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枝柳穿魚

鎖定
多枝柳穿魚(Linaria buriatica Turcz.)是車前科柳穿魚屬植物。多年生草本,自基部極多分枝,分枝常鋪散,高僅8-20釐米。葉完全互生,多而密,針葉形至狹條形。總狀花序生於枝頂,長3-7釐米,花序軸、花梗相當密地被腺柔毛。蒴果卵球狀,長9毫米,直徑7毫米。種子盤狀,有寬翅,中央有瘤突。花期6-8月。 [1] 
分佈於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內蒙古(滿洲里)、黑龍江。生長於草原、荒地及沙丘。 [1] 
全草可以入藥,性味苦、寒;入肝、膽二經;用於血熱毒盛,發為丹毒、口瘡、咽喉腫痛等證;該品有清火解毒、利咽消腫之功。該苦可燥濕,寒能清熱,故可用於治療濕熱黃羶。 [2] 
(概述圖參考來源: [3] 
中文名
多枝柳穿魚
拉丁學名
Linaria buriatica Turcz.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車前科
柳穿魚屬
多枝柳穿魚
命名者及年代
Turcz. ex Benth.,1846

多枝柳穿魚形態特徵

多枝柳穿魚
多枝柳穿魚(8張)
多年生草本,自基部極多分枝,分枝常鋪散,高僅8-20釐米。葉完全互生,多而密,針葉形至狹條形,具單脈,無毛,長1.5-5釐米。 [6] 
總狀花序生於枝頂,長3-7釐米,花序軸、花梗相當密地被腺柔毛;苞片條狀披針形,下部的長近1釐米;花萼裂片長而狹,條狀披針形,長4-6毫米,寬1毫米,兩面被腺毛;花冠黃色,除去距長12-15毫米,上唇長於下唇,裂片長2毫米,頂端圓鈍,下唇側裂片矩圓形,寬2-5毫米,中裂片較窄,距長8-15毫米,稍弓曲。蒴果卵球狀,長9毫米,直徑7毫米。種子盤狀,有寬翅,中央有瘤突。花期6-8月。 [1] 

多枝柳穿魚產地生境

分佈於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內蒙古(滿洲里)、黑龍江。生長於草原、荒地及沙丘。 [1] 
多枝柳穿魚 多枝柳穿魚

多枝柳穿魚繁殖方法

種子採收:9月中旬,採收多枝柳穿魚的蒴果。置於通風處,陰乾後搓碎蒴果,散出種子,裝紙袋放在5℃以下的冰箱中貯存。 [4] 
圃地準備:為便於操作,選用了50釐米×90釐米的木製托盤式苗牀。土壤選用了林間草甸自然生長地的15 釐米以上地表土,pH值為6.3。苗牀的消毒採用藥劑消毒法。用400-500毫升/立方米的福爾馬林液均勻撒拌,再用塑料薄膜覆蓋,封閉3小時,然後攤開,通風條件下經3-4天,福爾馬林揮發後即可應用。 [4] 
種子消毒:用50%或70%的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拌種,拌種時用聚乙烯醇作粘着劑,用200倍液,用量為種子量的0.7%。 [4] 
播種方法:次年2月,浸種8小時後播種,採用等距離條播。覆土0.5釐米,用噴霧法澆透,以後濕度保持在 85%左右。 在遮陽的條件下,10天后出苗率達85%,15天后出苗率達91%。 [4] 

多枝柳穿魚栽培技術

多枝柳穿魚幼苗定植

因氣候原因,在中國根河市幼苗的定植多數是在温室中進行。定植要求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氣,排水通暢。 採用高牀,定植前用蒸汽對土壤消毒。栽植前半個月左右進行了土壤消毒。上層加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植前2-3天要充分灌水。因多枝柳穿魚的根系較淺,移栽時用鐵鍬在植株三面切土起苗,包好土坨, 運回苗圃栽植。在畦中行距保留50釐米,株距保留40釐米。待幼苗長到5釐米高時,移栽到高牀上。株行距為5-6釐米。噴灌澆透後。保持濕度在80%左右。栽植牀設蔭棚,防止温度升高。三天緩苗後,撤去蔭棚。 [4] 

多枝柳穿魚露地栽植

5月下旬,待氣温達到最低氣温10℃以上時,可將温室苗移植到露地栽培。移栽前在温室內須經過三到五天的日間通風煉苗階段。 露地栽培時,選擇高燥、陽光充足、土層深厚、土質鬆軟、 排水通暢的平地。採用高畦移苗,株行距30-40釐米。栽植後噴灌澆透,以後保持土壤水分不幹為宜。 肥料對多枝柳穿魚來説,雖並不十分重要,但是要使植株生長得快,株型粗壯,就必須增大施肥量,可在生長期中每月施一次液肥,氮、磷、鉀按2:2:1比例,花芽分化期階段則要增加磷、鉀的比例。 [4] 

多枝柳穿魚栽後管理

促進根系:因為多枝柳穿魚的自然生長狀態下的根系較淺。我們在露地栽培過程中,有意識地在初期生長期增加氮、磷的比例。 開花期對比發現,初期生長期增加氮、磷比例,有助於促進根系。 [4] 
花期調節:經過對照試驗,在開花前6個星期,用1000毫升/升的赤黴素噴灑,可加速花莖伸長,增加花量,提前1個星期開花,並使開花一致。 [4] 

多枝柳穿魚主要價值

全草可以入藥,性味苦、寒;入肝、膽二經;用於血熱毒盛,發為丹毒、口瘡、咽喉腫痛等證;該品有清火解毒、利咽消腫之功。該苦可燥濕,寒能清熱,故可用於治療濕熱黃羶。用法用量內服:9-15克,水煎服。據《新華本草綱要》記載:“全草:有清熱解毒、消胂,利膽退黃的功能。”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