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公鎮

鎖定
大公鎮,隸屬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地處海安縣北部,東臨李唐公河,南與李堡鎮城東鎮海安鎮接壤,西界串場河,北與東台市富安鎮唐洋鎮毗鄰,鎮人民政府距海安縣人民政府12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104.5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大公鎮59763人。 [3] 
民國初期,大公鎮境域為鳳崗鎮,屬東台縣富安區。2004年7月,古賁鄉併入。 [2]  截至2020年6月,大公鎮轄3個社區、6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賁巷村。 [2] 
2019年,大公鎮有工業企業894個,規模以上企業4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5個。 [3] 
中文名
大公鎮
行政區劃代碼
320621107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
地理位置
海安縣北部
面    積
104.5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賁巷村
電話區號
0513
郵政編碼
22662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蘇F
人    口
59763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大公鎮歷史沿革

民國初期,大公鎮境域為鳳崗鎮,屬東台縣富安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與噇口鄉合併,更名為噇口鎮,屬東台縣第三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屬唐洋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與孟莊鄉、丁莊鄉合併為大公鎮。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底,劃歸紫石縣,設噇口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劃歸海安縣,設大公鄉。
1954年1月,噇口區併入立發區,大公鄉屬立發區。
1956年,撤立發區,劃歸海安區。
1957年10月,洋東、早稼、於壩、高墩等鄉併入大公鄉。
1958年10月,成立大公人民公社。
1983年9月,復為大公鄉。
1992年3月,撤鄉,改設大公鎮。
2000年4月,北凌鄉併入。
2004年7月,古賁鄉併入。 [2] 

大公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大公鎮轄賁集、賁巷、王院3個居民委員會,凌東、仲洋、北凌、星河、羣益、早稼、於壩、噇口、姜橋、古賁、常河、馬舍1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40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20年6月,大公鎮轄3個社區、6個行政村:賁巷社區、賁集社區、王院社區、凌東村、仲洋村、北凌村、星河村、羣益村、早稼村、噇口村、於壩村、姜橋村、古賁村、常河村、馬舍村; [4]  鎮人民政府駐賁巷村。 [2] 

大公鎮地理環境

大公鎮位置境域

大公鎮地處海安縣北部,東臨李唐公河,南與李堡鎮城東鎮海安鎮接壤,西界串場河,北與東台市富安鎮唐洋鎮毗鄰,鎮人民政府距海安縣人民政府12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104.5平方千米。 [3] 

大公鎮地形地貌

大公鎮地勢低窪,串場河附近地形屬古瀉湖相堆積淺窪平原,通榆河以東地形屬海積相濱海堆積平原。 [2] 

大公鎮氣候

大公鎮其特點是四季分明,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最多風向為東風,最少風向為西南偏南風,多年平均氣温14.5℃,年平均降水量102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142小時,無霜期年平均210天。 [2] 

大公鎮水文

大公鎮境內河道以通榆河以東屬長江水系,通榆河以西屬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通榆河、北淩河等3條,河流總長度41千米,河網密度1.2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通榆河,從鹽城至南通流經境內,長4.8千米。 [2] 

大公鎮自然資源

2011年,大公鎮有耕地面積8.13萬畝,人均1.3畝。 [2] 

大公鎮人口

2011年末,大公鎮轄區户籍總人口6.2萬人,城鎮化率43.6%,户籍總人口中,男性3.2萬人,佔51.6%;女性3萬人,佔48.4%,轄區東西最大距離為3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為5千米,總面積89.2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4人。 [2] 
截至2019年末,大公鎮59763人。 [3] 

大公鎮經濟

大公鎮綜述

2011年,大公鎮財政總收入合計1.8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億元,財政支出合計0.45億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380萬元,增值税8994萬元,企業所得税4072萬元,實現全鎮地區生產總值24.3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1.0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96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17.90:45.31:36.79,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1935元。 [2] 
2015年,大公鎮實現地區生產35億元,比2014年增長15%,完成財政收入8953.96萬元。村營收入30萬元,實現工業開票銷售28.6億元,完成服務業應税銷售13.6億元,比2014年增長43.6%。

大公鎮農業

2011年,大公鎮農業總產值8.8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豆類、薯類為主,生產糧食63743噸,人均1028千克,其中水稻2.1萬噸、小麥2.5萬噸、玉米1.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等,油菜種植面積2.3萬畝,產量392噸。 [2] 
2011年,大公鎮畜牧業以飼養豬、羊、雞為主,生豬飼養量6.3萬頭,年末存欄4.04萬頭;羊飼養量8.4萬隻,年末存欄8.8萬隻;家禽飼養量214萬羽,上市家禽240萬,生產肉類1500噸;畜牧業總產值5.27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59.9%。漁業以淡水魚為主,漁業總產值1379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2%,各類農業機械880台。 [2] 
2015年,大公鎮招引投入額超千萬元的農業項目8個,山羊、梨果、優質稻米產業鏈得到延伸,流轉土地近5000畝新組建全託管家庭農場20家,新增1家蠶業家庭農場,村營收入30萬元以及有税收分成的村實現全覆蓋。

大公鎮工業

2011年,大公鎮工業總產值5.52億元,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5500人,實現增加值11.03億元。 [2] 
2015年,大公鎮實現工業開票銷售28.6億元,與2014年基本持平。重點實施了13個技改項目,完成開票設備投入1.4億元。全年新增億元企業2家、新增規模企業3家。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3家,應税銷售億元以上企業7家。

大公鎮商貿

2015年,大公鎮完成服務業應税銷售13.6億元,比2014年增長43.6%,新招引千萬元項目2個,招引新興服務業人才40人,完成新開工千萬元項目2個,全年認定電商13個。

大公鎮金融業

2011年末,大公鎮有4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12.89億元,各項貸款餘額9.9億元。

大公鎮電信業

2011年,大公鎮全年電信業務收入412萬元。 [2] 

大公鎮社會事業

大公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公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720人,專任教師68人;小學3所,在校生1521人,專任教師1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50人,專任教師6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2%,小升初升學率98%,九年制義務教育普及率100%,教育經費達380萬元。 [2] 

大公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大公鎮有體育場地22處。100%的城市社區和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1%。 [2] 

大公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大公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0個,其中衞生院2所;病牀158張,專業衞生人員136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2萬人次,住院手術1285台次,出院病人2016萬人次,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8/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24萬人,參合率95%。 [2] 

大公鎮社會保障

2011年末,大公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7户,人數208人,支出39.96萬元,人均保障金每月160元;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户,人數13人,支出3.96萬元,人均保障金每月254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8人,支出21.0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2人,支出5.62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51人次,支出16.7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人數1.89萬人,參保率95.2%。 [2] 

大公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公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41千米,投遞點850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服務網點13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萬門,固定電話用户3.85萬户,移動電話用户4.52萬户,寬帶接入用户0.89萬户。 [2] 

大公鎮基礎設施

  • 供電
2011年末,大公鎮鎮區有110千伏變電所1座,主變壓器3台,高壓輸電線路6條,年售電量累計完成3.125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7%,供電可靠率99%。 [2] 

大公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大公鎮形成以公路、水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瀋海高速、原204國道線過境;有縣級公路2條,總長95千米,境內通航河道2條,總長52千米,鎮區道路總長度5千米;鎮區橋樑4座,鎮區開通公交線路4條;日均客運量600人次。 [2] 

大公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原名鳳崗鎮、噇口鎮,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與孟莊鄉、丁莊鄉合併,命名為大公鎮,取“大公無私”之意。 [2] 

大公鎮地方特產

大公鎮的特產有鮮梨、山羊肉、黑豬肉、食用菌、冬瓜、南瓜、靈芝、松茸等。

大公鎮著名人物

大公鎮著名人物有儲春霞、洪梅、崔樹林、仲滿等。

大公鎮榮譽稱號

2021年9月,大公鎮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1] 
2022年4月,海安市大公鎮團委被授予“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團工委)”稱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