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夜來香屬

鎖定
夜來香屬,藤狀灌木,具乳汁。葉對生,膜質,具長柄,羽狀脈。傘形狀或總狀的聚傘花序腋生,着花多朵;花中等大;花萼5深裂,裂片雙蓋覆瓦狀排列,花萼內面基部具有5個小腺體。約10種,分佈於亞洲大洋洲非洲熱帶地區,我國產4種,其中夜來香T. cordata(Burm. f. )Merr.我國南部常有栽培,除供觀賞外,花可作饌和藥用。
中文學名
夜來香屬
拉丁學名
Telosma Cov.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捩花目 Contortae
蘿藦科 Asclepiadaceae
亞    科
馬利筋亞科 Subfam. Asclepiadoideae
牛奶菜族 Trib. Marsdenieae
分佈區域
分佈於亞洲、大洋洲及非洲熱帶地區
模式種
Telosma cordata(Burm. f.)

夜來香屬形態特徵

藤狀灌木,具乳汁。葉對生,膜質,具長柄,羽狀脈。傘形狀或總狀的聚傘花序腋生,着花多朵;花中等大;花萼5深裂,裂片雙蓋覆瓦狀排列,花萼內面基部具有5個小腺體;花冠膜質,高腳碟伏,花冠筒圓筒狀,花冠喉部通常緊縮,裂片5,長圓形或狹長圓形,向右覆蓋;副花冠5片,膜質,着生於合蕊冠的基部,腹部粘生在花葯背面,其邊緣及頂端均離生,直立,頂端漸尖成舌狀內彎,背面凸起之頂向內凹缺;雄蕊5,着生於花冠的基部,腹部粘生於雌蕊上,花絲短,合生成筒狀,花葯頂端有內彎的膜片;花粉塊每室1個,長圓形,直立;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花柱短柱狀,柱頭頭狀或短圓錐狀。蓇葖圓柱狀披針形,無毛;種子頂端具白色絹質的種毛。 [1] 

夜來香屬分佈情況

約10種,分佈於亞洲、大洋洲及非洲熱帶地區。我國產4種,分佈於華南和西南地區。 [1] 

夜來香屬下級分類

華南夜來香 Telosma cathayensis Merr.
夜來香 Telosma cordata (Burm. f.) Merr.
台灣夜來香 Telosma pallida (Roxb.) Craib
卧莖夜來香 Telosma procumbens (Bl.) Merr. [1] 

夜來香屬常見植物

華南夜來香 Telosma cathayensisMerr.
藤狀灌木;小枝被微毛,老枝無毛。葉薄膜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6-12釐米,寬3-5釐米,頂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無毛,僅在脈上被微毛;側脈每邊6條;葉柄長1.5-3釐米,被微毛。聚傘花序傘形狀,腋生,着花多朵;總花梗長1-1.5釐米,被微毛;花梗長約1釐米,被微毛;花萼裂片薄,長圓狀橢圓形,長3.5毫米,寬2毫米,外面被疏柔毛;花冠淡綠色,高腳碟狀,花冠筒圓筒狀,內面喉部被長柔毛,裂片長圓形,長8毫米,寬2.5毫米,頂端圓或近截形,展開,被緣毛;副花冠裂片頂端舌狀漸尖,向內彎,背部隆起;花葯頂端具長圓形膜片;花粉塊長圓形,直立;子房無毛,花柱短柱狀,柱頭短圓錐狀。花期夏季。
產於廣東、廣西和雲南。生長於海拔500米以下山地疏林向陽處。模式標本採自廣東羅浮山。 [2] 
夜來香Telosma cordata(Burm. f.) Merr.
柔弱藤狀灌木;小枝被柔毛,黃綠色,老枝灰褐色,漸無毛,略具有皮孔。葉膜質,卵狀長圓形至寬卵形,長6.5-9.5釐米,寬4-8釐米,頂端短漸尖,基部心形;葉脈上被微毛;基脈3-5條,側脈每邊約6條,小脈網狀;葉柄長1.5-5釐米,被微毛或脱落,頂端具叢生3-5個小腺體。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着花多達30朵;花序梗長5-15毫米,被微毛,花梗長1-1.5釐米,被微毛;花芳香,夜間更盛;花萼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外面被微毛,花萼內面基部具有5個小腺體;花冠黃綠色,高腳碟狀,花冠筒圓筒形,喉部被長柔毛,裂片長圓形,長6毫米,寬3毫米,具緣毛,干時不折皺,向右覆蓋;副花冠5片,膜質,着生於合蕊冠上,腹部與花葯粘生,下部卵形,頂端舌狀漸尖,背部凸起有凹刻;花葯頂端具內彎的膜片;花粉塊長圓形,直立;子房無毛,心皮離生,每室有胚珠多個,花柱短柱狀,柱頭頭狀,基部五稜。蓇葖披針形,長7-10釐米,漸尖,外果皮厚,無毛;種子寬卵形,長約8毫米,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5-8月,極少結果。
原產於我國華南地區。生長於山坡灌木叢中,現南方各省區均有栽培。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及歐洲、美洲均有栽培。 [3] 
台灣夜來香 Telosma pallida(Roxb.) Craib
藤狀灌木,具乳汁;莖和枝柔細,被微毛。葉膜質,卵狀心形,長6-8釐米,寬3-5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無毛;基脈5條,側脈每邊4-5條;葉柄長2.5-3.5釐米,頂端具叢生小腺體。聚傘花序傘形狀,腋生;花序梗長7-15毫米;花梗長5-12毫米;花微香;花萼裂片卵狀披針形,被緣毛,內面基部有小腺體;花冠黃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筒圓筒形,與裂片近等長或短,內面喉部被柔毛,花冠裂片披針形,向右覆蓋,無毛;副花冠5片,膜質,着生於合蕊冠上,腹部與花葯背面粘生,側邊和頂端離生,副花冠裂片背面凸起,頂端舌狀漸尖,高出花葯頂端;花葯頂端具卵狀內彎的膜片;花粉塊長圓形,直立;子房無毛,心皮離生,每心皮有胚珠多個,花柱短圓柱狀,柱頭短圓錐狀,基部五稜,頂端微凹。蓇葖長圓狀披針形,長5.5-10釐米;種子卵圓形,長5-8毫米,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2.5釐米。花期8月,果期秋冬季。
產於我國台灣。生長於山地林中,攀援樹上。分佈於印度、泰國和越南等。模式標本採自印度。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