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夢別

鎖定
《夢別》是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中的篇目。
作品名稱
夢別
作    者
蒲松齡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聊齋志異》
文學體裁
小説

目錄

夢別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3] 

夢別原文

王春李先生之祖[1],與先叔祖玉田公交最善[2]。一夜,夢公至其家, 黯然相語。問:“何來?”曰:“僕將長往[3],故與君別耳。”問:“何之?” 曰:“遠矣。”遂出。送至谷中,見石壁有裂罅[4],便拱手作別,以背向罅,逡巡倒行而入;呼之不應,因而驚寤。及明,以告太公敬一[5],且使備具[6],曰:“玉田公捐舍矣[7]!”太公請先探之,信,而後吊之。不聽,竟以素服往[8]。至門,則提旙掛矣[9]。嗚呼!古人於友,其死生相信如此;喪輿待巨卿而行[10],豈妄哉! [1] 

夢別註釋

[1]王春李先生:李憲,字王春(縣誌作玉春),山東淄川人,作者摯友 李堯臣(字希梅)之父。明崇禎九年(1636 年)舉人,清順治三年(1646 年)進士。任浙江孝豐縣(令屬安吉縣)知縣,卒於官。有著作多種,未刊。 傳見乾隆《淄川縣誌》六《續文學》。其祖,名字事蹟未詳。
[2]先叔祖玉田公:蒲生汶,字澄甫,作者叔祖。明萬曆十三年(1585) 舉人,二十年(1592)進士。官直隸省玉田縣知縣。見《淄川縣誌》。
[3]長往:出遠門,暗喻永逝。
[4]裂罅(xià下):裂縫。罅,縫隙。
[5]太公敬一:李思豫,字敬一,李憲的父親。傳見《淄川縣誌》六《續 義厚》。
[6]具:喪用品。
[7]捐舍:捐棄宅舍;去世的諱稱。《戰國策·趙策》:“奉陽君妒,大 王不得任事,??今奉陽君捐館舍,大王乃今然後得與士民相親。”鮑彪注:“禮,婦人死曰捐館舍,蓋亦通稱。”
[8]素服:喪穿的白衣。
[9]提旙:喪家門口所垂掛的長條形旗子。旙,同幡。
[10]喪輿待巨卿而行:《後漢書·獨行·範式傳》:範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張死後,範式夢其來告喪期,並囑臨葬。範乃素車白馬千里往。範未至,柩至擴而不肯進;範至,叩棺致唁,“執紼而引,柩於是乃前。” 遂如期成葬。 [1] 

夢別譯文

李王春先生的祖父,與我已故的叔祖玉田公,交情最好。一天夜裏,李的祖父夢見玉田公到他家裏,神色悽傷地和他説話。李祖問:“你來有什麼事嗎?”他回答説:“我要出遠門,特來向你告別。”又問:“到哪裏去?”回答説:“很遠啊。”説完轉身走了。李祖把他送到山谷中,見石壁有條裂縫,玉田公便拱手告別,然後背對石縫慢慢倒退着隱入石縫中,喊他也不應聲。李祖一下從夢中驚醒了,捱到天亮,將夢中的事告訴了太公敬一,並讓家人準備好弔喪的物品,説:“玉田公已經去世了。”太公叫派人先探聽一下,如果是真的,再去弔唁。李祖不聽,竟換上素服去了。到了玉田公的門前,果然見門上已掛着白幡了。
唉!古人對朋友,連生死都深信不疑;古人張元伯的靈車要等範巨卿來到,才肯前行,豈是荒誕之談? [2] 
參考資料
  • 1.    蒲松齡 著,朱其鎧 主編.全本新注聊齋志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 2.    資料  .新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2]
  • 3.    徐波,李惠文,雷家桓等編寫.中外文學名著簡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