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內氏

鎖定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大內氏 假名 おおうちし 羅馬字 ōuchi-shi
大內氏是日本一個武家氏族,在守護大名時代,擁有周防國領地,家紋是大內菱。大內氏是少數並非由源平藤橘演化的大名,他們自稱祖先為百濟國聖明王第3太子琳聖太子,琳聖太子到底了周防國的多多良濱後,改姓多多良。
此外大內氏支流山口氏是大內義弘次男大內義盛的後代,在江户時代是牛久藩主。
中文名
大內氏
外文名
おおうちし
羅馬字
ōuchi-shi
作    用
守護大名時代

大內氏氏族介紹

大內氏 大內氏
大內氏世襲周防權介(院政時代的周防國代理長官),氏源為渡來系多多良氏流,其本源出自周防國當地的豪族多多良氏。大內氏祖上相傳為百濟聖明王的兒子——琳聖太子。琳聖太子當年渡海來到日本,在周防國境內的多多良浜靠岸,留下的子孫即稱多多良氏,其中有一族在周防國大內村居住,後即以地名為其苗字稱大內氏。
而多多良氏最早出現在政府公文中的時間,是在仁平二年(公元1152年)的八月一日。當時周防國內的政權是屬於被朝廷任命為在廳官人的一個小集團,成員多又當地有勢力的土豪擔任。仁平二年八月一日,周防國的在廳官人向朝廷發了一道公文,裏面有9人的聯合署名。其中,多多良氏佔有3人,賀陽氏2人,日置氏2人,矢田部氏、清原氏各1人,共計9人。多多良氏在9人中佔了3人,比例是最大的,可以看出多多良氏在當時已經成為了周防國內相當大的勢力。

大內氏《玉葉》記載

大內氏譜系圖 大內氏譜系圖
關白九條兼實的日記《玉葉》中,曾有如下記載:治承二年(公元1178年)十月,多多良盛房、弘盛、盛保、忠遠四人的流刑被赦免,分別從流放地常陸、下野、伊豆、安房返回周防國內。養和二年(公元1182年)的《野寺僧弁慶申狀案》以及文治三年(公元1187年)的《周防國在廳官人等解狀》中,周防國內的在廳官人都署了名,其中多多良盛房的名字一直排在最前,可以認為多多良氏在歷史上最遲在當時已經是在廳官人中地位最高候,其叔父大內弘家之次子,大內重弘的弟弟大內長弘的勢力開始逐步的凌駕於主家之上,並繼承了與大內氏同為渡來系多多良氏流多多良正恆後代的都濃郡鷲頭家。 的,也就是説,多多良氏一族在當時已經享有了周防國內的最高權利。
其後多多良氏為了更好的控制周防國,將一族的成員分派到周防各地,多多良氏就這樣在周防國內各要地配置自己的族人,使這些族人成為當地的領主。後來這些族人多以領地為姓,比如吉敷郡的宇野、吉敷、問田、黑川、矢田、大內、陶,都濃郡的鷲頭、末武,佐波郡的右田等等。大內氏就是出自周防國吉敷郡大內村的一支。陶晴賢的陶家也是出自吉敷郡大內村,陶家這一系是從大內家再次分派出來的支系。在多多良氏諸多的支系中以吉敷郡大內村為本處的一族勢力逐漸強大,在源平爭霸時期,大內氏成為源賴朝的御家人,在征討平氏的戰鬥中大內弘盛、大內滿盛父子二人立下戰功,鎌倉幕府建立後,源賴朝又加贈了大內氏長門國守護一職。南北朝時期大內弘幸被足利尊氏任命為周防守護,其子弘世擴展勢力,兼防長石三國守護。作為日明貿易的發端者,集聚大量財富,發展山口的街道,被人成為西京都。室町幕府與戰國時期的強力大名大內家就是這樣開始從一介外來移民的土豪而發跡的。
大內氏正式成為鎌倉幕府御家人的確切時間現在已經不清楚了。但是根據記載,建長二年(公元1250年)鎌倉幕府以諸多御家人為奉行營造京都閒院御所,其中大內弘成之子大內弘貞(法名本州別駕覺淨大禪定門)當時也受命分擔了一部分。第二年,大內弘貞因國內爆發的爭論問題被鎌倉幕府的六波羅探題所譴責。可以看出最遲在當時大內氏已經成為了鎌倉幕府的御家人。大內弘貞之後,大內弘家與大內重弘相繼成為大內家的家督。元應二年(公元1320年)大內重弘之子大內弘幸(大內弘幸 法名 永興寺殿本州別駕寒嚴妙嚴大禪定門)繼任為大內家督的時
建武新政時期庶家的大內長弘被任命擔任周防的守護一職,接着大內長弘又從足利尊氏那裏獲得了北朝一方的周防國守護一職。隨後又繼續開始了大內弘幸與大內長弘子孫之間的對立。文和元年(公元1352年)大內弘世繼承大內弘幸。成為了南朝一方的周防守護,並將北朝一方的周防守護鷲頭(大內)弘直的根據地都濃郡攻陷。文和三年大內弘世平定了周防一國,成功的恢復了其大內氏宗家對周防一國的權利。文和四年(公元1355年)南朝方大內弘世的軍隊開始進入鄰國長門國並直接與北朝方的長門守護厚東氏對立。延文三年(公元1358年)大內氏攻陷長門守護厚東氏居城霜降城並將長門守護厚東義武趕到了九州的豐前地方,大內氏自此完全統一週防、長門兩國。厚東義武在被迫逃到九州後與當地的菊池氏交好,並以奪回被大內氏所佔據的長門國為目標持續努力着,可惜這個目標卻一直未能實現。
周防長門二國被南朝方的大內氏以武力統一後,對北朝足利尊氏的九州戰局的佈置與戰略設想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隨後足利尊氏以保留大內弘世對周防、長門兩國的統治權並任命其身兼周、長兩國守護職為條件成功的把大內弘世拉攏到了自己一方的陣營。隨後大內弘世上洛參見當時的足利幕府第二代將軍足利義詮。也許是因為投靠了北朝的緣故。大內弘世迎娶了京都的公卿三條家的女兒。據説這位正室就是崇光·後光嚴院的生母。但是卻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實而只能一直是一個傳聞。在這之前,大內弘世把大內氏的根據地移至山口。並在其從京都回到自己的領國後,開始認真的建設,為日後號稱“西の京”的山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內弘世 法名 正壽院殿玄峯道階大居士)

大內氏其他相關

大內弘世嫡子義弘,乳名孫太郎。從16 歲的時候開始追隨今川了俊的九州征討軍南下九州作戰,為北朝一方擊敗南朝在九州的勢力立下了大功。康應元年,大內義弘在嚴島神社迎接前來參拜的室町幕府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一行人,隨後陪同將軍義滿一同上洛。在南北朝統一前夕的明德年間,西國擁有大守護大名山名氏自山名時義死後,其子山名時熙與分家滿幸、氏清的對立被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所巧妙的利用並於明德2年(1391年)同意山名時熙出兵討伐山名滿幸與山名氏清(史稱此次山名家族的內亂為明德之亂
大內氏 大內氏
戰亂的結果就是山名滿幸與山名氏清敗死,曾經被稱作1/6殿在西國乃至整個日本曾經無比強盛的大守護大名山名氏的勢力被大幅度的削弱。大內義弘在此次明德之亂中因功而被封除其本領的周防、長門、石見三國外豐前、和泉紀伊共計六國的守護職。大內氏的勢力因此而擴展到了北九州地區。但身兼六國守護的大內義弘本人卻也成為了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抑壓對象。應永4年大內義弘南下九州征討少弐氏,隨後在幕府的不斷催促下上洛,應永6年在和泉地方因內通鎌倉公方足利滿兼而起叛亂,在堺起兵反抗足利將軍,但不久即在幕府軍的攻擊下失敗,發動叛亂的根據地也失陷了,而大內義弘本人則也在這次叛亂中戰敗而死,史稱此次叛亂為應永之亂。(大內義弘 法名 香積寺殿秀山仏實大禪定門)
義弘死後,大內氏的家督由義弘的弟弟大內盛見接任,大內盛見為大內弘世六子,其母為弘世正室三條氏。大內盛見之弟大內弘茂在大內義弘應永之亂時留守大內氏的本處山口城,但卻於中途投降了室町幕府,並因此而保住了大內氏周防、長門二國的守護職。大內盛見與大內弘茂這兩兄弟彼此代表着不同的陣營又開始重複着先代大內弘幸與弘世父子與庶家的大內長弘之間的對立,而歷史也是又一次表現出其驚人的相似度來,不被足利氏所承認的大內盛見又同其先祖大內弘世一樣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西國各地轉戰兩年後大內盛見消滅了大內弘茂的最後一股反抗勢力。大內盛見在消滅了弘茂之後其聲威籠罩整個中國地區,使得室町幕府於無奈間被迫承認着其大內氏家督的地位以及周防、長門二國的守護職。在這之後大內盛見上洛參拜將軍與管領,並得到了優厚的待遇。大內盛見官居從四位上左京大夫並領有周防、長門、豐前、筑前四國守護職。
應永32年之後的九州發生了大規模的動亂,大內盛見的九州經營所遇到的阻礙變的更加多了起來,並與北九州的大友氏之間出現了紛爭。大內盛見本人也在永享3年6月28日於九州筑前國糸島郡深江同以大友氏為主的北九州聯軍作戰而死,法名 國清寺殿大先徳雄大禪定門。大內盛見創建國清寺、與五山神僧交好,之間友情頗深,其對儒學的嗜好以及發展自己領地同朝鮮的通交,為日後西國重要的文化集散地山口館以及山口文化盡了一份力,當然也為日後大內氏的最期埋下了伏筆~~~
盛見死後,大內義弘之子大內持世與大內持盛互相相爭爭奪家督的位子,大內持世自將軍處獲得所領安堵的認可。最後兄弟二人相爭的結果則是大內持盛被兄持世所滅,持世繼承了大內氏家督的位置。大內持世幼名九郎。在其繼承大內氏家督一事上持有不同意見的主要是其弟大內持盛與叔父大內滿弘二人,大內持世取得了國人眾的支持,而相反大內持盛則並不被看好而逐漸的沒落,永享5年於九州的豐前戰敗而死,法名 勝音寺殿芳林道繼大禪定門。之後大內持世在攻擊九州的少弐氏與大友氏以及平定北九州的戰鬥中其威望與權勢越來越高。可惜的是大內氏連續三代無法得享天命,大內持世在京都的時候很不幸的捲入了赤松滿佑暗殺將軍足利義教的活動,平白的捲入嘉吉之亂為大內持世所帶來的結果就是身負重傷而後無可奈何的離開這個世界。
大內教弘為大內持弘的養子,但卻有説法認為大內教弘實為大內持盛的次男,在偶所查找的家紋網的系譜圖上標示着教弘為盛見之子,幼名六郎。在嘉吉之亂後繼承不幸身死的大內持世而為大內氏家督,領周防、長門、筑前、豐前四國守護職,歷任左京大夫、大膳大夫,官居從三位。大內教弘在東邊與安芸武田氏,西邊與九州的少弐氏對敵,並且還同時與伊予的河野氏聯手共同對抗細川氏。其領國勢力也從守護的4國延伸到安芸石見肥前等地,形成中國西部與北九州的龐大守護國。但卻在出戰伊予的途中,在興居島去世。除了大力發展領國外大內教弘的文學素養也頗深。對和歌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大內教弘突然去世後,大內氏家督的位置由教弘之子大內政弘接任。在大內政弘繼承家督之後京都爆發了應仁之亂,連續11年的戰火使得加入西軍的大內政弘很不幸的被迫滯留在了京都一代。在這期間政弘的伯父大內教幸(注:此教幸為大內盛見之次子)在本國發動叛亂,被留守本處的陶弘護所平定。文明9年,大內氏周防、長門、豐前、筑前守護職以及安芸、石見所領安堵。同年大內政弘歸國。大內氏軍隊迴歸本國為大內氏參加應仁之亂這項勞民傷財的活動打上了一個休止符。
歸國後的大內政弘進行着強化着分國的支配體制、並以武力壓制反對的一派。在其他的方面。大內政弘對文化保護的熱心絲毫也不遜色於其父教弘,他與當時一流的學者文化人一條兼良的關係頗密,並互相交流自己對藝術文化的見解,連歌師宗祇也幕名來到山口,此外還有右大臣三條公敦也來到山口倚賴大內政弘並寄宿于山口館內。各地的文化名人以及朝廷公卿的到來為山口的繁榮起到了進一步的促進作用也使得大內氏的文化素養以及藝術細胞更進一步強化~明應4年大內政弘病死。法名 法泉寺殿直翁真正大居士
政弘病故後由其嫡子幼名龜童丸的大內義興出任大內家督之位。大內義興絕代梟雄,官至三位左京大夫,全盛時期領有周防、長門、豐前、筑前、石見、安芸、以及山城七國守護職,並出任管領代,執掌幕政。義興一生戰陣不斷,在內外多難的環境下度過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在其繼承家督之前的明應元年以16歲的年齡近江出陣。繼承家督之後的明應4年2月誅伐長門國守護代內藤弘矩與內藤弘和父子二人的叛亂開始,明應5年又同九州的少弐政資為爭奪筑前地方交戰。在大內義興的前半生時間裏大內一族的內訌不斷髮生,同時還與九州的少弐氏與大友氏爭奪着筑前與豐前的領地,而後半生又不斷的與出雲地方的尼子氏爭奪着安芸和備後的廣大領地。
大永3年(公元1523年)為了爭奪對大明寧波的對明貿易的利益大內義興與細川氏的矛盾激化並對立起來。同時家中的重臣之間又開始流行起了下克上的風潮。長門守護代內藤弘矩的反叛被消滅後,重臣杉武明又陰謀廢掉大內義興擁立其弟大護院尊光,陰謀敗露後杉武明自盡而死,尊光輾轉來到豐後地區倚賴大友氏,還俗之後改名大內隆弘。[永祿12年(公元1569年)在大友氏的援助下企圖再興大內氏而侵入周防山口、但在毛利氏的討伐下被滅的大內輝弘即為大內隆弘之子]
在鎮壓一族之間內訌的間歇時明應8年11月、前將軍足利義稙在被追放後來到大內主城山口城下。義興在山口郊外的居館接待了足利義稙。並於永正4年(公元1507年)大內義興擁護足利義稙率中國地區的國人勢力上洛,並出任室町幕府管領代,執掌幕政。大內義興有如一顆璀璨的明星般照亮着整個中國地區,勢力一時無人能比。大內義興在京出任管領代的10年時間內,由於距離等各方面問題而導致自己領國經營的阻礙越來越多。再加上山陰地區尼子經久對安芸、石見地方的進逼導致大內氏分國的壓力更大,於是義興辭去管領代一職而回歸本國,與尼子經久交戰。歸國後的大內義興率領諸將出陣安芸、備後等地,在與出雲尼子氏的拉鋸戰中患病,於亨祿元年12月于山口館去世,享年52歲。
大內義興也同樣在文化方面的造詣頗深、繼承了自其祖父大內教弘其大內家族文化方面的深厚素養,這點義興同駿河的今川義元一樣,二人同為絕代梟雄,又都同樣繼承着自己家族在文化方面的深厚修養,二人之子也同樣使巨山一般的大內家和今川家在一代之內煙消雲散,而大內義隆今川氏真二人也都是著名的藝術家和文化保護者,很可惜的是都同樣不具備在戰國亂世中生存的能力。
大內氏的最期--------公卿文化的崇拜者義隆
大內氏的最盛時期出現在義興之子大內義隆身上。大內義隆幼名與其父義興一樣,同為龜童丸。自大永4年(公元1524年)就開始追隨父親義興安芸出陣與尼子氏交戰。亨祿元年父義興去世,大內義隆繼義興之後出任大內氏家督,領有周防、長門、石見、筑前、豐前、備後、安芸七國守護職,為西中國與北九州一代的最強勢力;並完全的壟斷了自上代大內義興時開始與細川氏所爭奪的對明貿易權,一時間大內氏風頭無雙,成為當時日本最強的大名之一。
大內義隆繼任家督之後天文元年(公元1532年)與九州的少弐氏和大友氏在豐前、筑前、肥前等北九州各國交戰。天文4年(公元1535年)3月同豐後的大友義鑑講和併成功壓制北九州大片土地。之後後奈良天皇即位,應幕府將軍足利義晴的邀請大內義隆計劃上洛,並獻上大量禮金,換得太宰大弐的官職,從二位殿上人升進。而大內氏的災禍也正因此而起,對京都文化充滿嚮往的大內義隆雖然因尼子氏的侵攻而未能上洛,但卻因受到京都腐朽公卿貴族生活的感染以及自己自幼起周圍環境的薰陶變的越發對公卿貴族文化感興趣了,並先後娶了朝廷公卿的女兒,西國宛如巨山一般的大內氏已經開始出現崩塌的先兆。
天文9年(公元1538年)9月,出雲的尼子晴久圍攻當時屬於大內氏屬下的毛利氏本處吉田郡山城,義隆將本陣移往巖國城,派遣周防國守護代陶隆方與長門國守護代內藤興盛出兵救援毛利氏,天文10年1月成功擊退尼子氏。天文11年6月大內義隆出雲出陣轉戰於各地,天文12年2月攻打尼子氏本處月山富田城時在局勢佔優的情況下被對方反攻大敗而回,5月自石見路逃往山口館方向。此戰義隆的養嗣子大內義房於出雲地方的揖屋浦溺水而死。 此次出雲遠征的結果就是大內義隆的此次出陣是其作為武將生命的終止,在這之後的大內義隆對軍事方面的問題已經完全不感到關心,雖然各地戰事不斷,義隆卻不未所動,軍事上一併交由陶,內藤,杉氏等守護代,此時的義隆甚至就連整個大內氏的未來也覺得不是那麼的重要了,西國的霸者大內氏已經逐漸的走到了終點,而歷史的車輪則在繼續無情的轉動着,大內氏已經離車輪下的石子與塵土距離並不遠了。
大內義隆在位之初以北九州為中心大力發展領內的貿易並牢牢的掌控住對明的貿易權。其對儒學,仏教,神道,和歌,連歌,管絃以及文學等多方面興趣頗深,並與京都很多公卿、僧侶保持着良好的友誼甚至將他們招到中國地方向當地傳授京都文化。此外大內義隆本身也是一個基督教的信仰者,他在領內保護基督教的信徒,並允許沙勿略在領內傳教。
大內義隆對文化的傾倒使其家中譜代武將們失去對他的信任與忠誠心。周防國的守護代陶隆房開始與義隆的側近重臣把持國政的相良武任對立並藉機扶持自己的黨羽出任要職。天文20年8月重臣陶隆房與內藤興盛一同急襲大內義隆的居城周防國山口館。義隆自山口逃出後來到長門國的美禰郡的巖永後打算由大津郡的瀨户岬走海路逃往九州的領地內,但卻因為激烈的暴風雨而阻擋了其退路而又再度退回到了長門國深川的大寧寺,感到自己的人生已經走到盡頭的大內義隆在隨行的眾多家臣與公卿們的注視下從容自盡而亡。
義隆死後,陶隆房將義隆的外甥大友晴英從豐後迎入大內家繼承義隆而成為大內氏的新家督,並改名為大內義長,而陶隆房則拜領其一字更名為陶晴賢。大內氏的實權完全的掌握在了陶晴賢的手中。弘治元年(公元1555年)10月,陶晴賢與安芸的毛利元就在嚴島進行了大規模的合戰,其結果就是西國第一的勇將敗給了第一的智將。嚴島合戰戰敗的陶晴賢在敗逃到海邊的時候發現再無退路,“何を惜しみ何も恨みん,元よりも,この有様の,定まれる身に”吟罷辭世句後,陶晴賢欣然自盡。一代名將陶晴賢只因一時疏忽而致此大敗,更被後世之人與上杉憲政之流相提並論,着實可嘆。陶晴賢死後,大內氏本領的周防、長門兩國混亂不斷,大內義長則更是被毛利氏驅逐出了周防國而逃到長門國且山城。弘治3年3月義長更是在不斷的失敗下被迫於長福寺自殺而亡,至此一代名門,西國的霸者,自應仁之亂以來一直自誇為西國乃至整個日本最大勢力的大內氏一族就這麼在重臣的反叛下可以説是突然間的從歷史上消失了。周防、長門兩國完全成為了毛利氏的領土,為日後蒼鷹般振翅西國大地的毛利氏提供了穩定而又堅實的後方。
公卿文化的崇尚者--------大內氏追求公卿文化之路
大內義興之女嫁給初代的阿波公方足利義冬為妻,室町幕府3代將軍足利義滿時期所形成的北山文化與8代將軍足利義政時期形成的東山文化各自有着其獨特的文化底藴與特色,而作為10代將軍足利義稙養子的足利義冬在文化方面也具有着很高的造詣。
大內義興之父大內政弘與義興的祖父大內教弘同樣是文武兩道皆長的名將。大內政弘在滯留京都的期間因其對文學與和歌的愛好而與京都的公卿學者們之間交往密切,此外政弘還經常與家臣進行連歌會等。當時連歌方面的名人宗祇在連歌上的成就就好像俳句這方面的松尾芭蕉一樣。大內政弘在應仁之亂時京都出陣期間曾經將宗祇招到陣中召開連歌會助興。之後宗祇更是在文明12年(公元1480年)6月來到周防國山口館,並在政弘的居館內舉行盛大的連歌會。宗祇編寫《新撰菟玖波集》的動機也是由於受到大內政弘的啓發而開始編寫的,在《新撰菟玖波集》這部連歌集上一共收錄了大內政弘75句連歌。政弘於明應4年(公元1495年)9月18日[又一個9.18事變啊]因病去世,在其去世不久之後的9月26日,時任太政大臣的一條冬良將宗祇編寫的『新撰菟玖波集』獻給后土御門天皇觀看。
最早的準勅撰連歌集的做成是在大內政弘的時代。這使大內家代代相傳的文化以及山口文化得以廣為人知。正因為如此山口簡直可以被稱為西國的小京都,甚至西京都。而政弘本人所作的和歌也數以萬計,在文化方面的政弘也決不是等閒之輩。並且山口也成為了儒學、雪舟系的繪畫等各式文化的發祥地。
政弘長男大內義興在位的時代大內氏達到了其全盛期,不光鎮壓了領內的反叛,而且還保護逃亡到山口的前將軍10代足利義稙(初代阿波公方足利義冬的義父)並出兵協助足利義稙恢復將軍的職位,自任幕府管領代。大內義興也與自己的父親政弘相同,與公卿、學者、僧侶們交往密切,對和歌與連歌有着很深的研究,大內義興的長子義隆在這點上也同自己的父親義興一樣有着相同的興趣,並且決不在乃父之下。
大內家的內部經常發生一族內部有實力的一門眾反叛,分家壓制主家的事也經常發生,但在義隆即位時大內家的聲威已經籠罩在了整個中國地區,義隆在重臣周防守護代尾張守陶興房的輔佐下安穩的繼承了大內家而並未發生家中一門反叛的事件。大內義隆自幼生活在周防國山口館內,從小耳濡目染的都是自己曾祖父教弘,祖父政弘,父親義興所喜好的儒學、漢詩、仏學、和歌、連歌以及多種藝術,因此大內義隆自幼年起就對文學以及各種藝術非常關心,其關心的程度要遠遠的超過治理自己的領國。在後奈良天皇即位的時候大內義隆更是通過三條西實隆向後奈良天皇進獻了大量的禮金。海上對明貿易的壟斷權為大內義隆帶來了莫大的財富,其在朝廷公卿的優厚待遇。使得自應仁之亂後京都四處漂泊流離的公卿貴族文化名人們陸續遷往周防國山口館居住,極大的促進了山口文化的繁榮。
初代阿波公方足利義冬與自己的大舅子大內義隆的關係,NHK電視台曾經播放過的[堂堂日本史]節目中,有過一段這樣的插入內容,天文19年(公元1550年)11月,內藤興盛將到訪山口的傳教士沙勿略和費爾南德斯介紹給大內義隆,但雙方在短暫的友好接觸後關係急轉直下,二人也被大內義隆趕出了山口。經過上一次的失敗後沙勿略在天文20年再次來到山口館參見大內義隆,並獻上了13種奇珍異寶,出於對陌生知識的強烈好奇以及各式珍寶的誘惑,大內義隆下達了在自己領內佈教的許可。在義隆的許可以及對天主教徒的保護政策之下,義隆領內在短短的兩個月裏受洗的教徒就達到了500人之多。沙勿略這種鍥而不捨勇於挑戰的開拓精神,和義隆寬大的性格及對新鮮知識的渴望一樣值得後人學習。此外,關於阿波公方與天主教的關係,有從京都被追放至堺的路易斯。佛洛伊斯訪問14代將軍足利義榮(初代阿波公方義冬的長子)時殘留的兩封書信為證。義榮進攻京都之際,天主教的傳教士們在暗處也應該是出了不少力。
另外有關大內義隆的評價在《大內義隆記》中有過“多多良朝臣義隆卿乃末世中通達之人,精於文武兩道,且慈悲為懷,尊神禮佛,廣為世間傳頌。”書中的記述,對大內義隆這樣一個平和的文化愛好者予以了很高的評價。末世之道者乃是於道義殘存之末世仍探求道者之意。戰國時代之武將,大抵假戰鬥以為擴大領地之道,而義隆之醉心文化,使其自身於亂世之價值不可不謂少之又少。而義隆對神佛的尊崇心理極其堅強可説是到了頑固的地步。大內義隆出資重建了筑前國的宮崎宮拝殿的大殿,並對豐前國的宇佐宮,安芸國內的嚴島神社等七國的神社,寺院進行保護。後奈良天皇即位的時候義隆也獻上了大筆的禮金用於天皇的即位儀式,其對傳統的權威相當的重視,併為了維護這些“傳統”而竭盡全力。在經過與細川氏持續的爭鬥而得到的對明海外貿易權使大內氏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而作為一個文化保護者的大內義隆則又把這些財富全都投入到了文化保護工作中。義隆對領國發展的漠不關心、對家臣冷泉隆豐,杉重矩的進言聽而不聞終於使得武斷派的陶隆房起兵反叛義隆,並且自己也結束了宛如公卿般的一生。其後陶晴賢在嚴島之戰被毛利元就打敗並自盡而亡。此後防、長兩國也就成了毛利氏的領地,直到幕末維新長州再度雄起而為諸雄藩之首,倒幕主力。義隆之死,陶晴賢的反叛以及其後的嚴島之戰使人們有了[大內義隆是個懶惰的庸才,陶晴賢是野心勃勃的逆臣,毛利元就是傑出的大將]這樣一個非常片面的評價。其實大內義隆並非庸才,其人也並不懶惰,義隆的一生中充滿着慈悲的精神、儒學中的禮節與理念、平和的人生觀貫徹着其短暫的一生。而陶晴賢實乃善戰之名將,西國無雙的勇將,卻只因這一時疏忽,致此悔恨終生的大敗,着實可嘆。
大內氏歷經數代所發展出來的這種獨特的大內文化(也稱山口文化)經過大內義隆之妹也就是初代阿波公方足利義冬之妻而傳到了阿波地區。至第8代阿波公方足利義宜與9代足利義根的時候,阿波國南方的漢學的發展已經到了非常先進的地步。到了之後的江户時代阿波國南方地區更是成了江户時代漢學的中心地區。歷代阿波公方對知識的愛好絲毫不遜色於大內義隆,這點來源於其先祖3代將軍足利義滿與8代將軍足利義政,二人在位時期所分別形成的獨特的北山文化與東山文化再加上足利義冬之妻所帶來的大內文化三種不同風格的文化體系混雜在一起就形成了獨特的阿波文化。

大內氏氏族名單

拜領大內政弘祖孫三代偏諱名單
大內政弘 文安三年-------明應四年(公元1446--公元1495年)
麻生弘家 [?---?]筑前國人。遠賀郡花尾城主。父麻生家春。
毛利弘元 [1466-1506] 安芸國人。高田郡吉田郡山城主。父毛利豐元。
松浦弘定 肥前國人。父松浦豐久。
陶弘詮 大內氏庶流陶氏出身。父陶弘房。周防陶氏與大內氏同是出自周防國吉敷郡大內村的一支。陶家這一系就是從大內氏再次分派出來的支系,同為多多良正恆之後。
內藤弘春 [?--1502 ]  大內家臣。長門國守護代。
大內義興[1477-1528](文明九年~享祿元年)
毛利興元 [1492-1516 ]安芸國人。高田郡吉田郡山城主。父毛利弘元
吉川興經[1508-1550] 安芸國人。父吉川元經。
小早川興平[1505-1526 ]安芸國人。沼田小早川氏當主。父小早川扶平。
佐波興連[?--?] 石見國人。邑智郡八幡城主。
松浦興信   肥前國人。父松浦弘定。
天野興定 [1475-1541] 安芸國人。安芸郡生城山城主。
飯田興秀 [?--?] 豐前國人。宇佐郡飯田城主。
陶興房 [?---1539 ]大內氏庶流陶氏當主。周防守護代。父陶弘護。
內藤興盛 [?---1554] 大內家臣。長門守護代。父內藤弘春。
杉興長 [?--?] 大內家臣。筑前守護代。
杉興運[?---?] 大內家臣。筑前守護代。父杉興長。
大內義隆 1507-1551(永正四年~天文二十年)
黑川隆尚 [?---1547]1527年改名 宗像神社大宮司。
毛利隆元 [1523----1563] 1537年元服   安芸毛利氏當主。父毛利元就。
小早川隆景 [1533-1597] 安芸國人。父毛利元就。
龍造寺隆信 [1529-1584] 1550年改名 肥前龍造寺氏當主,父龍造寺周家
麻生隆守 [?----1546] 筑前國人。遠賀郡岡城主。父麻生家信。
松浦隆信 肥前國人。父松浦興信。
天野隆綱[1503---1584] 安芸國人。安芸郡生城山城主。父天野興定。
青景隆著 [?---1556] 長門國人。
陶隆房 [1521-1555] 大內氏庶流陶氏當主。父陶興房。 內藤隆春 [1528-1600 ] 大內家臣。父內藤興盛。
內藤隆世 [?---1557] 大內家臣。長門守護代。父內藤隆時。
弘中隆兼 [?---1555] 大內家臣。安芸守護代。父弘中興兼。
冷泉隆豊 [?---1551] 大內家臣。父冷泉興豐。
大內義長(晴英) [?---1582](?~弘治三年)
陶晴賢 [1521-1555] 原名陶隆房 大內氏庶流陶氏當主。父陶興房
取大內義隆的偏諱,後謀反逼死義隆。而後取大內晴英之偏諱而改為陶晴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