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

鎖定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又名大唐碑,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區北3千米峻極峯下嵩陽書院大門前西10米處, [1]  刻於唐天寶三年(744年)。 [2]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碑首碑身,多為一石雕成,上部透雕一圓孔,由碑座、碑身和碑首三部分組成。上下分作五層(基座、碑身、碑首、雲盤、碑脊),共由六塊巨石組成,全碑上下頗似一座建築物。 [3]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雕工精細,達練圓熟,是唐代石刻藝術之珍品,反映了唐代石刻高超的藝術造詣。 [2]  [4]  該碑的書法藝術、雕刻圖案、碑體造型被譽為“三絕”,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1] 
2001年6月25日,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
別    名
大唐碑
地理位置
河南省登封市區嵩陽書院大門前西10米處
始建時間
744年(唐天寶三年)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文物編號
5-0460-4-018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歷史沿革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
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陽寺,為佛教寺院。
隋大業年間(605~617年),列名為嵩陽觀,成為道教活動場所。 [4] 
唐天寶三年(744年),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刻立。 [2] 
五代後周時,改道觀為太乙書院。
宋代,先後更名為太室書院和嵩陽書院,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便一直立於嵩陽書院內。
明代,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碑首雲盤北面被雷擊毀。 [3]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建築特色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結構特點

  • 綜述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高9米,寬2.04米,厚1.05米,為嵩山地區碑制之冠。碑重80多噸,僅碑帽就有10多噸重。 [6] 
  • 碑首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碑首碑身,多為一石雕成,上部透雕一圓孔(碑穿),仍保留了碑石的原始實用性(下棺或系牲等)特徵。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首三部分組成。上下分作五層(基座、碑身、碑首、雲盤、碑脊),共由六塊巨石組成,全碑上下頗似一座建築物。 [3] 
  • 碑首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下部為精雕長方形碑首,好似古建築的基台,高95釐米、寬315釐米、長206釐米。碑座上下各有橫枋,座中部顯出淺淺的束腰,在束腰部分的四面均雕飾有十個石龕(壺門),正背面各三龕、側面各兩龕,龕內十座浮雕武士像。
碑座南面:並列三龕,內各雕怪像一軀。西龕,雕像頭生環角,面部殘毀,脛有環,上身赤裸,雙肩生羽,鼓腹露臍,四肢健社腰着短裙,束帶,雙腿作奔馳狀,腳呈獸爪形。一手操大蛇前舉,蛇身纏繞着他的胳膊,蛇頭對準他的頭部,鼓目張口,正在作拼死掙扎。操蛇者另手持鋸齒形刀,作層蛇之勢,形象生動逼真。中龕,其像人面闊口,兩耳過額,怒發上衝,肩羽及裙帶與上同,其脛有環,其形似蛇,一手前上舉,手中持物,另手挾一大魚,作奔跑狀。東龕,其像裝束與前像同,奔馳方向與前二像相對,一手前舉,另手操蛇,人足獸爪。
碑座東面:並列兩龕。東北角被頂部落石砸毀。南龕,其像蓬髮大耳且有須一手操蛇前舉,另手持一小獸(其狀如蛙),作上登狀。北龕北上角殘,像左向,雙手握一蛇,俯首怒目而視,一足踏蛇腹,作用力蹬蛇狀。
碑座北面:並列三龕。東龕,東上角殘,其像面朝西,作奔馳狀,兩臂伸開持一巨蛇,一手操蛇頭,另手握蛇身,蛇繞前臂,但一段蛇身巳被咬在口中,是一個啖蛇者的形象。中龕,其像與前者相對作奔馳狀,手僅二指,其耳過頂,與漢畫中的仙人相似,手中無物。西龕,像有須,東向,作奔馳狀,一手中似有物。
碑座西面:並列兩龕。北龕,其像大耳,一手握棒狀物前舉,另手下垂挾持大魚,手皆三指。南龕,其像大耳過頂,一手前上舉,另手握一龜置胸前。兩龕之像,皆向中作對面奔馳狀。 [3] 
  • 碑身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中部碑身高383釐米、寬206釐米、厚104釐米。用材高、寬、厚之比,約為4:2:1,即厚為寬之半,寬為高之半,所以碑身顯得雄渾。碑身正面刻頌文,其餘各面,飾有纖細的陰線雕刻圖案花紋,惜被歷代遊人題記所破壞或剝蝕不清。 [2-3]  [4]  [6] 
  • 碑首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碑首分三層,高125釐米、寬225釐米、厚115釐米。上層為素面的束腰帶座寶珠,寶珠兩邊,兩隻卷尾石獅,後腳盤蹬在寶珠的基座上,前爪把持寶珠,獅嘴吞吻在寶珠上面;中層較大,上面浮雕連續的大朵雲氣圖案;下層的四邊稍大於碑身,正面額心內陰刻篆書四行,行三字:“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由裴迥所題。額文兩邊浮雕雙龍、麒麟。 [2-3]  [4]  [6]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首石在整個唐碑上,位置與雕工都是比較突出的。首石和其上的構件有機地配合起來,成為全碑藝術造型的精華部分。碑首之上是大雲盤,它由兩石拼合而成,下窄上寬,四圍呈斜弧面,頗有大鵬展翅之勢,很像中國古建築上的飛檐。雲盤的上面為碑脊,用一巨石雕成了“二尤嵌珠”,大抵呈三角形,中高154釐米、寬約300釐米。這組雕刻重心居中,恰好穩固住其下由二石拼合之雲盤。 [3]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雕刻技法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根據構件所處的不同部位和需要,採用了多種傳統雕刻技法,並且相互配合協調。北宋李誡在《營造法式》一書中,歸納“石作制度”技法説“其雕鐫制度有四等:一曰‘剔地突起’,二曰‘壓地隱起’,三曰‘減地平鍛’,四曰‘素平’”。另在《雕作制度》中,還提到“混作”:“凡混作雕刻成形之物,令四周皆備。其人物及鳳凰之類或立或坐,並於仰覆蓮花或覆瓣蓮花坐上用之”。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在雕技上,兼有四法。 [3] 
  • 混作
混作,表現在“二龍嵌珠”式的碑脊上。龍之首尾及胸部都符合“四周皆備”的要求(圓雕)。在刀法上,除寶珠之外,龍身及雲柱表面紋飾,多用平直刀。雙龍造型比較粗壯,四肢似獸類,與後代較長的蛇蟒身軀有所不同。 [3] 
  • 壓地隱起
壓地隱起,是一種類似淺浮雕的技法。飛檐雲盤表面的簇簇雲朵,即用“壓地隱起”法。雲朵雖然突出底面不多,但卻表現出錯落的層次,刀法剛健利落。 [3] 
  • 剔地突起
剔地突起,用於碑首四周的龍龕和碑座像龕,屬浮雕技法的一種,也有把這種與造像碑龕相似的形式稱做“龕式突起”。表現在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上,碑首六龕突起處略低於碑座像龕,且於龕之邊緣飾有與龕內雕龍同高的雲紋方形邊框,龍之爪尾,可以破框而出,壓在雲朵之上。龍口中吐出的煙雲,與雲框柔和一起,顯得既有一定格局而又生動活潑;碑座上的像龕造像突起較高,而且都雕刻在統一形式的壺門之內。龕邊沒有起突的雕刻,但外廊卻做得統一和規整,龕內人物也沒有浮現於邊沿之外的。上、下兩種雕龕不相同的地方,還表現在龕底的處理上,上龕中深沿淺,略呈弧形底,而下龕之底則略顯平些。 [3] 
  • 素平
素平,在碑身與碑座像龕之外的平面部分,飾有很細的陰線雕刻圖案,遠看似無裝飾,近前細看,則顯示出具體圖案的內容。此碑多飾卷草與花卉人物,多已剝蝕不清。唯在碑座南面,龕與龕之間還顯出一組圖案,刻一卷發童子,身披升騰飄帶,側面交足坐在花叢之中。 [3]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文物遺存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碑文25行,滿行53字,通篇計1078字,除年款“天寶三載二月五日建”九字為篆書外,其餘皆為徐浩的八分古隸書。其書工緻,無一懈筆。此碑碑文保存完好,在一千多字的碑文中,僅有二十來字,因碑面剝蝕而略受影響,但不妨句讀。 [3]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碑文通篇碑文內容主要敍述嵩陽觀道士孫太沖為唐玄宗李隆基煉丹九轉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額,徐浩的八分隸書。字態端正,剛柔適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隸書的代表作品。 [6]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歷史文化

  • 歷史人物
徐浩(703~782年),字季海,越州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唐代大臣、書法家,宰相張九齡外甥。自幼善學,家教亦善,有文才。新唐書載: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生動地稱讚了徐浩書法的乃勁有力與奔放流暢之勢。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碑文為徐浩的八分古隸書。 [3]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研究價值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雕工精細,達練圓熟,是唐代石刻藝術之珍品,反映了唐代石刻高超的藝術造詣。 [2]  [4]  該碑的書法藝術、雕刻圖案、碑體造型被譽為“三絕”,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1]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文物保護

1963年,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被公佈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01年6月25日,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2020年8月,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保護工程啓動,維修內容主要包括:表面污染類的病害採取表面清潔、脱鹽、除菌、除蘚與消毒;對錶面風化類病害進行封護、加固,對碑體局部缺失採取粘結加固與修復,對碑體的機械裂縫採取灌漿加固等。 [1]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區北3千米峻極峯下嵩陽書院大門前西10米處。 [1] 
交通信息
在登封市乘登封公交2路、6路公交車到終點站下車即到,約10分鐘車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