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吉沙

鎖定
大吉沙是廣州市黃埔水域的一座江心島,周邊岸線長6.02千米。島上的人口只有400人左右,大吉沙不通車、沒有橋,被譽為“廣州的世外桃源”。 [1] 
中文名
大吉沙
行政區類別
廣東省
所屬地區
華南
氣候條件
温暖潮濕

大吉沙地理位置

大吉沙 大吉沙
大吉沙是廣州市黃埔水域的一個小小江心島,與長洲島、黃埔港對望,島的周邊有很多自然形成的小沙洲.大吉沙周邊岸線長6.02公里,面積1500多畝,島上有400餘村民,整個大吉沙島為隸屬於黃埔畝社區的一個自然村。島上只有簡簡單單的幾間商鋪,陸路不通,水路不便,因為涉及島上農保區問題,大吉沙暫未列入臨港商務區規劃,一個孤島不得已"閉關"起來了,島內的自然環境以及居民的生產勞動、生活起居仍保留着較為原生態的模式。

大吉沙農業情況

2020年至2022年,大吉沙島共完成水稻種植近5000畝,通過現代農業科技,科學統籌耕種管收全過程,實現稻穀顆粒歸倉、品質優良,墾造水田糧食產量大幅提高。 [3] 

大吉沙觀光項目

大吉沙大吉糧倉

大吉糧倉是隆平試驗田的配套設施,採用傳統嶺南鐘樓建築風格,坐落於隆平試驗田間,遠看如同一座城堡。
糧倉二樓是“兩藏館”,以“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為主題,展示中國雜交水稻研究歷程以及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的建設歷程。
大吉沙 大吉沙
大吉糧倉三樓為糧心驛站,陳列了一系列珍貴的圖片,展現大吉沙的歷史概況和自然風光。三樓還隱藏着一家大吉咖啡館,供遊客歇腳小憩,還可以俯瞰窗外大吉沙的全貌。

大吉沙禾下夢雕像

2021年金秋時節,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廣州美術學院原院長黎明創作的袁隆平主題雕塑“禾下夢”正式落成在大吉沙的稻香深處。
雕塑將稻田、禾穗、禾下魚等元素融合一體,畫面上的紋路代表了農田的阡陌,展現了一幅稻浪飄香、禾魚共生的生態畫卷,作為主體的袁隆平院士雕塑更是生動形象地刻畫出這位“雜交水稻之父”面對豐收溢於言表的喜悦之情。 [2] 

大吉沙交通指引

1、公交出行:附近公交站,黃埔客運站/BRT烏衝站
2、地鐵出行:裕豐圍站A出口出站,步行至大吉沙島
3、自駕:地圖搜“烏衝(湧)碼頭”
4、上島:需要乘坐渡船,在黃埔的烏衝(湧)碼頭上船,出發時間為6:15~20:00,遇上天氣、設備檢修等,發船時間則待定,票價3元/人。(擺渡船只可載自行車和電動車,渡口處有露天停車場,需要收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