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旋迴構造

鎖定
多旋迴構造系黃汲清教授倡導,是從歷史分析的角度研究地槽演化的大地構造學説。它強調中國的地槽(尤其是活動性較大的優地槽)是要經過幾次褶皺造山才能回返的。
一般來説,地槽的多旋迴發育可分為前期旋迴主旋迴後期旋迴。伴隨地槽多旋迴發展的是多旋迴的岩漿活動,多旋迴的沉積建造,多旋迴的褶皺帶、多旋迴深斷裂、多旋迴成礦等等。象祁連地槽,就是經過4次造山運動才最終回返的。
中文名
多旋迴構造
倡導者
黃汲清教授
角    度
從歷史分析的角度
屬    性
研究地槽演化的大地構造學説

多旋迴構造普遍規律

多旋迴學説的形成和完善,可認為經歷了三個階段。
1945年,黃汲清教授寫成“中國主要大地構造單元”一文,從地槽一地台角度區分了穩定區和活動帶並比較了它們與歐美的地槽-地台的異同。
1959年,完成“中國大地構造圖”,正式提出多旋迴構造是中國大地構造的基本特徵,不象歐美的地槽那樣只經過一次造山就回返了。
70年代,提出世界上一切著名的地槽都具有多旋迴發展的特點,地槽多旋迴發育是一個普遍規律,甚至板塊活動也是多旋迴的。

多旋迴構造地槽-地台學説

象地槽-地台學説一樣,多旋迴説用深層構造來解釋地槽的形成和發展。中國的地槽系,分別隸屬於:古亞洲構造域,濱太平洋構造域和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域,以銀川-六盤山-龍門山-康滇重力梯度帶和西崑崙-阿爾金-北祁連-北秦嶺-北淮陽重力梯度帶為分開三者的界線。
從時間序列看,中條旋迴使中朝準地台形成,揚子旋迴使揚子和塔里木準地台形成並與中朝準地台等連接成古中國地台。興凱旋迴時古中國地台解體,地槽出現。古生代是古亞洲構造域的發育期,加里東運動是早期旋迴,海西運動是主旋迴。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域則是中-新生代形成發展的,經歷了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三個運動。濱太平洋構造域也是中生代才有的,其發育成了影響古生代褶皺帶的後期旋迴。這三大構造域的殼、幔構造有不同的特點,反映了岩石圈的不均一性,因而這三者的交切和複合控制了古生代以來中國大地構造的發展,也是形成多旋迴造山運動的主要原因之一。