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花地楊梅

鎖定
多花地楊梅(Luzula multiflora (Ehrh.) Lej.)是燈心草科地楊梅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6-35釐米;根狀莖短而直伸,具深褐色鬚根。莖直立,密叢生,圓柱形,直徑0.6-1毫米,具縱溝紋,綠色。葉基生和莖生。
中文名
多花地楊梅
拉丁學名
Luzula multiflora (Ehrh.) Lej.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燈心草科
地楊梅屬
多花地楊梅
分佈區域
中國廣泛分佈,亞洲、大洋洲、歐洲、北美均有分佈

多花地楊梅形態特徵

多花地楊梅線稿圖 多花地楊梅線稿圖
基生葉叢生莖基部,下面幾片花期常乾枯而宿存;莖生葉1-3枚,線狀披針形,長4-11釐米,寬1.5-3.5毫米;葉片扁平,頂端鈍圓加厚成胼胝狀,邊緣具白色絲狀長毛;葉鞘閉合緊包莖,鞘口部密生絲狀長毛。花序由5-9(-12)個頭狀花序排列成近傘形的頂生聚傘花序;花序分枝近輻射狀,各頭狀花序具長短不等的花序梗,惟中央1枝具短梗;葉狀總苞片線狀披針形,長2-5釐米;頭狀花序半球形,直徑4-7毫米,含3-8朵花;花梗甚短,基部常有1-2枚苞片;花下具2枚膜質小苞片,寬卵形,長約2毫米,寬1-1.5毫米,頂端芒尖,邊緣常有絲狀長毛,有時撕裂狀;花被片披針形,長2.5-3毫米,寬約0.9毫米,內、外輪近等長,頂端長漸尖或成芒尖,邊緣膜質,淡褐色至紅褐色;雄蕊6枚;花葯狹長圓形,長約1-1.5毫米,黃色;花絲長0.6-0.8毫米;子房卵形;花柱長0.7-0.9毫米,與子房近等長;柱頭3分叉,螺旋狀扭轉,長1.4-1.8毫米。蒴果三稜狀倒卵形,與花被片近等長,頂端具小尖頭,紅褐色至紫褐色。種子卵狀橢圓形,棕褐色,長約1.2毫米,基部具淡黃色的種阜,長約0.3毫米。染色體:2n=24,36。花期5-7月,果期7-8月。 [1]  [3] 

多花地楊梅產地生境

產我國南北各省區,分佈較普遍。生於海拔2 200-3 60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水溝旁、溪邊潮濕處。亞洲其他地區、大洋洲、歐洲、北美均有分佈。

多花地楊梅藥用相關

藥材基源: 全草或果實和燈芯草科植物地楊梅
性味:辛;平
歸經:胃;腸經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出處:《中華本草》
各家論述:《本草拾遺》:主赤白痢,取莖、子煎服。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割全草,剪取果實,分別曬乾。
功效:清熱止痢
主治:赤白痢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