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穗蓼

(中藥)

鎖定
多穗蓼,中藥名。為蓼科植物多穗蓼Polygonum polystachyum Wall.ex Meisn.的全草。分佈於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利濕之功效。常用於痢疾,泄瀉,小兒消化不良,風濕腫痛,跌打損傷。
中文名
多穗蓼
別    名
辣蓼、水蓼、多穗假虎杖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蓼目
蓼科
蓼屬
多穗蓼
分佈區域
雲南、西藏等地
採收時間
6-10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毒    性
無毒

多穗蓼形態特徵

半灌木,高100-150cm。莖直立,多分枝,密被短柔毛。葉互生;葉柄粗壯,長約1cm;托葉鞘筒狀,上部偏斜;葉片寬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戟形,長6-15cm,寬3-5cm,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大型展開的圓錐狀花序;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紅色,外面2個較小,內面3個較大,近圓形,長約4mm。瘦果三稜形,黃褐色,短於花被。

多穗蓼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0-4500m的山坡、灌叢、林下。分佈於雲南、西藏等地。

多穗蓼入藥部位

全草。

多穗蓼性味

味辛、苦,性涼。

多穗蓼歸經

歸肺、脾、胃、大腸經。

多穗蓼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利濕。

多穗蓼主治

痢疾,泄瀉,小兒消化不良,風濕腫痛,跌打損傷。

多穗蓼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多穗蓼採集加工

6-10月採收全草,扎把曬乾。

多穗蓼相關論述

《西藏常用中草藥》:“祛風利濕,殺蟲止痢,清熱解毒。”“(治)菌痢,腸炎,小兒消化不良,跌打損傷,風濕腫痛,皮膚濕疹。”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冉先德.《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