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分流

(2021年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大分流》是一部由 [美]彭慕蘭所著書籍,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 [1] 
書    名
大分流
作    者
[美]彭慕蘭
譯    者
黃中憲
出版社
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1年4月29日
頁    數
484 頁
定    價
88 元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547737750
原作名
The Great Divergence
副標題
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

大分流內容簡介

★費正清獎得主彭慕蘭經典代表作,資深譯者奉獻中文世界全新譯本。
《大分流》是加州學派代表人物彭慕蘭的代表作,暢銷20年而不衰。
在這本書中,基於大量的材料,彭慕蘭考察了舊世界歐亞兩洲各個主要國家及其核心地區經濟發展,探討了一系列影響現代世界經濟形成的關鍵問題:為什麼英格蘭沒有成為江南?為什麼中國和歐洲為什麼走上了不同道路?在彭慕蘭看來,1750年,英格蘭和中國的經濟核心區,在人均預期壽命、農產品市場、勞動體系、土地利用、資本的積累和技術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國和日本核心地區的生態環境也並不比西歐差,整個18世紀舊世界的核心地區都面臨着土地密集型產品的局部短缺。東西方走在大體相近的經濟發展道路上,西方並無明顯優勢。
歐洲在19世紀與舊大陸的分道揚鑣,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歐洲在煤炭資源方面享有地利,煤炭替代了木材,有利於能源密集型產業的增長。同時,由於跨大西洋貿易的展開,新世界(美洲)比任何亞洲周邊地區都更能為歐洲提供發展所需的初級產品。大量輸入的外部資源使西北歐克服了自身的生態限制,人口急劇增長,製造業進一步專業化。煤炭、新世界和全球形勢相結合,共同讓歐洲沿着資源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節省勞動力的道路往前走。與此同時,亞洲的經濟發展卻陷入停滯。東亞經濟核心地區被迫走上了勞動密集型、資源節約型的道路。
進入21世紀以後,500年前大分流開創的世界經濟是否已經終結?

大分流圖書目錄

導論 歐洲經濟發展的比較、關聯與敍事
第一部分 有着驚人相似之處的世界
第一章 歐洲領先亞洲?
——從人口、資本積累與技術解釋歐洲發展
第二章 歐洲與亞洲的市場經濟體
第二部分 從新風氣到新經濟?
——消費、投資與資本主義
導論
第三章 奢侈性消費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第四章 看得見的手 ——歐洲與亞洲境內的商行結構、社會政治結構和“資本主義”
第三部分 超越亞當·斯密與馬爾薩斯
——從生態限制到持續性工業成長
第五章 共有的限制
——生態不堪負荷的西歐與東亞
第六章 廢除來自土地的限制
——美洲這個新型邊陲地區
附錄
附錄A 對1800年左右德意志與北印度的人均 陸路載運量的估計與比較
附錄B 對18世紀晚期用在華北與歐洲農田之糞肥的估計,以及對因此產生之氮流量的比較
附錄C 對法國、嶺南與華北部分地區之森林覆蓋率與燃料供給量的估計(1700—1850)
附錄D 對多種進口品為18世紀晚期和19世紀初期的英國所提供之“幽靈地”面積的估計
附錄E 對長江下游地區鄉村紡織工人收益能力 的估計(1750—1840)
附錄F 對1750年及其後長江下游地區和整個中國棉花、絲產量的估計
——與聯合王國、法國和德意志比較
致謝
註釋
參考文獻

大分流作者簡介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著名歷史學家,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06年起),曾任美國曆史學會主席(2013—2014年)。1980年於康奈爾大學獲學士學位,1988年於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師從史景遷。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代表作有《腹地的構建——華北內地的國家、社會和經濟(1853—1937)》(獲1994年費正清獎)、《貿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會、文化與世界經濟》、《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獲2000年費正清獎)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