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內

鎖定
大內,是都城核心,一般設於宮城之內, [1-2]  明清為紫禁城。皇宮的總稱。亦指圍繞皇宮的城牆。另一意義專指漢代京城內的倉庫名。
中文名
大內
外文名
Imperial Palace
Forbidden City
別    名
宮城
別    名
紫禁城
解    釋
指皇帝宮殿或宮內庫房
官署名
朝廷執掌收貯財務的機構
其他解釋
皇宮內負責警衞的武功高強之人

目錄

大內簡介

大內又稱宮城,明清稱紫禁城。皇宮的總稱。亦指圍繞皇宮的城牆。
舊唐書.德宗紀》:“天寶元年四月癸已生於長安大內之東官。”
《廣雅·釋天》:“天宮謂之紫官”,皇帝即天子,故帝王所居宮殿叫紫官。
另説,紫微星代稱天子,位居中央為眾星拱衞。王宮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城,故稱為紫禁城。 [3] 

大內釋義

大內指皇帝宮殿或宮內庫房。另一意義專指漢代京城內的倉庫名。
《史記·景宗本紀》:“置左右內官,屬大內。”武俠作品中的大內高手,即指皇宮內負責警衞的武功高強之人。

大內國庫

漢代時大內指京城的國庫。
《史記·孝景本紀》:“以大內為二千石,置左右內官,屬大內。”
裴駰集解引韋昭曰:“大內,京師府藏。”
《漢書·嚴助傳》:“ 越 人名為蕃臣,貢酎之奉,不輸大內,一卒之用不給上事。”
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大內,都內也,國家寳藏也。”

大內皇宮

唐 韓愈 《論佛骨表》:“今聞陛下令羣臣迎佛骨於鳳翔 ,御樓以觀,舁入大內。”
《明史·輿服志四》:“ 洪武 八年改建大內宮殿,十年告成。”

大內上京

遼朝前期的國都。上京城遺址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林東鎮南。上京未建成前,名“西樓”,是遼太祖阿保機創業之地,建成後稱皇都,後改稱上京,府曰臨潢。
皇城是契丹貴族階級居住的地方。城呈方形,又分內外兩部,即外城和皇城(又稱大內)。皇城城牆夯(hāng)土築成,夯層清晰可辨,城牆高5-6米。牆體上窄下寬橫斷面為梯形。城牆外壁有馬面(半圓形的土壘)。皇城內近年經考古發掘,現存城門4個,宮殿建築遺蹟100餘處,其中暴露於地表的建築台基50座。城內西部山丘上有寺廟和窯址。

大內天子禁中

《品字箋》:凡人寢室,皆曰卧內。而天子之禁中,則曰大內。
參考資料
  • 1.    《漢書·嚴助傳》:“大內,都內寳藏也。”
  • 2.    《史記·孝景本紀》:“大內,京師府藏。”
  • 3.    《中國土木建築百科辭典》總編委會.《中國土木建築百科辭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