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階段決策

鎖定
多階段決策是指決策者在整個決策過程中做出時間上先後有別的多項決策。它通常比只需做出一項決策的單階段決策要複雜,它或是要決策者一次確定各階段應選擇的一串最優策略,或是找出表示一個過程內連續變化的一條控制變量曲線,或是確定適合不同狀態的靈活策略。 [1] 
中文名
多階段決策
外文名
Multi-stage decision
拼    音
Duō jiē duàn jué cè
隸    屬
數理科學
學    科
運籌學
歸    屬
決策

多階段決策決策簡介

生產經營活動中,某些問題決策過程可以劃分為若干相互聯繫的階段,每個階段需要做出決策,從而使整個過程取得最優。由於各個階段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機聯繫的,也就是説,本階段的決策將影響下一階段的發展,從而影響整個過程效果,所以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不能夠僅考慮選擇的決策方案使本階段最優,還應該考慮本階段決策對最終目標產生的影響,從而做出對全局來講是最優的決策。
多階段決策中有一類十分常見的決策,即序貫決策。此類決策除具有多階段決策的一般特點外,還有下列兩個特點:前一項決策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後一項決策,因為後一項決策所面臨的狀態取決於前一項決策的後果;決策者關心的是這一串決策的總後果,而不是各項決策的即時後果。

多階段決策決策方法

單階段決策所用的方法一般都可用於多階段決策之中,但多階段決策還有一些特殊方法,如動態規劃方法、多階段決策樹、控制論方法等,其中動態規劃方法最為常用。
動態規劃方法是一種求解動態規劃問題的方法,指從終點逐段向始點方向尋找最優策略的方法。
決策樹分析,就是利用概率分析原理,用樹狀圖描述備選方案的內容、參數、狀態以及在實施過程中不同階段方案的相互關係,對方案進行系統分析和評估的方法。應用決策樹分析法不僅能進行單階段決策,而且對多階段決策也是行之有效的。
控制論方法是應用控制理論研究、辨識和解決系統控制問題的科學方法。 [1] 

多階段決策基本要素

當每個階段的決策確定以後,全部過程的決策就是這些階段決策所組成的一個決策序列。一般地説,一個決策問題,如果需要幾次決策才能解決,則稱之為多階段決策問題。多階段決策問題的基本要素:階段數、狀態變量、決策變量、狀態轉移方程目標函數
1.階段數:有限階段決策問題和無限階段決策問題;
2.狀態變量:連續多階段決策問題和離散多有限階段決策問題;
3.階段個數是否明確:定期多階段決策問題和不定期多階段決策問題;
4.參數取值情況:確定多階段決策問題和不確定多階段決策問題。 [2] 

多階段決策應用

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多階段決策問題,如最短路問題、機器負荷的分配問題、生產與存貯問題、水庫調度問題等,這些問題可採用動態規劃的方法來求解。然而生產實際中還存在這樣一類問題,它不僅是一個多階段決策問題,而且還同時具有多個目標。如某一工程的施工可分為多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都存在着幾種不同的施工方案,每種施工方案都有相應的工期和費用,那麼如何進行各階段施工方案的選擇,才能獲得滿足施工工期要求而費用又最省的工程施工方案或者滿足總預算(費用)限制條件下工期最短的施工方案。 [2] 
參考資料
  • 1.    蕭浩輝. 決策科學辭典: 人民出版社, 1995
  • 2.    馬雲東, 朱柏石. 多目標多階段決策問題的最優化方法[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1990, 10(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