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洛米蒂山

鎖定
多洛米蒂山是位於意大利東北部威尼託區和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區交界的邊緣地帶,核心保護面積1359.11km多洛米蒂山遺產地是意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系的組成部分,3000m以上的山峯多達18座之多。由9個區域組成的序列遺產地展示了傑出的山景多樣性,有峯叢、峯針、巖牆等國際地貌學研究中標誌性的景觀類型,有冰川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系統。頻繁的滑坡、洪水和雪崩上演着頗具特色的動態地質變化過程。
中文名
多洛米蒂山
外文名
The Dolomites
3,342公尺
離地尺寸
610公尺
地    址
意大利阿爾卑斯山脈
類    別
實際管轄
意大利

多洛米蒂山世界自然遺產

多洛米蒂山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多洛米蒂山脈(The Dolomites)
入選時間:2009年
遴選依據:自然遺產(vii)(viii)
地理位置:N46 36 47 E12 0947
遺產編號:1237

多洛米蒂山遺產描述

多洛米蒂山脈是阿爾卑斯山的一部分,位於意大利阿爾卑斯山脈北部東段,海拔 3,343米。覆蓋141903公頃。橫跨三大地區: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區、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和威尼託區。 巍峨羣山覆蓋了特倫託、波爾查諾 (75% 被多洛米蒂山覆蓋)、烏蒂納 和波代諾內等省份。多洛米蒂山在兩億五千萬年前安靜地躺在海底,七千萬年前浮出水面,在那以後這裏已成為一個巨大的地質寶庫,化石數目尤其豐富。
2009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依據標準(vii)(viii),多洛米蒂山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vii):廣泛認為白雲岩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山地景觀之一。 它們的內在美來源於各種壯觀的垂直形式:如與水平表面對比鮮明的高峯、尖石、圓塔,包括凸起、峭壁和板塊,所有這些都在廣闊的岩屑沉積和更温和的山麓上突然上升。裸露的淺色岩石表面與下面的森林和草地之間的對比提供了豐富的色彩。 山脈高聳、峽谷穿插其間,在一些地方孤立、但在其它地方形成全景。 這裏的一些懸崖高達1500多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石灰岩巖壁之一。白雲岩獨特的景色已成為“白雲岩景觀”的原型。 最先捕捉到山巒之美麗的地質學家先驅們,他們的論文寫作、隨後的繪畫和攝影進一步強調了這片土地的美學魅力。
多洛米蒂山壯觀景象
多洛米蒂山壯觀景象(14張)
遴選依據標準(viii):白雲岩具有國際上的地貌意義,是白雲質灰巖中發育山脈的經典場所。該地區地貌多樣,與侵蝕、構造和冰川作用有關。在全球範圍內,石灰岩的數量和密度極為多樣,包括山峯、塔、尖塔和一些世界上最高的垂直巖壁。其地質價值也具有國際意義的,特別是中生代碳酸鹽台地的證據,或“化石環礁”的證據,特別是他們提供的證據表明生物構造物在二疊紀、三疊紀邊界線之後的演變,以及它們建造的珊瑚礁與其周圍的盆地之間的關係的保存。白雲岩還包括幾個國際上重要的三疊紀地層類型剖面。該遺產的科學價值也得到了在國際一級進行長期研究和承認的證據的支持。總之,地貌和地質價值的結合創造了一種具有全球意義的屬性。 [1] 

多洛米蒂山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多洛米蒂山
多洛米蒂山(5張)
由意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脈構成,共有18座山峯高度超過3000米,佔地141903公頃。這裏隨處可見美妙絕倫的山景、垂直的巖壁、陡峭的懸崖和星羅棋佈、幽深狹長的山谷。一組由9個區域組成的系列遺產,以崇山峻嶺、懸崖峭壁的地貌展現了多姿多彩的國際名勝景觀,該遺產還可見到冰川地貌和喀斯特地形。而地質活躍也是這一區域的特點,滑坡、洪水和雪崩頻繁發生。此外,這裏具有化石記錄的中生代碳酸鹽巖台地系統的保存之完好堪稱典範。 [1-2] 

多洛米蒂山遺產介紹

多洛米蒂山(Dolomites,意大利語作Alpi Dolomitiche)是意大利阿爾卑斯山脈北部東段的山羣。多洛米蒂山共有18個山峯,高度超過3000米,佔地141903公頃。多洛米蒂山 橫跨三大地區: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區 (Friuli-Venezia-Giulia)、特倫蒂諾-上阿迪傑 (Trentino Alto Adige) 和威尼託區 (Veneto)。 巍峨羣山覆蓋了特倫託 (Trento)、波爾查諾 (Bolzano)(75% 被多洛米蒂山覆蓋)、烏蒂納(Udine) 和波代諾內 (Pordenone) 等省份。
多洛米蒂山區是全世界知名的旅遊度假勝地,這裏山巒壯麗,奇峯林立,姿態獨特而迷人,大山懷抱着許多魅力無窮的村莊。這裏空氣純淨,風景如畫,一年四季都可以開展各種活動,因此多洛米蒂山就成為了國際旅遊的中心地,特別是冬季。
有公路經過許多著名山口,旅遊和登山活動主要中心為科爾蒂納丹佩佐(Cortina d'Ampezzo),其他旅遊地有奧龍佐(Auronzo)、奧爾蒂塞伊(Ortisei)等。較大城鎮博爾札諾(Bolzano)和貝盧諾(Belluno)位於西側和東南側。

多洛米蒂山多洛米蒂山——因法國地質學家而得名

多洛米蒂山屬於意大利境內的東阿爾卑斯山脈。多洛米蒂山有許多高峯,其中18座山峯海拔逾3050米;最高點為馬爾莫拉達峯,該峯南坡有610米的懸崖。多洛米蒂山體由淺色石灰岩構成,受侵蝕作用影響,山脊呈鋸齒形,山谷深邃,多陡峭巖崖。境內有41條冰川,僅有小片林區。
多洛米蒂山在兩億五千萬年前安靜地躺在海底。七千萬年前它浮出水面,山中羣峯形態各異,其“痛苦糾結”的勢態(高峯、尖石、圓塔)極具特色,塑造及破壞着多羅米蒂山相貌的主要原因是當地氣候。當然,這裏大面積的礫石沉積層,其中也有侵蝕作用的功勞。
18世紀法國地質學家多洛米厄(Dieudonne Dolomieu)對該地區及其地質進行過科學研究,此山便因法國地質學家迪尼多內·多洛米厄而得名。這位地質學家首先發現了白雲石(音譯為多洛米蒂)的特性,這是一種石灰石,多洛米蒂山區盛產這種石頭。山體由淺色石灰岩構成,受侵蝕作用影響,山脊呈鋸齒形,山谷深邃,多陡峭巖崖。 [2] 

多洛米蒂山高山美景

多洛米蒂山壯觀景象
多洛米蒂山壯觀景象(14張)
20世紀最有名的建築師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是這樣描述多洛米蒂山的:世界上最美的建築傑作。 奇峯林立、巍峨莊嚴的羣山屹立於意大利、德國和當地拉地諾 (Ladino) 文化的交叉口。 此山又名“白山”,這個名字得自於潔白無瑕的白雲石,但每至破曉和日落時分,山中萬物都會染上一層粉紅色,接着漸變為暗紅色—— 這種現象被稱為阿爾卑斯之光 (enrosadira),多洛米蒂因此而聞名於世。 布倫塔 (Brenta) 羣山位於多洛米蒂山區最西端,山中坐落着旅遊勝地——摩敦納迪-坎皮格里奧 (Madonna di Campiglio)(隸屬於特倫託 (Trento) 地區)。 但據官方宣傳,多洛米蒂山最迷人的自然風光是特倫託東部位於西斯蒙山谷 (Val Cismon) 和費耶美-法薩山谷 (Fiemme and Fassa Valleys) 之間的山區。 再往前走我們可以看到聖馬蒂諾-卡斯特羅扎山,它緊鄰佩爾-聖馬蒂諾山 (Pale di San Martino) 和菲拉-普里梅羅 (Fiera di Primero) 山,坐落於費耶美-法薩山谷之中,周圍環繞着塞拉 (Sella)、薩索倫高 (Sassolungo)、馬爾莫拉達(Marmolada)、摩埃納 (Moena) 和卡納澤伊 (Canazei) 等眾多山峯。 朝北走,可以看到加爾代納山谷 (Val Gardena),它隸屬於博爾扎諾省 (Bolzano),山谷兩旁依偎着美麗的奧蒂賽依市 (Ortisei) 和迷人的聖克里斯蒂娜市 (Santa Cristina) 與塞爾瓦市 (Selva)。
接着我們可以看到阿爾卑斯休斯山 (Alpe di Siusi) 、北面的伊薩科山谷 (Valle Isaco) 和著名的佈列瑟儂 (Bressanone) 市(數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中歐地區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以及普斯特拉亞山谷 (Val Pusteria) 和布魯尼科市 (Brunico)(位於普蘭德克羅尼斯 (Plan de Corones) 山腳下),視野盡頭矗立着聖坎迪朵 (San candido) 山。緊鄰科米利科 (Comelico) 地區,該地區中心為聖斯特法諾-卡德里 (Santo Stefano di Cadore) 市。 朝着科爾蒂納 (Cortina) 進發,奧龍佐市(Auronzo) 豁然進入眼簾,這裏靜靜地躺着美麗的米蘇麗娜 (Misurina) 湖,站在湖邊向高處眺望,可看到特列西姆 (Tre Cime) 和克里斯塔羅 (Monte Cristallo) 山 科爾蒂納就不需要再作介紹了, 經過這顆“多洛米蒂山的珍珠”,穿越法爾扎勒格山口 (Falzarego Pass),您就可以與位於威尼託與上阿迪傑兩區交界處的阿拉巴 (Arabba) 不期而遇,再往前走,就到了巴迪亞山谷(Val Badia,屬於博爾扎諾省)。 聖卡西亞諾(Cassiano)、拉維拉 (La Villa) 和科瓦那 (Corvara) 是這個王冠上的三顆璀璨明珠,當地居民屬於拉地諾族 (Ladino)。 讓我們返回貝盧諾 (Belluno) 周圍地區,可以看到阿勒格尼 (Alleghe) 靜靜立於同名湖泊之畔。 再往南行,在馬爾莫拉達山、西維塔山(Civetta) 和佩爾-聖馬蒂諾山之間,您可以看到阿戈爾多 (Agordo),它是國際上有名的登山中心。 最後我們來到多洛米蒂的東北角,您可以看到聖維託 (San Vito) 與皮埃維 (Pieve)市,兩個小城後面是薩帕達市 (Sappada),它們處於威尼託區與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區 (Friuli Venezia Giulia) 交界處,弗留利-多洛米蒂地區公園也在這個地區,位於烏迪內 (Udine) 和波代諾內 (Pordenone) 兩省之間。

多洛米蒂山國際冬季旅遊中心

多洛米蒂山
多洛米蒂山(5張)
多洛米蒂山區是全世界知名的旅遊度假勝地。 這裏山巒壯麗,奇峯林立,姿態獨特而迷人,大山懷抱着許多魅力無窮的村莊。這裏空氣純淨,風景如畫,一年四季都可以開展各種活動,因此多洛米蒂山就成為了國際旅遊的中心地,特別是冬季。 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867-1957 年,意大利指揮家、大提琴演奏家)以前喜歡在阿爾卑斯休斯山散步,但毫無疑問,自科爾蒂納 (Cortina) 於 19 世紀末被德奧貴族和英國登山者發現之後,它一直雄踞“多洛米蒂王后”的寶座。 但一戰爆發後,山區的一切活動嘎然中止。
使多洛米蒂山的旅遊業重獲新生的是 1956年在意大利科爾蒂納舉行的冬季奧運會。 接着電影業的繁榮使山區發展步入了新的階段: 科爾蒂納成為許多電影的拍攝景地,如 1981年上映的、由羅傑·摩爾主演的《007之最高機密》 (Agent 007: For Your Eyes Only)。 在這之前,1962年由彼得·塞勒斯 (Peter Sellers) 和大衞·尼温 (David Niven) 主演的《粉紅豹》(Pink Panther) 系列第一集的外景拍攝地也設在了科爾蒂納。此後,多洛米蒂山(特別是科爾蒂納和近年來越來越火的巴迪亞山谷)就成了富人、貴族、電影導演、演員(如克拉克-蓋博和碧姬-芭鐸)、運動員、藝術家和工業與國際經濟巨頭的遊樂場。

多洛米蒂山攀巖者的樂園

多洛米蒂山是攀巖者的樂園。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軍隊的分界線穿過多洛米蒂山。五塔峯(Cinque Torri)和拉加祖奧伊山建有露天戰爭博物館。很多遊客來到多洛米蒂山鐵索攀巖(Via ferrata)。這是一種在路線上設置鐵索、金屬腳蹬甚至梯子以保證安全性的攀巖方式。一次大戰期間首次在多洛米蒂山建立了這種保護性小路。很多長距離的徒步小徑貫穿多洛米蒂山,被稱為“Alte vie”(高空小徑),這些小徑從1到8編號,至少需要一週的時間才能穿過山峯,沿途設大量棚屋。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