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莖鼠麴草

鎖定
多莖鼠麴草(拉丁學名:Gnaphalium polycaulon)隸屬於桔梗目菊科鼠麴草屬。一年生草本。莖多分枝,下部匍匐或斜升,高10-25釐米,基部徑1-2毫米,具縱細紋,密被白色棉毛或基部有時多少脱毛,節間較短,長1-1.5釐米。主要分佈在產浙江、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地。全草可入藥。
中文名
多莖鼠麴草
拉丁學名
Gnaphalium polycaulon Per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鼠麴草屬
分佈區域
中國浙江南部、福建南部、廣東南部及其沿海各島嶼至貴州南部

多莖鼠麴草形態特徵

多莖鼠麴草
多莖鼠麴草(6張)
一年生草本。莖多分枝,下部匍匐或斜升,高10-25釐米,基部徑1-2毫米,具縱細紋,密被白色棉毛或基部有時多少脱毛,節間較短,長1-1.5釐米。下部葉倒披針形,長2-4釐米,寬4-8毫米,基部長漸狹,下延,無柄,頂端通常短尖,全緣或有時微波狀,兩面被白色棉毛或上面有時多少脱毛;中部和上部的葉較小,倒卵狀長圓形或匙狀長圓形,長1-2釐米,寬2-4毫米,向下漸長狹,頂端具短尖頭或中脈延伸成刺尖狀。 [2] 
頭狀花序多數,長2-3毫米,徑2-2.5毫米,在莖枝頂端密集成穗狀花序;總苞卵形,寬近2毫米;總苞片2層,麥稈黃色或污黃色,膜質,外層長圓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頂端短尖,背面中部以下沿脊有淡紅色條狀增厚,被棉毛,內層線形,幾與外層等長,頂端尖,基部稍彎曲,背面被疏毛或幾無毛;花托干時平或僅於中央稍凹入,無毛。雌花多數,花冠絲狀,長約1.5毫米,頂端3齒裂。
兩性花少數,花冠管狀,長約1.5毫米,向上漸擴大,檐部5淺裂,裂片頂端尖,無毛。瘦果圓柱形,長約0.5毫米,具乳頭狀突起。冠毛絹毛狀,污白色,基部分離,易脱落,長約1.5毫米。花期1-4月。 [1] 

多莖鼠麴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耕地、草地或濕潤山地上。 [1] 

多莖鼠麴草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浙江南部、福建南部、廣東南部及其沿海各島嶼至貴州南部(望謨)以及雲南等地。也分佈於埃及、印度、泰國、澳大利亞及熱帶非洲。 [1] 

多莖鼠麴草主要價值

全草可入藥,主要功效有祛痰,止咳,平喘,祛風濕之效。用於治療熱痢,咽喉痛,小兒食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