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串聯

(文革用語)

鎖定
串聯作為一種活動和稱謂出現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時期,但在後期,大串聯這個詞義、內涵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
中文名
大串聯
性    質
文革用語
出現時期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年,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表態支持全國各地的學生到北京交流革命經驗,也支持北京學生到各地去進行革命串聯。1966年9月5日的《通知》發表後,全國性的大串聯活動迅速開展起來。
大串聯時的場景 大串聯時的場景
大約六七月間,全國已出現“串聯”師生。外地來京者大多是到首都北京取“文革造反經”和接受毛澤東主席接見的師生,北京赴外地者大多是去各地煽風點火幫助“破四舊”的師生,有紅衞兵、“紅外圍”和一般學生,以大中學生為主,也有個別小學生跟着哥哥姐姐一同前往。
全國大串聯
全國大串聯(2張)
毛澤東主席分別於1966年8月18日、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26日8次會見了紅衞兵,受會見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衞兵、青年師生大約1300多萬人。當時串聯師生乘坐交通工具和吃飯住宿全部免費,成為當時很特殊的一道風景。
那時各地都成立了很多接待站。紅衞兵滿天飛,不管“飛”到哪裏都有人接待,接待站就像現在的旅行社一樣搞全程服務,以保證“文化大革命”的“流程”順利進行。各地政府生怕招待不周會引火燒身,因為得罪了紅衞兵就是“破壞革命”,其結果自然就是吃不了兜着走。紅衞兵來了,當權派就可能變成了“走資派”,他們明知對方氣勢洶洶,來者不善,明知紅衞兵危險也得歡迎。紅衞兵所到之處有吃有喝,這在那個年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別人沒有糧票就寸步難行,而紅衞兵沒有糧票卻能在食堂裏暢通無阻;城裏的公共汽車也成了他們的“旅遊公車”,不管到哪裏都可以隨便乘坐,不用買票愛到哪兒就到哪兒;至於火車就更是成為“紅衞兵專列”了,一分錢不交就可以周遊全國。這就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大串聯”的盛況,也是一次“旅遊高潮”。可以説,文化大革命的過程中,混入了壞分子,曲解了其含義,才造成如此多的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