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不善地法

鎖定
俱舍家所立六種心所法之一。
中文名
大不善地法
a-kus/ala-maha^-bhu^mika
sa-chen-po mi-dge-ba
類    別
心理現象
指與一切不 善之心相應而起的心理現象,有無慚( a^hri^kya)、無愧(anapatra^pya)二法。《俱 舍論》卷四(大正29‧20a)︰「大不善法地 名大不善地,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 不善地法,謂法恆於不善心有。彼法是何﹖頌 曰︰唯遍不善心,無慚及無愧。」
無慚、無愧二法,是隨一切不善心遍起的 心所,因此稱為大不善。而其所依的心王則稱 為大不善地,又此二法屬大不善地所有,故得 名大不善地法。其中,無慚,意指不敬德、不 忌憚有德之人,或指於所造罪,自觀無恥;無 愧,意即對現在、未來二世之罪果不見怖畏, 或於所造罪,無羞恥心。又,《大毗婆沙論》 卷四十二提出五大不善地法,主張無明、惛沈 、掉舉等三法也包括在內,但俱舍家將此三法 攝屬於大煩惱地法。《成唯識論》卷六則以此 [P695-b] 二法遍於不善心,稱之為中隨煩惱
〔參考資料〕 《雜阿毗曇心論》卷二;《入阿毗 達磨論》捲上;《顯揚聖教論》卷一;《大乘阿毗達磨 雜集論》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