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夢秦氏贈言

鎖定
秦可卿死時,王熙鳳夢見她前來告別。她勸王熙鳳為將來賈府不可避免的衰敗早作打算,臨別時,又贈王熙鳳這兩句話。
作品名稱
夢秦氏贈言
作    者
曹雪芹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紅樓夢》第十三回
文學體裁
七言律詩

夢秦氏贈言作品原文

秦可卿畫像 秦可卿畫像 [1]
三春去後諸芳盡,(1)
各自須尋各自門。(2)
(出自《紅樓夢》第十三回。) [2] 

夢秦氏贈言作品註釋

(1)“三春”句:表面上説春光逝去後,眾花都要落盡,實際上是預言後事,説待到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她們死去和遠嫁,大觀園姊妹們也都要死的死,散的散了。
(2)“各自”句:各自都得尋找各自的歸宿,也就是“飛鳥各投林”的意思。 [2] 

夢秦氏贈言作品賞析

秦可卿託夢贈言,預示“盛筵必散”,但也表達了傳統的宿命論思想。她為賈府所籌劃的,如在祖塋附近預先多置房產、田地,以備祭祀、供給,也為子孫將來留一條退路等等,都是為這個大家族長遠利益打的算盤。從脂硯齋批語中可以知道曹雪芹的親友看了初稿中的這一段,曾為之而“悲切感服”,還因此原諒了秦可卿生前的行為,囑令曹雪芹把暴露她與公公賈珍之間醜事的“遺簪、更衣諸文”統統刪去,以便將她從作者的“刀斧之筆”下“赦”出來。但這只是批書人的立場觀點。不過,從這一情節描寫來看,對賈府的“樹倒猢猻散”的結局,作者自己也還是流露出悲惋心情的。 [2] 

夢秦氏贈言作者簡介

曹雪芹畫像 曹雪芹畫像 [3]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説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漢人,大約在明代末年被編入滿洲籍。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從曾祖父起三代世襲江寧織造一職達六十年之久。後來父親因事受株連,被革職抄家,家庭的衰敗使曹雪芹飽嘗了人生的辛酸。他歷經十年創作了長篇名著《紅樓夢》,死後遺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該書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思想認識深刻、藝術手法精湛,是中國古典小説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