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

鎖定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荷蘭語:Caféterras bij nacht,英語:Cafe Terrace at Night)是由文森特·梵高於1888年9月創作的一幅畫布油彩畫,現收藏於克羅勒·穆勒博物館(荷蘭奧特羅市)。
該畫是梵高星光三部曲的第一部,畫面描繪了阿爾勒一家咖啡館的室外景色,室內温暖而明亮的黃色燈光灑在屋外鵝卵石鋪成的廣場上,在深藍色的夜空中,羣星閃爍,宛如朵朵燦爛的燈花。整幅畫面與畫家筆下的咖啡館室內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色彩明麗,氣氛温馨恬適。 [1-2] 
中文名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
外文名
Caféterras bij nacht
作    者
文森特·梵高
創作年代
1888年9月
材    質
畫布
規    格
縱81釐米、橫65.5釐米
現收藏地
克羅勒·穆勒博物館(荷蘭)
畫作類型
油彩畫
作品別名
阿爾夜間的露天咖啡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畫作內容

圖片來源於克羅勒-穆勒博物館官方網站 [3] 
該畫描繪了一家咖啡館的外景,零散幾個人坐在咖啡館的露台上,一盞碩大的黃色的燈,照亮了整個露台,照亮了樓房的前部和人行道,光亮甚至灑在了浸沒在粉色和紫羅蘭色調的鵝卵石上。街道上,深藍或紫羅蘭色的樓房在星夜下向遠處延伸,在它們前面是一棵綠色的樹,在深藍色的夜空中,羣星閃爍,宛如朵朵燦爛的燈花。 [4]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創作背景

梵高自1888年5月到9月18日借住的蘭卡散爾咖啡館,該咖啡館位於形式廣場(Place du Form), 由於通宵營業,因而被稱之為“夜間的咖啡館”。在1888年9月,梵高對描繪夜景、夜晚的效果及夜色本身着了迷,在一個星期內,他連續廢寢忘食地創作了《夜晚的咖啡館》和《夜間的露天咖啡座》,在創作完《夜間的露天咖啡座》後,梵高還熱情地寫信給妹妹威廉敏娜介紹他的新作品。 [5]  [3]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藝術鑑賞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主題

局部圖
局部圖(4張)
該畫對天空上的星星採用了新的透視手法:圍繞星星的光暈剛剛消失,亮麗的黃色的牆吸引了觀者的視線。這幅畫右邊的暗色都市風景的側影(與亮麗黃色牆的反差)反而達成了一種平衡。
畫中,在煤氣燈照耀下的橘黃色的天蓬,與深藍色的星空形成同形逆向的對比,好像在暗示着希望與悔恨、幻想與豪放的複雜心態。梵高已慢慢地在畫面上顯露出他那種繁雜而不安、彷徨而緊張的精神狀況。 [5]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筆觸

該畫運用的是粗獷的短筆觸,筆觸準確、安靜有序,體現了病態中的畫家對寧靜、安詳的追求與渴望,畫面整體充滿詩意。黃橙的燈光和深藍的夜空相互對比,視線沿着咖啡棚和座位向後延伸,使畫面產生縱深感。該畫是沒有運用黑色的夜景圖,作者成功的運用色彩來表現夜間户外寫生的效果。 [4]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構圖

這幅油畫的構圖透視精確,梵高使用一條縱線、一條橫線、兩條對角線來切割畫面。沒影點,消失點位於中心,即透視線的會聚點位於畫面正中央。靠近畫面中穿着白衣的服務生。廣場上的行人籠罩在咖啡館那温暖而令人愉快的氛圍裏。聚精會神地望着對方。戴着帽子和圍巾的女人和雙手插在兜裏的男人相向而立。他們的眼神自然也交織在一起。咖啡館外的小咖啡桌微微發亮,吸引着路過的行人,不論常客還是新客。它們看上去像是一個個夏日圓月,一輪挨着一輪,映襯着夜色。畫中的星星彷彿是夜空中的一朵朵小花。 [4]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色彩

博物館實景圖 博物館實景圖
梵高運用白色和明麗的黃色,寥寥數筆就描繪出天空中的羣星。深藍色的筆觸點染四周,藍色逐漸變淡,筆觸縱橫交錯,造成星光瀰漫的效果。而反向着星光的地面,則以不同色調的筆觸相間而不相混形成;黑色筆觸用來表示地面上鵝卵石。
露天咖啡座是由桔色、黃色表現的,藍色的夜空深邃無際,繁星點點,顯出夜的靜謐與安詳。藍色的冷調子與咖啡座的桔、黃暖色形成對比,使夜晚街道上的露天咖啡廳在冷落中顯出一片温馨,並與藍色星空相映而充滿浪漫主義情調。 [5]  [6] 
整個畫面分成兩部分,畫面上部分以冷藍表現夜晚的天空,畫面下方則以橙黃暖色來表現咖啡館的燈火明亮,整個畫面的冷暖對比非常直接,具有強烈的色彩效果,使得畫面充滿色彩的活力和生機。 [6]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名家點評

曲靖畫院院長楊永勝:這幅畫上,用黃和藍來表現一種獨特感受。畫中被燈光照成黃色的咖啡座和藍色星空的對比,使整幅畫顯得很美,洋溢着一種平和的詩意。 [7]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後世影響

現在實景圖
現在實景圖(2張)
該畫是現代藝術最大膽的色彩探索,從野獸派到表現主義到更前衞的藝術風格,都能在這幅油畫開創性的色彩中找到源頭。 [4] 
在文森特完成此畫的100多年後,這家咖啡館一直是阿爾的人們飲酒的地方,現在被稱做梵高的咖啡館,仍舊保留着那黃色的雨蓬和所有的東西。 [8]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作者簡介

文森特·梵·高(1853—1890年),出生於荷蘭贊德特鎮一個新教牧師之家,24歲之前,曾在海牙、倫敦、巴黎等地的古匹爾畫店當店員。後來成為傳教士,在比利時西南部的博里納日礦區傳教,由於同情和支持窮苦礦工的要求而被解職,在度過了一段極度失望和貧困的生活後,他決定在藝術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1880年以後,他到處求學,向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求教,向荷蘭風景畫家安東·莫夫學畫,但最後還是決定自學,他克服種種困難,努力按自己的認識表現世界。1890年7月,他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梵·高一生留下了豐富的作品,其中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麥田上的烏鴉》等,但他的作品直到去世後才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他的藝術作品對20世紀表現主義影響甚深,特別是蘇丁和德國表現派畫家。 [9] 
參考資料
  • 1.    蔡慧珍編著,懷孕分娩坐月子專家指導,新世界出版社,2012.10,第120頁
  • 2.    [德]愛娃·海勒著,色彩的性格 色彩心理 色彩象徵 色彩構思,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1,第175頁
  • 3.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  .Kroeller - Mueller Museum[引用日期2018-08-13]
  • 4.    (意)保拉·拉佩利,阿爾弗雷多·帕拉維奇尼著;戈麗霞譯,凡·高,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6.01,第100頁
  • 5.    外文出版社編輯部 台灣光復書局編輯部,世界名畫與巨匠1 凡高,外文出版社,1997年01月,第110頁
  • 6.    何韻旺主編,色彩基礎,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06,第37頁
  • 7.    楊永勝主編,世界風景名畫鑑賞 三,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67頁
  • 8.    蔡慧珍編著,40周完美胎教專家指導,新世界出版社,2012.10,第58頁
  • 9.    (美)菲傑克著 黃金瑞編著,天才故事:世界傑出名人成長紀錄,中國民航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