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發性抽動症

鎖定
多發性抽搐症,中醫病名。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徵。其臨牀特徵為慢性、波動性、多發性運動肌快速抽搐,並伴有不自主發聲和語言障礙。本病以肢體抽掣及喉中發出怪聲或口出穢語為主要臨牀表現,起病在2~12歲之間,男孩發病率較女孩約高3倍。
別    名
筋惕肉瞤
瘛瘲
抽風
中醫學名
多發性抽搐症
相關西醫疾病
抽動—穢語綜合徵
疾病分類
兒科—心肝疾病
常見發病部位
心、肝
多發羣體
2-12歲小兒
傳染性

多發性抽動症名詞解釋

多發性抽搐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徵。其臨牀特徵為慢性、波動性、多發性運動肌快速抽搐,並伴有不自主發聲和語言障礙。本病以肢體抽掣及喉中發出怪聲或口出穢語為主要臨牀表現。

多發性抽動症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抽動——穢語綜合徵”又稱“多發性抽動症”、“進行性抽搐”,“衝動性肌痙攣”等。也是臨牀較為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綜合徵,以面部、四肢、軀幹部肌肉不自主抽動伴喉部異常發音及猥穢語言為特徵的綜合症候羣。特徵是患兒頻繁擠眼、皺眉、皺鼻子、撅嘴等;繼之聳肩、搖頭、扭頸、喉中不自主發出異常聲音,似清嗓子或乾咳聲。

多發性抽動症病因

多發性抽搐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與先天稟賦不足、產傷、窒息、感受外邪、情志失調等因素有關,多由五志過極,風痰內藴而引發。病位主要在肝,與心、脾、腎密切相關。

多發性抽動症病機

1、氣鬱化火
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若情志失調,五臟失和,則氣機不暢,鬱久化火,引動肝風,上擾清竅,則見皺眉眨眼,張口歪嘴,搖頭聳肩,口出異聲穢語。氣鬱化火,耗傷陰精,肝血不足,筋脈失養,虛風內動,故伸頭縮腦,肢體顫動。
2、脾虛痰聚
稟賦不足或病後失養,損傷脾胃,脾虛不運,水濕瀦留,聚液成痰。痰氣互結,壅塞胸中,心神被蒙,則胸悶易怒,脾氣乖戾,喉發怪聲;脾主肌肉四肢,脾虛則肝旺,肝風挾痰上擾走竄,頭項四肢肌肉抽動。
3、陰虛風動
素體真陰不足,或熱病傷陰,或肝病及腎,腎陰虛虧,水不涵木,虛風內動,故頭搖肢搐。陰虛則火旺,木火刑金,肺陰受損,故喉發異聲。

多發性抽動症臨牀診斷

多發性抽動症診斷要點

1、起病年齡在2~12歲,可有疾病後及情志失調的誘因或有家族史。
2、不自主的眼、面、頸、肩及上下肢肌肉快速收縮,以固定方式重複出現,無節律性,入睡後消失。抽動時,可出現異常的聲音,如咯咯、咳聲、呻吟聲或粗言穢語。
3、抽動能受意志遏制,可暫時不發作。
4、病狀呈慢性過程,但病程呈明顯波動性。
5、實驗室檢查多無特殊異常,腦電圖正常或非特異性異常。智力測試基本正常。

多發性抽動症鑑別診斷

1、風濕性舞蹈病 6歲以後多見,女孩居多,是風濕熱主要表現之一。表現為四肢較大幅度的無目的而不規則的舞蹈樣動作,生活經常不能自理,常伴肌力及肌張力減低,並可有風濕熱其他症狀。
2、肌陣攣 肌陣攣是癲癇中的一個類型,往往是一組肌羣突然抽動,病兒可表現突然的前傾和後倒,肢體或屈或伸。
3、習慣性抽搐 4~6歲多見。往往只有一組肌肉抽搐,如眨眼、皺眉、齜牙或咳嗽。發病前常有某些誘因,此症一般較輕,預後較好。但此症與多發性抽搐症並無嚴格的界限,有些病兒能發展為多發性抽搐症。

多發性抽動症辯證論治

多發性抽動症辨證要點

本病以八綱辨證為主,重在辨陰陽虛實。其標在風火痰濕,其本在肝、脾、腎三髒,尤以肝最為密切。

多發性抽動症治療原則

治療以平肝熄風為基本原則。氣鬱化火者,宜清肝瀉火,息風鎮驚;脾虛痰聚者,宜健脾化痰、平肝熄風;陰虛風動者,宜滋陰潛陽、柔肝熄風。

多發性抽動症分證論治

1、氣鬱化火證
證候:面紅耳赤,煩躁易怒,皺眉眨眼,張口歪嘴,搖頭聳肩,發作頻繁,抽動有力,口出異聲穢語,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肝瀉火,熄風鎮驚。
方藥:清肝達鬱湯加減。
常用藥:梔子、菊花、牡丹皮、柴胡、薄荷、鈎藤、白芍、蟬蜕、茯苓、甘草。
2、脾虛痰滯證
證候:面黃體瘦,精神不振,胸悶作咳,喉中聲響,皺眉眨眼,嘴角抽動,肢體動搖,發作無常,脾氣乖戾,夜睡不安,納少厭食,舌質淡,苔白或膩,脈沉滑或沉緩。
治法:健脾化痰,平肝熄風。
方藥:十味温膽湯加減。
常用藥:黨蔘、茯苓、陳皮、半夏、枳實、棗仁、白芍、石決明、甘草。
3、陰虛風動證
證候:形體消瘦,兩顴潮紅,五心煩熱,性情急躁,口出穢語,擠眉眨眼,聳肩搖頭,肢體震顫,睡眠不寧,大便乾結,舌質紅絳,舌苔光剝,脈細數。
治法:滋陰潛陽,柔肝熄風。
方藥:大定風珠加減。
常用藥:龜板、鱉甲、生牡蠣、生地黃、阿膠、雞子黃、麥冬、麻仁、白芍、甘草。

多發性抽動症其他療法

推拿療法
推脾土,揉脾土,揉五指節,運內八卦,分陰陽,推上三關,揉湧泉、足三里。
針灸治療
體針 主穴:太沖、風池、百會。配穴:印堂、迎香、四白、地倉、內關、豐隆、神門。

多發性抽動症預防調護

預防
1、 平時重視兒童的心理狀態,保證兒童有規律性的生活,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2、 不過食辛辣食物或刺激性飲料。
護理
1、關愛患兒,耐心講清病情,給予安慰鼓勵。
2、飲食宜清淡。
3、注意休息,不要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遊戲機。
[1] 
參考資料
  • 1.    汪受傳 .《中醫兒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