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夜花藤

(防己科夜花藤屬植物)

鎖定
夜花藤(學名:Hypserpa nitida Miers)是防己科夜花藤屬植物。木質藤本,長達10m或更長。嫩枝常曲折,被黃色的短柔毛,老枝灰褐色,幾無毛,有條紋。
中文名
夜花藤
拉丁學名
Hypserpa nitida Mier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防己科
夜花藤屬 [1] 
夜花藤
命名者及年代
Miers,1851 [1] 

夜花藤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長達10m或更長。嫩枝常曲折,被黃色的短柔毛,老枝灰褐色,幾無毛,有條紋。葉柄長0.5~2cm,被柔毛或近無毛;葉片紙質至革質,卵形、長圓狀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少為橢圓形或闊橢圓形,長2.5~10(~12)cm,寬1.5-5(~7)cm,基部鈍或圓,有時闊楔形,先端短尖至漸尖,具小凸尖或稍鈍,常兩面無毛,有時沿脈上被柔毛,上面常光亮,基出脈3條,側脈和網脈均纖細而明顯。
雄花序為聚傘圓錐花序,長1~2cm,稀更長,有花3~5,稀具多花,被短柔毛;雄花:萼片7~11,外面的萼片小併為小苞片狀,長0.5~0.8mm,外面被微柔毛,內面萼片4~5,較大,倒卵形、寬卵形至卵形,長1.5~2.5mm,有緣毛;花瓣4~5,近倒卵形,長1~1.2mm;雄蕊5~10,花絲分離或基部稍合生,頂端稍膨大,長1~1.5mm。雌花序有花1~2,常單個腋生;雌花:萼片和花瓣與雄花的相似;心皮2,子房半球形或近橢圓形,長0.8~1mm,無毛。核果成熟時黃色或橙黃色,近球狀,稍扁,直徑0.7~1cm,果核倒卵球形,長5~6mm,背部兩側略凹凸不平。花期5~7月;果期6~11月。 [2] 

夜花藤生長環境

生於林中、林緣或海邊灌叢中,海拔50-450m。 [2] 

夜花藤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在中國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和雲南。 [2] 

夜花藤主要價值

根可入藥,有涼血、止痛、利尿等功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