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夜郵

鎖定
《夜郵》是由哈利·瓦特 / 巴斯·懷特執導的紀錄片,W.H·奧登撰寫解説詞。
《夜郵》講述了一駕從倫敦開往蘇格蘭的火車如何在夜間收發信件的故事。
中文名
夜郵
類    型
紀錄片
製片地區
英國
主    演
約翰·格里爾遜
片    長
30 分鐘
上映時間
1936年
出品時間
1936年

夜郵內容簡介

《夜郵》(1936),世界紀錄片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由約翰·格里森執導,W.H·奧登撰寫解説詞。講述從一駕從倫敦開往蘇格蘭的火車如何在夜間收發信件。它用完美的結構如實地反應當時的情景,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批評家們常常把《夜信》與BBC公司拍攝於60年代的紀錄片《西部高地》相提並論,因為它們都展現了平凡、浪漫而令人難忘的鐵路生活,而解説文字同樣出自奧登之手。

夜郵影片背景

起初,拍攝紀錄片《夜郵》的原因非常簡單:向郵局的僱員展現一列往返於倫敦和蘇格蘭之間的郵遞火車是如何工作的。為此,導演約翰·格里森邀請了一批作家來參與旅程,並讓他們寫下途中的所見所感。
拍攝初步完成後,格里森卻隱約感到某些東西有所欠缺:影片只是表現了信件在人與人之間傳遞的過程,卻沒有涉及任何有關寫信人和收信人的信息,也就是説,藝術感染力不夠。於是他請來當時的名作家為畫面創作文字,例如H·麥迪阿米和W.H·奧登等,攝製組再從大量的文字當中選出可以與畫面匹配的部分。“環繞蘇格蘭的山脈就像屠場裏堆積的死馬”,這樣的句子確實為影片增色不少,它們讓這部作品不僅僅圍繞信件的收發,而是細膩地闡釋了孤獨和安慰這一永恆主題。《夜郵》之所以堪稱傑作,當中富有藝術韻味的解説詞功不可沒。

夜郵相關評論

當火車加速的時候,解説的聲音也隨之變得急速起來;當列車員高喊“現在開始供應早飯”時,畫外音不失時機地開始插進關於“鐵路稀飯”的趣聞。在《夜郵》中,聲音和畫面的配合近乎完美。
它展現了一個像烏托邦一樣的世界,快樂的無產階級工人在靜謐的夜晚收發信件,每一道工序都如此古老:蒸汽火車、手推郵車和人工分信,一袋袋的信件被扔到鐵路的一邊等待收取。假如有某一袋被遺漏了,也沒有人會注意到,幾個月之後也許人們會從附近羊羣的口中找到它們的殘骸。整部影片充滿了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這是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
處理得最好的角色是那位面目和善、行動遲緩,老是給人一些模稜兩可建議的郵局經理。由於奧登的文字,把《夜郵》置於當今紀錄片之林依然毫不遜色,儘管當時他們寫了很多很好的解説詞,但最後採用的只是一小部分。

夜郵導演小傳

約翰·格里森(1898-1972),生於蘇格蘭。三十年代英國紀錄片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曾經建立帝國電影市場協會(EMBFU)和郵政總局電影協會(GPOFU),網羅了當時幾乎所有的業內人才,如Humphrey Jennings,Paul Rotha 和Alberto Cavalcanti等,在他的支持和幫助下,《流浪者》(Drifters,1929),《工業英國》(Industrial Britain,1933),《錫蘭之歌》(Song of Ceylon,1934)等一批優秀的紀錄片應運而生。二戰開始後,格里森受聘成為加拿大電影協會委員,並在加國創辦了國際電影協會。1951年,他成為一個專門製作高品質節目的組織“三人組”的主要負責人。
1957年,格里森進軍電視業,每週製作一檔名為“精彩世界”的節目,節選世界上最優秀的紀錄片作品在電視上播放。格里森厚實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拍攝經驗令這個節目甫一推出即大受歡迎。他經常在公開場合大談電影的教育和啓蒙意義,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時甚至有人戲言,有格里森在,電影院裏的宣傳人員大都可以解甲歸田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