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宗白華創作新詩)

鎖定
《夜》是現代詩人宗白華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這首詩雖題名《夜》,但是它的深意不僅僅是寫夜之景緻,而是抒發一種天人合一的泛神論思想。詩人在夜空下凝望星羣,頓生崇敬的情意,覺得自己的微軀彷彿也變成了一顆小星,熔化在星流之中;接着,詩人強調由於歸化宇宙,身心與萬物融匯,精神便得到淨化與昇華,心就如同一張明鏡,能容下宇宙星辰,“我即萬物”,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詩歌富有哲人之思,語言精約,意境優美,雋永可愛。
作品名稱
創作年代
現代
作品體裁
現代詩歌
作    者
宗白華
作品出處
流雲小詩

作品原文

一時間
覺得我的微軀
是一顆小星,
瑩然萬星裏
隨着星流。
一會兒
又覺着我的心
是一張明鏡,
宇宙的萬星
在裏面燦着。 [1] 

創作背景

五四時期,由於普遍關心社會改革的風尚,這種風尚又導致詩人對探求世界觀的重視,因而當時諸多詩人注重詩的精神內涵,哲理詩也就興盛起來。泰戈爾小詩的輸入,又替這股熱潮增添了動力。宗白華是五四時期最早開創“小詩”而著稱詩壇的人。他信奉泛神論,主張詩人要重視“人格”鍛鍊,與內心的修養,因而他的不少小詩創作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這首《夜》就是詩人將他的哲學思考作了詩化表現。 [2]  [3] 

作品賞析

星空,是人類目力所能及的最浩瀚博大、最渺遠幽邃的自然景象。夜闌人靜,仰望星空,令人頻生浩嘆,奇思聯翩。宗白華的《夜》,寫的就是他面對星空時的奇妙感覺,富有哲人之思,意境優美,雋永可愛。
詩人仰望着星空,漸漸忘懷了身外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身的存在,恍然間覺得自己的身體離開了地面,變成了一顆小星,隨着天體的運轉作自由的流動。在這裏,詩人一方面抒寫了仰望星空時產生的美妙感覺,同時更強烈地感悟了個體的人存在的渺小,人的微不足道。面對寥廓的星空,面對無垠的宇宙,世世代代的人都發出同樣的驚愕和讚歎,詩人也不例外。無比恢弘的星空,襯出了人身何其小。人在這時,往往會加倍強烈地意識到宇宙的博大永恆和人生的短暫可憐,由此產生一種莫可名狀的時空恐懼心理。唐代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是一首表現人類時空恐懼感的絕唱,往來茫茫,天地悠悠。時間無窮無盡,空間無邊無際,對比之下,人生短暫,個體渺小,憂念及此,不得不令人感慨系之、愴然涕下。與陳子昂不同,宗白華在感覺到人的微小時,並未產生時空恐懼,或者説他至少沒有去那樣表現,而是用精美的語言抒寫人在物化中才可能體驗到的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化身為“一顆小星”,在“瑩然萬星裏”,“隨着星流”悠哉遊哉,自由運轉,那情境真是樂哉猗歟,妙不可言。詩人顯然是在無比綺麗的星空面前深深地陶醉了。導致這種差異的關鍵在於,陳子昂以失意的士大夫登上幽州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悠悠天地之間孤獨無依,既無法與“古人”、“來者”認同,更無法與“天地”認同,深刻的孤獨感使他產生出強烈的時空恐懼。而創作這首《夜》時的宗白華,則是一個深受斯賓諾莎哲學和中國古代哲學影響的泛神論者,他在《信仰》一詩中,對太陽、月亮、眾星、萬花、流雲等自然物視同父母、兄弟、姊妹一般,最後由衷詠歎道:“一切都是神”,“我也是神”。在萬物有靈的泛神論觀念中,詩人與自然物達成了完全的認同。所以,宗白華夜望星空,感到自己的微小,但又覺得自己的“微軀”已化作一顆小星加入萬星之列,找到了歸屬。正是這種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的認同和歸屬,使得宗白華只有物我為一的審美陶醉感,而沒有物我分離的時空恐懼感了。
因為宗白華意識到人之微小時沒有產生時空恐懼感,所以才有第二節詩裏更加美妙的感覺產生:“一會兒/又覺着我的心/是一張明鏡/宇宙的萬星/在裏面燦着”。與第一節詩突出的“人身何其小”構成鮮明對比,這裏展現的是“人心無窮大”。無論是從審美的情感體驗還是從主客的認知關係來看,對象只能是主體觀照的對象,而存在也只能是主體反映了的存在,世界的意義是人賦予的意義,離開了主體的人,一切都將無從談起。自然孕育了人,也只是在有了人之後,大自然的一切才可能被認識和反映,所以,公正地説。人和自然應該是互為前提互為決定的,片面強調存在第一性和意識第二性並非完全合適。在這首詩裏,離開詩人的審美觀照,夜空星流將變得毫無美感和詩意可言,星空所具備的一切質素都是認識審美主體的詩人給出的。正是詩人的精神之光照臨於一切星光之上,詩人的心靈明鏡輝映出宇宙萬星的燦爛。宗白華在此詩第二節所展示的“人心無窮大”,可以聯想起法國詩人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廣闊的是人的心靈。”人的心靈,的確是能夠容納一切的;人心的明鏡,的確是可以映攝星空的。宗白華的詩句洋溢而出的是人在審美境界中體驗到的無比自由、自豪感,張揚的是主體意識、人格的無窮能量。
任鈞認為,宗白華的詩“跟冰心的比較起來,更是哲理的”,又説:“在思想方面,他正如郭沫若氏一樣,泛神論的色彩很濃厚”(《新詩話》)。朱自清則乾脆説他“全是哲理詩”(《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詩話》)。他自己也認為詩只有“以哲學作為骨子,所以意味濃厚” (《三葉集·宗白華致郭沫若信》)。這首《夜》,語言精約,意境優美,雖然是純粹的詩性的吐囑。但如上分析,其哲學內涵之深湛,哲理色彩之濃郁,正可以很好體現宗白華的詩學觀念和詩藝特色。 [4] 

名家點評

安徽大學教授方銘:一方面,是五四時代解放自我,張揚個性的體現;一方面是審美的追求。詩人宗白華是美學家,他在這首詩裏寫人以超越的精神向自然飛昇;而自然物也向人的精神方向提高,這種雙向運動,達到莊子説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這就是最高的審美境界。人在更為廣大的空間與時間中找到自己,人的品格提高了,詩的品格也提高了。(《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評析·現代詩歌》) [2]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金欽俊:上節從“微”上説,寫“我”的化入宇宙,頓然若失;下節往“巨”處推,寫“我”的涵容宇宙,其大無朋。化入宇宙的是“我”的身軀,涵容宇宙的是“我”的心靈,身軀有限,靈思無窮,可見靈性世界的睿智與崇高。實際上,這裏道出了自我超越的兩種方式:自失超越與自聖超越。一首小詩,包孕如此豐富之內涵,實為不易。(《新詩研究》) [5] 
台灣空中大學教授沈謙:宗白華的詩論與作品,也有微妙的契合。《新詩略説》提出詩的定義:“用一種美的文字——音律的繪畫的文字——表寫人的情緒中的意境。這能表寫的,適當的文字,就是詩的‘形’,那所表寫的意境,就是詩的‘質’。詩的‘形’就是詩中的音節和詞句的構造;‘質’就是詩人的感想情緒。”宗白華的流雲小詩,意簡而曲,詞少而工,兼擅“形”“質”之妙,《夜》即為顯著的典型實例。其實,從更深一層探討,宗白華的美學思想,淵源自唐朝畫家張躁《繪境》所稱:“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夜》和《流雲小詩》中的許多作品,在民國初年的小詩中,卓犖不羣,特別耐人咀嚼,緣於“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林語堂與蕭伯納 看文人的妙語生花》) [6] 

作者簡介

宗白華(1897~1986),原名宗之櫆,江蘇常熟人。1918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德國語言學校,後主編《少年中國》月刊,《時事新報》副刊《學燈》。1920年赴德國留學,回國後歷任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教授。著有小詩集《流雲》。 [2] 
參考資料
  • 1.    宗白華著.流雲小詩: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08:7
  • 2.    方銘選析.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評析 現代詩歌: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01:111-112
  • 3.    公木等撰.袖珍新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06:112
  • 4.    孫鑫亭主編.古今中外哲理詩鑑賞辭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08:442-444
  • 5.    金欽俊著.新詩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09:101
  • 6.    (台灣)沈謙著.林語堂與蕭伯納 看文人的妙語生花: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9.0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