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喙省藤

鎖定
大喙省藤(Calamus macrorrhynchus Burret)是棕櫚科省藤屬植物。莖直立至半攀援,長2-4米或更長;幼時全株被淡褐色的鱗秕狀絨毛,老後漸變無 毛。葉羽狀全裂,長90-100釐米,頂端無纖鞭;葉軸每側有羽片10-15片,葉軸中部的羽片有較大間隔;羽片線狀披針形,長(16-)20-36釐米,寬1.4-1.5釐米,先端漸尖,下部變狹,上面綠色,背面被灰白色鱗毛和剛毛狀刺,具3條明顯的葉脈,邊緣及中脈疏被微刺,橫脈明顯地不整齊、間斷和稀疏;葉軸被淡褐色鱗秕;葉柄密被淡褐色鱗秕;下部邊緣具稍扁平叉開的長約1(1-2)釐米的直刺;葉鞘上無囊狀凸起,疏被0.7-3釐米的扁刺。
中文名
大喙省藤
拉丁學名
Calamus macrorrhynchus Burret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棕櫚目
棕櫚科
省藤屬
大喙省藤
分佈區域
中國廣東、廣西

大喙省藤形態特徵

大喙省藤
大喙省藤(6張)
莖直立至半攀援,長2-4米或更長;幼時全株被淡褐色的鱗秕狀絨毛,老後漸變無 毛。葉羽狀全裂,長90-100釐米,頂端無纖鞭;葉軸每側有羽片10-15片,葉軸中部的羽片有較大間隔;羽片線狀披針形,長(16-)20-36釐米,寬1.4-1.5釐米,先端漸尖,下部變狹,上面綠色,背面被灰白色鱗毛和剛毛狀刺,具3條明顯的葉脈,邊緣及中脈疏被微刺,橫脈明顯地不整齊、間斷和稀疏;葉軸被淡褐色鱗秕;葉柄密被淡褐色鱗秕;下部邊緣具稍扁平叉開的長約1(1-2)釐米的直刺;葉鞘上無囊狀凸起,疏被0.7-3釐米的扁刺。雄花序未見;雌花序長45釐米或更長,一回分枝,花序軸稍纖細,具小刺,着生幾個小穗狀花序;一級佛焰苞上部最後撕裂成纖維狀,被淡褐色鱗秕;小穗軸長約4釐米或更長;小佛焰苞漏斗形,總苞託在小佛焰苞內具梗狀;花萼約裂至3/4,基部有闊圓形突起,裂片卵狀長圓形;花冠裂片狹三角形,比花萼裂片明顯地長。果被不具梗狀,略凸起;果實卵球形,長2.5-2.7釐米,直徑約1.5釐米,頂端漸尖成一粗而長的喙,鱗片22-24縱列,慄褐色至褐色,邊緣蒼白色,具慄褐色絨毛。種子卵狀半球形,長1.6-1.7釐米,寬1.3-1.4釐米,厚0.9-1釐米,胚乳均勻,胚基生。果期12月。 [1] 

大喙省藤分佈範圍

分佈於廣東、廣西等省區。模式標本採自廣東信宜。

大喙省藤主要價值

藤莖質地較差,可供編織;果實供藥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