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夜鳽屬

鎖定
夜鳽屬(學名:Gorsachius)共有三種,鳥體普遍較粗胖,嘴短而尖,微向下彎曲。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太平洋諸島嶼,華萊士區以東、巴布亞新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羣島、西南羣島、摩鹿加羣島。
中文名
夜鳽屬
拉丁學名
Gorsachi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鸛形目
鷺科
夜鳽屬
3種

夜鳽屬形態特徵

夜鳽屬共有三種,鳥體普遍較粗胖,嘴短而尖,微向下彎曲。其中慄頭鳽:頭頂、冠羽暗栗色;頸側、肩、背慄紅色;腰、尾上覆羽深慄褐色;飛羽黑色,具栗色端斑;下體黃褐色,中央有黑褐色條紋和點斑;海南鳽:前額、頭頂、頭側、枕部和冠羽均為黑色,眼後有一道白色條紋向後延伸至耳羽上方的羽冠處,白紋下面的耳羽為黑色,眼下有一塊白斑;黑冠鳽:眉紋、頰、頸及上體均呈慄紅色,有密集的黑色橫斑。下體鏽赤色,有白色縱斑。翅上有大形白色帶。
夜鳽屬鳥類

夜鳽屬生活習性

棲息於沿海附近的濃密森林或林緣地帶、溪流、沼澤、河谷、蘆葦沼澤、水塘、溪流、水稻田、田邊和水塘附近小灌木上。夜行性,多在晨昏和夜間活動,但在隱蔽的陰暗地方,白天也常活動和覓食。夜晚較活躍。受驚時一跳而起,飛行低,振翼緩慢有力。性膽小而機警,通常很少飛行。多在蘆葦叢中通過,或在蘆葦上行走。食物主要為小魚、黃鱔、蛙、小螃蟹、水蜘蛛、昆蟲等。有時也吃少量植物性物質。

夜鳽屬分佈範圍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中國香港地區、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羣島、西沙羣島、中沙羣島、南沙羣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新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羣島、西南羣島、摩鹿加羣島(馬魯古羣島)、東帝汶等島嶼。),中國有分佈。 [1] 
2016年3月10日四川省首次發現海南虎斑鳽。 [2] 

夜鳽屬繁殖方式

營巢於蘆葦沼澤、湖邊、水塘、水稻田邊的蘆葦叢和灌叢中,每窩產卵3-6牧。卵的形狀為卵圓形,顏色為白色。

夜鳽屬該屬種類

(3種)
  1. 慄頭鳽 Gorsachius goisagi
  2. 海南鳽 Gorsachius magnificus
  3. 黑冠鳽 Gorsachius melanolophus

夜鳽屬保護等級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