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伴家持

鎖定
大伴家持,生於718年(養老二年)左右,卒於785年10月5日(延歷四年八月廿八),是奈良時代的政治家、詩人。大伴家持是大納言大伴旅人之子,官位是從三位中納言,三十六歌仙之一。大伴家持出身於武門名族大伴氏,因仕途不遇,其詩作哀婉動人,流露出孤獨心情。大伴家持是日本最早和歌集《萬葉集》的主要編者,也是該歌集收錄作品最多的詩人。死時因涉嫌參與暗殺桓武天皇的心腹藤原種繼,其屍骨竟被處流刑。直至二十一年後,冤案才獲昭雪。
中文名
大伴家持
外文名
おおとものやかもち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大和族
出生日期
718年
逝世日期
785年10月5日
職    業
政治家
主要成就
編纂萬葉集

大伴家持人物簡介

儘管大伴家持是作為《萬葉集》的編纂相關的詩人為世人所熟知,但大伴氏是古墳時代的著名軍事氏族,在飛鳥時代也是著名的武門。曾祖父大伴長德曾任右大臣,祖父大伴安麻呂曾在壬申之亂中支持天武天皇,立下功勳。父親大伴旅人曾任大納言,但遭權貴藤原氏排擠,在政壇上並不順遂。大伴家持像祖父大伴安麻呂、父親大伴旅人一樣作為政治家而名留史冊,在天平政爭中倖存了下來,在延歷年間晉升為中納言。 [1-2] 

大伴家持人物生平

大伴家持早年

大伴家持畫像 大伴家持畫像 [3]
父親大伴旅人作為大宰帥到大宰府赴任之際,大伴家持和母親、弟弟大伴書持一起跟隨父親到九州。後來母親去世,大伴家持兄弟又由來到九州的姑母大伴坂上郎女所養育。730年(天平二年),父親大伴旅人被任命為大納言,大伴家持隨父親一起返回平城京(今奈良)。 [4-5] 
731年(天平三年),大伴旅人去世,年約14歲的家持就由姑母坂上郎女供書教學。 [6] 
大伴家持的姑母坂上郎女是一位擅場吟詠愛情的女歌人,而家持在少年時代接觸多位女性,當中有豔麗少婦,亦有妙齡女郎。因此家持在20歲以前,創作出大量的情歌,與這些女性相贈。由於他在此時期較着重感情生活,他的歌便大都顯示其浪漫的一面,其中一首16歲時的作品《大伴宿彌家持初月歌》,就連姑母坂上郎女,也驚訝他的早熟:“ 振仰けて 若月見れば 一目見し 人の眉引 思ほゆるかも(中譯:仰望芽月可見;如曾一睹伊人眉,牽動思念。)” [6]  [7]  [8] 

大伴家持仕途

738年(天平十年),藤原不比等的四個兒子全部病逝後,大伴家持獲新掌權者橘諸兄起用,任命為內舍人。從此,大伴家持被橘諸兄倚為心腹。 [4]  [9] 
740年(天平十二年),聖武天皇為祈願藤原廣嗣之亂的平定而行幸伊勢,大伴家持隨行。 [10] 
745年(天平十七年),大伴家持的官位晉升為從五位下。天平18年(746年)3月,大伴家持被任命為宮內少輔。7月大伴家持被任命為越中守,但天平勝寶3年(751年)才到越中赴任。在此期間作下220餘首詩歌。家持受命為越中守,收取當地資源,以支持橘諸兄修築規模最大的東大寺 [4]  [9] 
751年(天平勝寶三年),大伴家持被調回平城京任少納言。當時,藤原仲麻呂已經權可炙手,牽制了橘諸兄的權勢,家持亦改變已往一面倒投向橘諸兄的作風,經常出席藤原仲麻呂派的宴會,與他們往來,並向藤原氏靠攏。 [4]  [11] 
在754年(天平勝寶六年)出任兵部少輔。755年(天平勝寶七年),到難波檢校防人(日本飛鳥、奈良時代的一種軍事制度,白村江之戰日本慘敗給大唐、新羅聯軍後,認為大唐有可能會興兵討伐日本,非常恐懼,於是在設立防人制度,防備邊境)。這次與防人的相會,使大伴家持在《萬葉集》中收集了很多防人歌。 [4]  [12] 
756年(天平勝寶八年),曾提攜大伴家持的橘諸兄退出政壇,藤原仲麻呂大權在握。其後,至758年(天平寶字二年)遭降職前為止,家持曾歷任兵部少輔、山陰道巡察使等職。 [4]  [12] 
758年(天平寶字二年),大伴家持降職為因幡守。 [4]  [12] 
儘管大伴家伴沒有參加757年(天平寶字元年)發生的橘奈良麻呂之亂,但是與藤原良繼(藤原宿奈麻呂)、石上宅嗣、佐伯今毛人等3人一起制定了暗殺藤原仲麻呂的計畫。暗殺計劃沒實施就被發現而中止。雖然罪責由藤原良繼一人承擔,大伴家持並沒有被問罪,但是在764年(天平寶字八年)大伴家持轉任薩摩守就是一項報復性的人事變動。 [4]  [13] 
767年(神護景雲元年),大伴家持轉任大宰少貳。 [4] 
大伴家持雕像 大伴家持雕像
770年(神護景雲四年),稱德天皇去世後,大伴家持就任左中弁兼中務大輔的要職,同年官位晉升為正五位下。在光仁朝,大伴家持歷任式部大輔、左京大夫、衞門督等京師要職和上總、伊勢等大國之守,升遷順利。780年(寶龜十一年),大伴家持擔任參議,位列公卿。781年(寶龜12年),大伴家持的官位晉升到從三位。 [4] 
775年(寶龜六年),才被調回任衞門督,其後曾任春宮大夫(781年,寶龜十二年)、中納言(783年,延歷二年)、持節徵東將軍(784年 ,延歷三年)。 [4] 
782年(天應二年),大伴家持被懷疑參與冰上川繼之亂,暫時被罷免官職,流放出平城京,從而認識到政治的殘酷一面。 [4] 

大伴家持去世

783年(延歷二年),大伴家持雖然晉升為中納言,但在785年(延歷四年)兼任了陸奧按察使持節徵東將軍之職,留在了陸奧國,並在那裏去世,時年68歲。 [4]  [14] 
大伴家持死後,在營建中的長岡京發生了藤原種繼暗殺事件,大伴家持又被牽連其中,不允許遺體下葬,並剝奪了大伴家持一切官職。大伴家持之子大伴永主也被流放到隱岐國。806年(大同三年),大伴家持的罪被赦免,恢復了從三位的官職和名譽。 [4]  [14] 

大伴家持詩歌成就

由於大伴家持在其宦海生涯中,患得患失,曾為了攀附橘諸兄及藤原氏而苦惱,在其作品中亦多有反映仕途經歷。值得注意的是他寫了許多以杜鵑(家持作品中稱為“霍公鳥”)、橘、藤為題的歌。杜鵑象徵追求幸福的候鳥,“橘”代表橘諸兄派,“藤”代表藤原氏,家持就以杜鵑選擇棲息橘樹或藤樹來自況。其中一首《反歌》,便以杜鵑和橘為題材:“ 霍公鳥 いとねたけくは 橘の 花散るときに 來鳴き響むる(中譯:杜鵑可憎,不乘時啼;花橘已見凋落,卻來嗚不已。)” [7]  [11]  [15] 
另外有一首以杜鵑和藤為題材的歌,亦表露出他的忐忑之情:“ 霍公鳥 鳴く羽觸にも 散りにけり 盛り過ぐらし 藤なみの(中譯:杜鵑振羽啼,羽觸花落;藤波花,似乎盛時過。)” [7]  [16] 
大伴家持的長歌、短歌共計473首被《萬葉集》收集,超過了《萬葉集》全體詩歌總數的一成。因此,大伴家持被認為與《萬葉集》的編纂有關。 [17] 

大伴家持相關紀念

在日本富山縣,設有不少與大伴家持有關的展覽館、神社、塑像,以紀念他曾在這裏任越中守一職。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