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級傳播理論

鎖定
多級傳播理論亦稱“N級傳播理論”,是美國著名的傳播學理論之一。是1944年美國社會學家P·拉扎斯菲在《人們的選擇》一書中最先提出二級傳播理論,認為觀念往往先從無線電廣播和報刊流向輿論界的領袖,然後再由輿論領袖流向人口中不太活躍的部分。
中文名
多級傳播理論
別    名
N級傳播理論
出    處
資本主義大辭典
此後,R·默頓,E·卡茨從這一角度對受傳行為進行研究,發現信息在一般民眾中的傳導過程不止兩個階段,是一個多階梯型擴散體系,從信息源到受眾往往中間出現幾個層次的“輿論領袖”。1971年,E·M·羅傑斯明確提出:應將二級或多數傳播,擴充為N級傳播。80年代以後,“多數傳播”的內涵有了進一步擴大,不少學者認為,信息或概念在社會上川流不息,大眾傳播媒介對它施加着巨大影響,而所有的人又在不同時期,通過不同關係和方式(如會議、交談、通信、演説等),説不定都處在信息傳導過程。 [1] 
參考資料
  • 1.    羅肇鴻、王懷寧主編.《資本主義大辭典》: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9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