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核鵝掌柴

鎖定
多核鵝掌柴(Heptapleurum brevipedicellatum (Harms) Lowry & G. M. Plunkett)是五加科鵝掌柴屬喬木或灌木,高4—10米;小枝圓柱形,疏被皮孔,無毛。葉有小葉5—7;葉柄圓柱形,長12—30釐米,無毛;小葉紙質,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2-20釐米,寬5—9釐米,中央的較大,兩側的較小,先端短漸尖至鈍頭,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兩面均無毛,干時褐色,側脈8—11,在上面平坦,下面隆起,網脈不明顯;小葉柄中央的長5—7釐米,兩側的長2—3釐米,無毛。
中文名
多核鵝掌柴
拉丁學名
Heptapleurum brevipedicellatum (Harms) Lowry & G. M. Plunkett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2] 
傘形目
五加科
鵝掌柴屬
多核鵝掌柴
分佈區域
雲南東南部

多核鵝掌柴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高4-10米;小枝粗壯,無毛,髓實心。葉有5-7小葉;葉柄長19-27釐米,無毛;小葉片紙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0-16釐米,寬4.5-6.5釐米,先端短漸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稍歪斜,干時上面黑棕色,下面棕色,兩面均無毛,中脈和側脈在上面平坦,下面隆起,側脈8-11對,網脈不明顯;小葉柄不等長,中央的長4-5釐米,兩側的長1-1.5釐米,無毛。
多核鵝掌柴 多核鵝掌柴 [1]
多核鵝掌柴線稿圖 多核鵝掌柴線稿圖 [1]
圓錐花序側生,主軸和分枝幼時有小橫裂的栓質薄皮,後呈批糠狀或鱗片狀脱落,脱淨的部分變黑色,分枝二叉式;傘形花序總狀排列在分枝上,直徑1.5-2釐米,有花8-10朵;總花梗扁平,長1.5-2釐米;苞片闊三角形,長3-4毫米;花梗長1-2毫米;小苞片三角狀卵形,長約2毫米;花芽橢圓形,長約6毫米;萼闊鐘形,長約3毫米,邊緣呈微齧蝕狀;花瓣7-10,長三角形,長約4毫米,干時黑色,無毛;雄蕊和花瓣同數而等長,花絲基部膨大,上部細尖;子房7-11室;花柱合生成柱狀,長約1.5毫米;花盤隆起。
果實球形,干時黑色,有明顯的7-11稜,直徑4毫米;花柱宿存,柱頭頭狀;果梗很短,長僅1-2毫米;分核7-11,扁平。花期10月,果期次年3月。 [1] 

多核鵝掌柴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1300米的闊葉林中。

多核鵝掌柴分佈範圍

原產雲南東南部(屏邊、西疇、麻栗坡等),模式標本採於屏邊。 [1] 

多核鵝掌柴本種提示

本種葉有5-7小葉,干時黑棕色,圓錐花序側生,花7-11數,果實有多稜,果梗粗短,為國產的鵝掌柴屬最獨特者。它和印度尼西亞產的Schefflera singalangensis Ridl.相近,但那種植物為附生藤本,小葉片橢圓形且較大。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