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同教育電視台

鎖定
大同教育電視台始建於1990年,同年7月1日正式開播,傳輸方式為有線、無線和網絡三種方式同時傳輸。節目覆蓋市區及周邊縣(區)方圓50公里,覆蓋人口達200萬。 大同教育電視台現有采、編、播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26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3人,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務19人,具有初級專業技術職務90人。內設機構有:總編室、新聞部、節目部、技術部、廣告部、播出部和辦公室。
中文名
大同教育電視台
傳輸方式
有線、無線和網絡
覆蓋人口
達200萬
始建時間
1990年

大同教育電視台設施人才

多年來,大同教育電視台不斷加強環境設施建設、硬件設備建設和隊伍建設,台的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技術人才優勢。(一)環境基礎設施和技術設備不斷完善。擁有4800平米的辦公環境和完善的演播、製作、播控、發射等設施;擁有多套先進的數字攝、錄、非線編輯、大型搖臂和全套中央控制切換及通話系統、音響及切換台等設備。(二)培養出一批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專業人才隊伍和幹部管理隊伍。(三)資產積累達3000萬元;庫存教育教學節目資料達到5.8萬小時。

大同教育電視台辦台理念

在辦台理念上,大同教育電視台堅持“以人為本,從嚴治台,環境育人,構建和諧”的治台方略和“立足教育,關注校園,服務社會”的辦台宗旨。充分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宣傳和展示全市的教育教學改革成果,弘揚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先進事蹟和典型經驗,為樹立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提供輿論支持。堅決抵制低俗之風,弘揚先進文化,努力把大同教育電視台辦成具有高品位的、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主流媒體。

大同教育電視台頻道運營

在頻道經營上,立足實際,準確定位。不斷強化制度建設,規範辦台行為,提升內涵,增強服務。以全面提高收視率為核心,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鞏固和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積極佔位,自主創新,適時調整經營策略,在激烈的競爭格局中保持了應有的市場份額和較高的收視率。

大同教育電視台欄目建設

在欄目建設上,堅持以“構建全市最大的學習型平台”為目標,節目內容涵蓋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管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時政新聞和教育資訊等方方面面。製作和引進的欄目達到20多個,主要有:《大同教育新聞》、《新農村.新建設》、《小主人樂園》、《開心英語》、《名家論壇》、《世界名校》、《論孔子》、《奇趣大自然》、《新視點》、《愛生活》等,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贏得了觀眾的廣泛好評。現已成為大同市區及周邊縣(區)廣大人民羣眾,特別是廣大師生和學生家長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不可或缺的專業媒體。

大同教育電視台創新發展

在創新發展上,充分利用技術人才和頻道資源的優勢服務教育、服務社會。(一)堅持把服務於全市教育的中心工作和學校教育教學放在首位,為廣大中小學校錄製了大量本地化的優質示範課件,並有大量作品在省和全國獲獎,還被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資源中心作為全國優質課件推薦到全國範圍共享。(二)搭建“天網、地網”、“天地合一”的遠程教育網絡體系。組織全市廣大中小學教師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並把優質課和教育電視台的優秀節目上傳到教育信息網,實現了電視和網絡同步傳輸。為實現全市的公平教育、均衡教育和資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受到了廣大中小學師生的歡迎和好評。(三)積極參與全市各種大型文體活動的拍攝、製作和播出,參與大型會議的宣傳報道,為展現和提升教育電視台的全新形象和實力、擴大台的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了社會的認可。(四)承接製作並播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反映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成果、教育教學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教師先進事蹟、班主任管理以及其它行業的企業管理、黨建工作、黨風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專題片,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大同教育電視台榮譽

多年來,大同教育電視台在服務於全市的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方面,在服務於全市的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受到了大同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和社會的廣泛好評。每年都有大量參評節目在全國獲獎。1998年被評為“全國先進教育電視台”;2004--2005年度被評為“全國教育電視先進集體”,2004--2005年度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大同市文明單位”、2004年--2007年被省文明辦評為“山西省雙擁工作先進單位”。現已成為中國教育電視協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黃河電視台協作體成員台。

大同教育電視台前景

今後,大同教育電視台將進一步規範辦台行為,提升辦台品位,提高節目質量,不斷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內涵、增強服務,以“構建全市最大的學習型平台”為己任,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科學發展,為實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教興市,教育強市” 戰略,實現均衡教育和公平教育,為服務教育、服務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