老撾、泰國。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