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夜的讚歌

鎖定
《夜的讚歌》是美國詩人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創作的詩歌。該詩選自詩人1839年出版的第一部詩集《夜之聲》。 [1] 
詩歌在低低輕訴的語調中吐露着浪漫温柔的氣息,韻律和諧,語言優美,情感真摯,想象奇妙,具有藝術性。詩人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來寫自己對夜的感受,“垂曳的輕裳”和“貂黑的衣裾”分別寫出了夜的輕柔質地和華貴黑色,同時將夜置於“大理石廳堂"和“天國的宮牆”中,彰顯出夜的高貴品質。詩的第二節,作者更近切地描寫自己對於夜的感受,“她的丰姿從上空俯臨,夜的端凝,沉靜的丰姿,宛如我的戀人的倩影。”將夜的高貴典雅寫得較為出色,詩人對於夜的讚美和迷戀也隨之昇華到頂點。詩人最後説,“我聽到歡愉的、 哀怨的歌聲”,將歡愉和哀怨這兩種對立的情緒放在一起,表現了詩人體驗柔美夜色時的複雜心情。 [3] 
作品名稱
夜的讚歌
作    者
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
出    處
《Voices of the Night》(1839)
作品體裁
詩歌
外文名
Hymn To The Night
創作時間
1839年

夜的讚歌作品原文

Hymn To The Night
I heard the trailing garments of the Night
Sweep through her marble halls!
I saw her sable skirts all fringed with light
From the celestial Walls!
I felt her presence, by its spell of might,
Stoop o'er me from above;
The calm, majestic presence of the Night,
As of the one I love.
I heard the sounds of sorrow and delight,
The manifold, soft chimes,
That fill the haunted chambers of the Night,
Like some old poet's rhymes.
From the cool cisterns of the midnight air
My spirit drank repose;
The fountain of perpetual peace flows there, —
From those deep cisterns flows.
O holy Night! from thee I learn to bear
What man has borne before!
Thou layest thy finger on the lips of Care,
And they complain no more.
Peace! Peace! Orestes - like I breathe this prayer!
Descend with broad - winged flight,
The welcome, the thrice - prayed for, the most fair,
The best - beloved Night! [1] 

夜的讚歌中文譯文

夜的讚歌
我聽見夜的垂曳的輕裳 
拂過她大理石的廳堂!
我看見她的貂黑的衣裾 
裝飾着天國宮牆的熒光!
從那強大的魅力,我察覺 
她的丰姿從上空俯臨; 
夜的沉靜、端凝的丰姿,
如同我戀人的倩影。
我聽到哀怨的、歡愉的歌聲,
多種多樣的柔和的韻律, 
洋溢在精靈出沒的夜宮,
如同古代詩人的詩句。 
午夜的空氣像清涼的水池,
靈魂向這裏汲取安舒。
永恆和平的神聖泉水
就自這些深池裏流出。
夜啊!你教我學會容忍
人們曾經忍受的一切! 
你手指輕觸“憂傷”的唇吻,
他就悄然停住了嗚咽。
像奧瑞斯忒斯,我祈求寧靜! 
被祈求、受歡迎、最可愛的夜
張開她廣闊無垠的翅膀
飛行着,降臨到我們的世界。 [2] 

夜的讚歌創作背景

美國於18世紀70年代獨立之後,便加速了轉變發展的歷程。美國加緊向西部擴張,導致了大批印第安人被屠殺。歐洲裔美國人抱着美洲土著居民遲早要滅亡的觀念,對印第安人的土地寸土必奪。1811年因英國沒有取消對美國的經濟制裁,美國被迫停止對英貿易,這一事件又直接觸發了1812年的美英戰爭,戰爭帶來了英、美雙方大量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在19世紀頭十年快要結束時,由於歐洲經濟逐漸復甦,歐洲人不再像以前那樣依賴美洲商品,於是“曾經在美國國內推動投機的國際市場開始崩潰”。
1819年恐慌這樣的經濟災難開始降臨到美國人頭上。恐慌使得全國經濟蕭條,大批人失業破產,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同樣的經濟蕭條1837年又發生了一次,由於銀行戰爭和傑克遜金融政策的推行發生了1837年恐慌,恐慌導致多家公司、農場、工廠等破產,據統計,“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失去了工作”。再者,“剛剛成長的各種產業和勞工組織陷入了混亂之中,國家同時陷進了經濟和情緒上的低谷”。1838年聯邦部隊將所有的切諾基印第安人聚攏在一起,他們逼迫切諾基人從自己故鄉的土地上搬走,切諾基人被迫長途跋涉,走完了“血淚之路(Trail ofTears)”。他們顛沛流離,忍受着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據統計,在“出發時的2萬名切諾基人中,幾乎有四分之一死於疾病、勞累或者過度悲傷”。
政治生活中的血腥,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貧困讓一向關心政治、心繫國家前途命運的朗費羅內心不得安寧,他祈求和平,渴望安靜,然而他到何處去尋找一塊心靈的港灣,在哪兒可以避風躲雨呢?只有黑夜,也只有在靜靜的夜晚,他才能體味到安靜的温馨,也只有在靜靜的夜晚,他才能享受到和平的甘醇。在夜晚,他想到他應學會容忍,對社會上存在的殺戮、破產、貧困、流離失所等應抱有容忍態度。這裏反映出朗費羅作為一個資產階級作家所具有的侷限性,朗費羅不是一個社會改革家,他並沒有投身到激烈的社會改革運動中去,沒有深入美國社會所存在的複雜的社會矛盾,尋找並抓住問題的本質,然後提出解決社會矛盾的方法。他懷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關心着社會問題,但他對19世紀美國的社會變革所引起的社會動盪顯然是十分憂慮和不滿的。為了預防更大的動盪發生,為了美國人民,尤其是印第安人和黑人能免遭殺戮和欺凌,他通過詩歌勸勉他們要容忍。
朗費羅在詩中提倡人要有一種容忍的精神,除了上述原因外,其實和他個人在生活道路上遇到過重大挫折也有很大關係。朗費羅1831年與瑪麗·波特(Mary Potter)結婚,四年後,他攜妻子一同到歐洲訪問,不料妻子不幸於訪問途中去世了。這對朗費羅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對於一個一生篤信上帝的詩人來説,朗費羅沒有抱怨上天的不公,他從黑夜那裏學會了容忍。他不能讓怨言、牢騷、憎恨耽誤了自己的文學創作,他要為美國民族主義文學的發展服務,他要通過作品傳播友善、平等、和平的思想。 [1] 

夜的讚歌作品鑑賞

夜的讚歌主題思想

詩人在詩中讚美了黑夜,在他的筆下,黑夜成了一位衣袂飄飄、裙襬搖曳的美麗姑娘。黑夜有着人格魅力,當她於天際走過時,靜謐就會來到人間。詩人喜歡黑夜的靜,喜歡黑夜灑向人間的甘露,那露水,濕漉漉的,沁人心脾,似美酒,像泉水,讓他沉醉。黑夜的靜帶給詩人的是和平的環境,户外是一片和平寧靜的氛圍,除了偶爾聽到遠處飄來的優柔動人的歌聲外,一切都是那麼靜。詩人的內心也是一片寂靜,他陶醉於平靜的黑夜帶給他的和平安適的心境。
詩人寫黑夜的靜,其實是反襯現實世界的“鬧”和“動”,正因為現實世界的躁動不安、喧囂嘈雜,詩人才會喜歡上黑夜的靜。詩人渴求安靜、和平,他希望人間永遠沐浴在和平、安靜的氛圍裏。
朗費羅對社會邪惡的容忍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詩的最後一節,朗費羅將自己比作希臘神話中的俄瑞斯忒斯,他想像俄瑞斯忒斯為了替父報仇,最終殺死了他的母親及其情人那樣與社會的邪惡、腐敗做鬥爭。他想通過鬥爭,求得社會的和平。因此他向上天祈禱,企求和平鳥能很快飛臨人間,給人間帶來和平的福祉。 [1] 

夜的讚歌藝術特徵

修辭手法
在藝術特徵方面,該詩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格,因此語言表達生動、形象,意境雋永優美。如在詩的第三節,詩人在“I heard the sounds of sorrow and defight…Like some old poet’s rhymes”中,用了明喻修辭格。在詩的最後一節,詩人用了暗喻修辭格,他將Peace(和平)比作Night(夜晚)。詩人在詩的一開首用了擬人修辭格,他將黑夜擬人化為美麗的姑娘,想象獨特,意象鮮明。
音韻節奏
全詩的基本節奏為抑揚格,每節單行為抑揚格五音步,雙行為抑揚格三音步。全詩變格現象很少。二十四行詩句中,僅有五處出現變格。在第一詩節第四行第一音步中,出現了單音節替代,同節同行第二音步中出現了抑抑揚格替代,第四詩節第三行第四音步為抑抑揚格替代,第五詩節第三行第二音步為抑抑揚格替代,第六詩節第一行末尾出現了一個超音步音節替代。總的説來,全詩的節奏是諧和流暢的,讀起來抑揚頓挫,節奏優美動聽。這與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情感,所闡述的主題是符合的。
詩人於午夜時分,站在户外,體驗到深夜所特有的美、獨有的靜,內心感到無限的欣悦。午夜的露水讓他心情舒暢、精神愉快。他由此生髮出人要有容忍的品質,世界要有和平的環境這樣的思想。詩人的感情是一種熱愛自然、熱愛人類、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浪漫主義情感。詩人在詩中所探討的主題容忍與和平也具有積極的正面的意義。這樣的感情、這樣的主題是必須配以和諧優美的節奏的,以悦耳動聽的節奏演奏出這樣的情感、這樣的主題,會讓讀者倍感欣汴。
就韻式而言,全詩各節的押韻格式為abab,這是四行套韻體的押韻格式,但在這一體裁中,一般每行的節奏為抑揚格五音步,即所謂的“英雄四行套韻體”。在朗費羅的這首詩中,詩人在單行用了抑揚格五音步,而在雙行他用了抑揚格三音步。詩屬於套韻體詩,但詩人在英國詩人常用的“英雄四行套韻體”的基礎上做了改動,音諧韻美,節奏似山間的溪水一樣叮咚作響,和諧悦耳。詩句各節長短相間,安排有序、轉接自然、節奏單雙行參差排列,看上去、聽上去都整齊規範。詩中還使用了頭韻、行內韻等。 這些不同種類韻的有效使用,使整首詩洋溢着濃郁的音樂美感,詩在舒緩的旋律裏靜靜流淌,帶給人們温馨、平安和祝福。 [1] 

夜的讚歌作者簡介

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19世紀美國浪漫主義詩人之一。183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夜吟》,其中就包括《夜的讚歌》《人生禮讚》等音韻優美的抒情詩。1841年出版詩集《歌謠及其他》。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語言、文學長達18年,致力於介紹歐洲文化和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成為新英格蘭文化中心劍橋文學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82年逝世後,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角安放了他的胸像。朗弗羅一生創作大量抒情詩及敍事詩,善於在自然現象中發現深刻的人生哲理。 [4] 
參考資料
  • 1.    董務剛著. 美國浪漫主義詩人及其經典詩歌研究[M]. 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2017.06:3-10:46-53.
  • 2.    馮國超主編. 美國詩歌經典 1-5[M]. 通遼:內蒙古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1.03:11.
  • 3.    疏影編著. 中國最美的詩歌世界最美的詩歌[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11:504.
  • 4.    馬鍾元,陳麗敏主編. 每天讀點英文經典英文詩歌全集 英漢對照[M]. 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 2015.0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